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成功的人际交往心理:公务员健康科普实用手册

成功的人际交往心理:公务员健康科普实用手册

【摘要】:上级包揽下级的事务,会陷入事务主义。确切地说,65%以上的人际交流是以非语言方式,也就是通过身体语言来完成的。二要拿单位的大事或人人都关心的事请教。

第二节 成功的人际交往心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有的人在公务员岗位上一直不得意,并不是他的工作能力不强,而是因为他不懂得怎样和同事和睦相处,没有哪个领导愿意重用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办事员。有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技术,而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一定要克服在交往上的一些心理障碍,从搞好办公室的人际关系入手,让自己可以得到同事的喜欢,受到上司的欣赏,使自己在工作中如鱼得水。

一、与上司和谐相处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居于某一特定位置,这是社会赋予每个人的角色地位。上级和下级的角色关系一旦被确定,人们就会依照彼此所认可的相互交往方式同对方“打交道”。作为上级,依据法律或章程赋予的职责和权限进行工作。作为下级,则按上级要求去实现目标。上、下级都要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各干各的事情。上级包揽下级的事务,会陷入事务主义。下级去抢领导的“权”,便是“越位”。应该各守各的本分,使角色关系处于常态,保持和谐。

作为下属要保持与领导的融洽关系,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你的上司】

上司的个人目标、工作目标是什么?他有些什么压力?他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他有怎样的性格和爱好?他的工作方式和他希望下属的工作方式是什么?如有的领导在听取下属意见时,喜欢书面报告,有的则喜欢简短的口头汇报;有的领导习惯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则喜欢先问:“你是怎么看的?”。多数领导下达指令都很简练,许多做法需要下属在理解领导意图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才干。

【虚心请教上司】

一般有责任感的上司,都希望他的部下遇到问题能主动前来询问,不喜欢自以为是的人。当然请示并不是事无巨细,也不是自己完全没有主意。主动请教上司是运用智慧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往往能赢得领导的信任。

【要受得了委屈】

下属的工作不可能事事让领导完全满意,所以受到领导批评是难免的,有时领导的批评不一定全对,下属有时被冤枉也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表现出态度诚恳,适时与领导把问题说清楚,不可耿耿于怀,背后发牢骚、讲怪话。

【副职也是领导】

一般人容易对一把手热情有余,而忽略了副职的存在,这最容易引起副职的反感,因为副职心理上是十分敏感的,很在乎下属能否像对待正职那样对待他,也容易对下属产生误会。所以下属要注意对正、副领导一样的尊重、服从和支持。对于有矛盾不团结的领导,尽量不介入矛盾,不厚此薄彼,尽力去做化解矛盾、促进团结工作。

【交谈要讲分寸】

与领导交谈,态度应该是诚恳的,神态应该是专注的,不要轻易打断领导的讲话。要注意身体语言的运用,如与领导说话时抓脸挠腮、玩指甲、东张西望等,都会被看成是对领导的不尊重。在交谈时,下级身体不可“正襟危坐”,应微微前倾,如果是较机密的话,应加大倾斜度,以表对上级的重视。

二、与同事和谐相处

同事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人们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反之,同事关系紧张,相互拆台、经常发生摩擦,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阻碍事业的正常发展。处理好同事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尊重同事】

相互尊重是处理好同事关系基础,自己待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若想获得他人的好感与尊重,必须首先尊重别人。同事关系不同于亲友关系,它不是以亲情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亲情之间的一时失礼,可以用亲情来弥补,而同事之间的关系是以工作为纽带的,一旦失礼,创伤便难以愈合。

【不谈隐私】(www.chuimin.cn)

尊重别人的隐私权是一种起码的社会公德,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与个人的名誉密切相关。背后议论他人隐私,容易损害他人的名誉,会引起双方关系紧张,甚至恶化,因而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保持距离】

庄子有一句名言,叫做“君子之交淡若水”,讲的就是这种“糊涂”交往的原则。因为机关是一个充满了太明显的竞争和利益冲突的场合,影响和干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同事间的矛盾和裂痕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距离太远了,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不易接近。过于亲密会让对方有不安全感,容易让同事说闲话,也容易让上司误解,以为你在搞小团体。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人际心理关系,而每个人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自卫距离。所以说,不即不离、远近适宜的同事关系,才是最难得、最理想的同事关系。

【避免矛盾】

同事与你在一个单位工作,几乎天天见面,彼此之间免不了要有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各人的脾气、秉性都不同,时间长了,优缺点暴露无遗,这会引起各种各样瓜葛、冲突。这些瓜葛有些是表面的,有些是隐蔽的,种种不愉快交织在一起,便会引发各种矛盾。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和为贵”,有了矛盾要积极采取措施去化解,使之和好如初。

【注意身体语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身体的各种姿势、动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变化等,这些可统称为身体语言。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类的沟通,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姿势、仪态、位置以及同他人距离的远近等方式,而不是面对面地交谈进行的。确切地说,65%以上的人际交流是以非语言方式,也就是通过身体语言来完成的。

三、与下属和谐相处

领导者与下级和谐相处是基本的为官之道,以良好的心态带领下属投入工作才能产生业绩,把握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量才而用】

作为领导者,要具备从良莠混杂的下属人群中识别人才的本领,做到看人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不计较一时对错,不纠缠历史旧账。要有重才之心、识才之眼、容才之量、举才之德。不凭个人的好恶、亲疏关系取人;不要不辨表里,以貌取人;不求全责备,以全取人;不捕风捉影,以假象取人。

【不耻下问】

管理者向下属请教,是尊重下属的表现,也是管理者的美德。向下属请教的结果,往往会调动下属的空前的热情和干劲,这非常有利于协调好同下属的关系。向下属请教,一要态度真诚,言辞要恳切。二要拿单位的大事或人人都关心的事请教。三要有自己的见解,是经过自己大脑认真考虑过的问题。

【树立榜样】

领导者一项重要的行动就是树立榜样,有人将领导人员比喻成单位的移动招牌,因为似乎他们走到哪里,代表的始终是一个单位的形象,代表着该单位成员的精神面貌。在社交的场合,在与下属同聚同乐的组织生活中,你的衣着雅致美观,你的言行举止得体,不仅会使你的同行、对手对你所代表的团队萌生敬意,而在你身旁的同事也会为有你这样一员而心花怒放。

【公平公正】

管理者是部下冲突最后的仲裁者,要想保持工作的权威,就必须以公平的面貌出现,不偏袒任何一方。中国有句成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关心下属】

关心下属是建立深厚而持久的人际关系的基础。通过召开座谈、亲临现场、深入基层、设立意见箱、建立信息网等,有效地了解下属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缩短与下属的距离。在关照下属的物质福利的同时,也要关照下属的“精神福利”,如记住下属的名字,送上生日的祝贺,疏导下属的思想情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