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决定在太原抵抗日军,共产党和国民党都做了周密的部署。阎锡山为了据守太原,决心集中主力在忻口要隘阻挡日军南下。为了主力部队有充裕的时间集结到忻口与日军决战,第二战区长官部下令死守崞县和原平,等待后续部队到达。宋时轮支队正在广武与日军激战,击毙五百多名日军。忻口战役正在白热化地进行,日军飞机不断从战士们头上掠过,向忻口和太原方向的国民党军队轮番轰炸。......
2023-12-07
周恩来与执政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如何处理好党的领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执政党的根本思想原则是什么?要不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执政党的党员和干部怎样加强自我改造、增强党性修养?怎样保持党的优良传统、确立好的党风?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着执政党的地位巩固与否,也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作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在主持政务和国务,日理万机的同时,也为执政党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对如何搞好执政党的建设,作过缜密的思考,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
毛泽东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党和人民的伟大领袖。党的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党二十四年来的历史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它指引着党和人民继续前进,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周恩来及时地发出了“学习毛泽东”、“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前进”的庄严号召。
周恩来自觉运用群众与领袖之间相互关系之原理,一方面,充分肯定“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1],强调“毛主席的方向就是中国人民正确的方向”[2],另一方面,他又提出“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3],毛泽东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连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是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中产生的人民领袖。因此,学习毛泽东必须全面、正确地学,从他的历史发展来学。
周恩来分析了毛泽东的主要功绩及其特点。他认为,毛泽东是“最能坚持原则,又最灵活运用的领袖”。[4]毛泽东能够指出真理、坚持真理、发挥真理,不仅把革命引向胜利,而且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把“普遍真理具体化,运用到中国的土壤上”。[5]可见,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周恩来还指出,在“学习毛泽东”这个口号下,还要分门别类地学习其他知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知识、各种专门科学技术,都需要学习。勤于学习,也正是毛主席的一个特点。
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周恩来还谆谆告诫全党,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起来,觉得不可一世。要记住毛主席的话,夺取全国胜利才走完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应该排除急躁、骄傲、气馁、灰心、丧气,学习毛泽东的学风和工作作风,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稳步而又勇敢地前进。
周恩来关于领袖作用的正确论述,关于全面学习毛泽东的正确论述,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和正确处理领袖与群众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正确实施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是否继续坚持、加强并正确地实施党的领导,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关系着党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取得政权以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才能领导自己的国家,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所以,周恩来坚定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党应该领导一切,党能够领导一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领导一切?什么是一切?”[6]围绕这个问题,周恩来作了充分的论证。其论纲是:
第一,党的领导范围。所谓党领导一切,“是说党要管大政方针、政策、计划,是说党对各部门都可以领导,不是说一切事情都要党去管”。如果什么都管,反而把大事丢掉了。“小权过多,大权旁落,党委势必成为官僚主义、事务主义的机构。”[7]
第二,党的领导不是党员个人领导。“党是一个集体,是有组织的。党的领导是组织领导,不是个人领导。”[8]
第三,上下级要有区别。例如一个学校,“党的领导是指学校党委领导,有些事情学校党委也不能解决,要请示上级党委决定”。[9]至于支部,只是起保证监督作用。不是指挥,下命令还得要行政首长才行。
第四,党委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书记个人领导。“没有经过党委讨论的大事,书记不能随便决定。行政上的事由行政决定,书记也无必要去干涉。”[10]
第五,外行领导内行要有个范围。外行能够领导内行,“这是讲的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不是要外行去干涉业务”。[11]外行要经过学习,变成内行。
周恩来关于党的领导的真知灼见,蕴含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光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执政党的领导原理,不仅在当时具有直接的针对性,而且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周恩来认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12]而“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的经常性和根本性的任务”。[13]为了实现这个历史任务,“就必须不断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在高度技术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地增长,不断地改善”。[14]
