父母的“包办”行为让这个中学生说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话,若长此以往,孩子将来势必难以独立。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要让孩子经受磨炼与挫折,体味人生。面对父母长期的包办代替,孩子就像这群鹿,越来越羸弱,精神和身体都无法抵抗挫折,失去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所以,凡事都包办代替的家长并没有让孩子走捷径,而是害了孩子,让他们对自己负责反而会成就他们。......
2024-07-02
没有钱,就别强求富着养
家庭条件的制约能让孩子懂得怎么生存,产生适当的危机感,放手让孩子独立处理自己的事,不要想孩子失败了该怎么办,孩子的成长需要这样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父母,即使家庭不富裕也要竭尽所能让孩子过上丰裕的生活,这种父母觉得自己没有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而愧疚和自责,当孩子因愿望得到满足而沉浸在欢乐中时,他们并不了解这是以降低父母生活水平换来的。
如果家庭环境不富裕,是不是也要给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呢?这是很多父母共有的错误认识。父母没有能力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转化和适应环境,事物总是两面的,要把不利的转化为对我们有利的。穷养也有穷养的方法,穷养也有穷养的优势,没有钱,就不必勉强自己富养孩子。
林肯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由于父母都是垦荒者,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他不仅没有钱买书,连吃饭也是勉强充饥。林肯只上了四个月的小学就辍学了。他每天几乎都在劳作,此后再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他利用空闲读书,用木炭在木板上做算术,蘸着自制的黑墨水练字。林肯后来具有的丰富知识,是他长期刻苦自学获得的。
有人曾为林肯统计过,他一生只成功过3次,但失败过35次。事实是使他得到命运第三次眷顾的是他的坚强。他在竞选参议员落选的时候说过:“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林肯的坚强与他对母亲的印象是分不开的。
林肯家在西雅图有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这样,父亲才能以较低的价格买下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林肯姐弟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它们不是想象中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
你看如此贫困的家庭都能培养出林肯这样伟大的人,所以物质条件对养育孩子来说并不是主要方面,家长要注重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人格的培养,使其做思想巨人而不是只会享受的呆子。
经济条件一般,父母们不必对物质生活有过多追求,穿着舒适得体,吃的健康就可以了。俗话说“钱要花在刀刃上”,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给孩子买书,带孩子听一场音乐会,为孩子买一张称心的写字台,每段洗涤孩子心灵的经历,都可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对于家庭开销和其他问题,家长既不必隐瞒,也不用夸张。坦白地告诉孩子,东西很贵,如果没有必要我们就不买,让孩子参与到家事中,学着处理各种问题,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让他明白很多事情应该怎么做。有些时候过重的压力让家长在孩子面前絮絮叨叨,重复着“生活多么艰辛,我们为了你多么不容易”一类的话,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让孩子奋发图强,而且还会让孩子产生悲观和很大的心理压力,父母不要用经济条件的限制抹杀孩子的自尊心。(www.chuimin.cn)
家庭条件的制约更能让孩子懂得怎么生存,产生适当的危机感,放手让孩子独立处理自己的事,不要想孩子失败了该怎么办,孩子的成长需要这样的过程:尝试——失败——再尝试——成功。每经历一次,孩子就成长一次。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多数长辈都不愿意让孩子干活,孩子倒杯水,奶奶看见了就说:“别让孩子倒水,孩子这么小要是烫着了可怎么办。”事实是如果不让孩子倒水,孩子就永远不会倒水,如果烫着了,孩子会主动思考怎么做。
一个在中国出生的女孩,10岁跟随父母来到美国,刚到美国时一句英语都不会讲,几年过去了,女孩被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同时录取,并获得这几所大学的奖学金。原因何在?
这个女孩的父亲是一家餐馆的厨师,读书不多。母亲是家庭主妇,在家照顾两个孩子。美国移民家庭中这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但艰辛的生活让女孩从小养成了独立个性。
刚到美国时,女孩一句英语都听不懂,用了两年才把英语水平拉近到与周围同学差不多。9年级前,女孩就在麦当劳打工,这段经历是她大学申请中自我经历陈述最厚实的一页。她说:“在麦当劳打工让我学会如何与人应对,更培养了我与人沟通的技巧。”8年级时她曾写过一篇作文,文中写道:“一个人只有求学的12年来准备真正的生活,在这短短的12年里,一个人必须要用他的时间去学足够多的知识。”她还说道:“我是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学习的。”
在学校,这个中国女孩共参加了1个乐团和7个社团,在4个社团担任主席并在当地最大的青年交响乐团担任提琴手。她固定每周日上中文学校,同时还要帮妈妈照顾小弟弟。高中毕业时,她在校的平均成绩和大学入学考试都很理想。学习上,这个中国女孩并不看重分数而是追求最好的表现,她特别喜欢具有挑战性的课程,10年级的时候,她已经提前选修一些大学课程了。
女孩的成功要归功于她的妈妈。这位中国妈妈教育女儿的理念挺简单,她说:“女儿一直清楚自己所追求的,因此我也放心让女儿去追求她的梦想,我更多的是扮演聆听的角色。”这位妈妈还说:“我喜欢听女儿倾诉,但不干涉,鼓励孩子表达心里的想法。”这位妈妈说的言简意赅,但细想起来确实很在理。
女孩的妈妈没有要求女儿必须上哈佛这样的名牌大学,但却鼓励女儿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按自己的意愿去追求梦想,最后女儿被多所美国名牌大学争相录取。
对于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功,中国女孩表示,父母无限的支持,是她成功的关键。她说:“毕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没有爸妈的全心支持,就很难成功。”
其实,父母乐观的态度和正确的爱完全可以填补物质上的空缺,父母的爱和理解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父母多倾听孩子的声音,多包容孩子一些,周末一家人去公园或郊外散心,让孩子对家庭拥有温馨美好的回忆。
有关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的文章
父母的“包办”行为让这个中学生说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话,若长此以往,孩子将来势必难以独立。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要让孩子经受磨炼与挫折,体味人生。面对父母长期的包办代替,孩子就像这群鹿,越来越羸弱,精神和身体都无法抵抗挫折,失去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所以,凡事都包办代替的家长并没有让孩子走捷径,而是害了孩子,让他们对自己负责反而会成就他们。......
2024-07-02
关键时刻的一句“禁令”胜过百句“表扬”对孩子的禁令要掌握方法,巧妙地实施处罚。这时,卡尔家中养的一条小狗跑了进来。卡尔维特认为,对于孩子这种不合教育要求的做法一定要严厉指正。在一些情况下,如果父母下达禁令没有用,最好能想出好办法。索桃丽是一位知性的母亲,同时也是一位智慧的祖母。有的孩子并不适合对他们直接说“不”,尝试用类似索桃丽女士的“自然惩罚法”会更有效。......
2024-07-02
不要把100分的疼爱变成101分的溺爱禾苗干涸,需要浇水,但不能太多,水多了就会淹死;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但是不能太足,充多了就会胀破;生命很短暂,需要关爱,但不能太多,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事实上,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施的时候由于一时的心态或情境让父母总是多付出一些爱,在不知不觉中把疼爱变成溺爱,将100分的疼爱多加了1分,疼爱变成了溺爱,善意的初衷换来的却是难过的结局。疼爱与溺爱没有明显界线。......
2024-07-02
穷养,不是让孩子天天吃忆苦饭吃苦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只不过我们需要在新时代对它有新的认识,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这样孩子才会在“磨炼”中真正有所得。然而,对很多家长而言,让孩子吃苦锻炼比让孩子坐享其成难上加难。然而,让孩子吃苦,并不是让他吃不饱、穿不暖,让他忆苦思甜,或者刻意让他承受不符合他身心发展水平的压力和负担,这对孩子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伤害。......
2024-07-01
男孩要穷着养,女孩要富着养有人提出,“男孩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男孩子,从小吃苦受罪,历尽沧桑,日后方能有所作为;而女孩要“富”养,生活精致、无忧无虑,优越的生活就像一针强劲的免疫针,使她以后会对抗诱惑,明辨真伪,成为知情识趣、优雅美丽的女子。都说“富养20年,芙蓉出水;穷养20载,宝剑出炉”。当然,不仅女儿要“富养”,儿子在“穷养”为主的同时也有“富养”的问题。......
2023-12-06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和最好的榜样善良铸就善良,博爱铸就博爱,幸福铸就幸福。同样,仇恨酿造仇恨,冷漠酿造冷漠,自私酿造自私,为了孩子的幸福,明智的父母,就应该以身垂范,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2024-07-01
从“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到“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独立生存能力都没有,连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都没有,即便才华横溢、成就斐然,都不算是一个健全的人。在此背景下,到底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还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我们陷入了困惑。我之所以引用这个故事,实是缘于“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理念已经异化,正误导着众多家长。......
2024-07-01
品质的培养与性别无关优良品格是个人思想和行动遵守社会道德品质的体现,是人性中利他特性的表现。在培养品质方面父母要摒弃对孩子的固有观念,无论男女,作为父母都希望他们能成才。良好的品质是为孩子的将来打下成功的基础。现代社会,无论男女都面对承担多重角色的压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长大后会更受别人爱戴,更有魅力。所以说,孩子品质的培养,无关乎性别。......
2024-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