现代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达的标志。所以周恩来特别关注中国的现代化。1963年1月,他在上海科技工作会议上就作了“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5]1964年12月,他又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党和政府面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6]10年后,1975年1月,周恩来支撑着病体,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提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他为发展我国的生产力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四、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核心是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周恩来说,“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补充和发展”,[17]才能保证革命和建设获得胜利。
周恩来认为,要实践这个根本原则,就要反对本本主义,搞好调查研究,做到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工作“是好是坏,要从客观存在出发,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必须实事求是”。[18]必须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要分别主次,要进行解剖,要从多方面观察问题,要进行比较。要提倡说真话,反对讲假话。这就是实事求是,也就是党的思想路线。
要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还要靠党“自己独立思考”[19],革命和建设都要靠“自己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20]周恩来认为,破除迷信、独立思考是很不容易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也是如此。当然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并不等于狂妄自大,唯心武断。这些都是总结本国本党自己的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
五、遵守党的纪律,增强党的团结,反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在反对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重大斗争中,周恩来亲自参加了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并作了大会发言,强调指出:“个人主义可以有各种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表现,但是个人主义总是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不管你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或者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它的思想根源都是从属于资产阶级的。”[21]犯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严重错误的同志,“只能听好的,不能听坏的,成绩既冲昏了头脑,利欲就必定会熏心,蒙蔽了共产主义的良知,这是最危险不过的事了”。[22]应该努力反省,应该接受批评、帮助。“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见病不治,更不能讳疾忌医。”[23]四中全会结束不久,周恩来又在关于高岗问题座谈会上发言,历数了高岗散布“军党论”(即“党是军队创造的”、“枪杆子上出党”)的谬论和进行宗派活动,大搞独立王国等罪行,严肃指出;“从高岗的事件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一切骄傲情绪、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宗派情绪、小团体习气、分散主义、地方主义、本位主义都应受到批判。‘军党论’的荒谬思想必须肃清。个人主义野心家必须防止。党内非法活动必须禁止。派别性的干部政策必须反对。独立王国的思想必须消灭。党的统一领导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必须坚持。党内民主及自我批评必须发展,党内任何干部必须无例外地受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必须确立。马列主义的教育必须加强。”[24]这些深刻的教训必须记住。
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谁破坏党的团结就是危害党的生命。所谓团结,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我们反对一切阴谋活动,但并不反对意见分歧。有分歧,我们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适当的批评或斗争,在新的基础上达到团结。
维护党的团结,必须以遵守党的纪律为前题。讲到纪律问题,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指出了维护、检验、加强革命纪律的三个条件。周恩来具体解说了这些条件。列宁讲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和对革命的忠诚,要有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周恩来认为,要把我们党造成一个有铁的纪律的、战斗的党,首先就是党员得有自觉性。不仅党员,凡是要求入党的人都要具备自觉性,都要有革命的觉悟、阶级的觉悟。其次是忠诚。所谓忠诚,就是对于党的事业、革命的事业、阶级的事业要尽心尽力。再次是坚韧不拔和英雄气概。就是要有革命的坚韧意志、坚韧不屈的牺牲精神,在苦难中能够坚持斗争,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周恩来说:“有觉悟的党需要具备这样的条件,有觉悟的党员需要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革命分子、革命战士也要具备这样的条件。”[25]
列宁讲铁的纪律的第二个条件,与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一样,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周恩来提出:“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一个党如果不联系群众,这个党就没有生命,就没有革命力量的源泉;一个党员光有个人的英勇是不够的,一定要密切联系广大群众。只有在群众中生了根的党,才能产生出具有智慧和思想能力的领袖”[26],因为一切智慧来自群众。他还要求我们应该做到:“既要领导群众,又不脱离群众;既要身先士卒,又不要突出个人。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这是最高的领导艺术,也是最好的群众工作方式。”[27]
列宁讲铁的纪律的第三个条件,就是党的政治领导要正确,政治的战略和策略要正确,然后还要经过实践,群众也确认为正确。这样的党,才能建立铁的纪律,才能做到上下一致、全党一致。周恩来认为,这个观点也是与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一样的。“如果党的政治领导不正确,那么党的队伍就容易涣散。……铁的纪律就是建立不起来,也执行不了。”[28]可见党的领导必须要正确。他援引毛主席的话说,决不是自封为领导正确,或者少数人认为领导正确,就算数的。一定要经过实践检验,经过群众的检验。
党要有铁的纪律,有时候党的领导有错误,我们还要不要遵守党的纪律呢?周恩来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还是要遵守组织纪律”。[29]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执行铁的纪律的党,就要有坚持革命、团结对敌的精神。只要这个基本立场不变,即使犯了错误的人,我们也团结他,即使领导一时有错误,也需要等待,要逐步地使其改变。不能因为领导有错误,而造成党的分裂,使革命遭受损失”[30]。周恩来是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为党的团结统一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六、加紧自我改造,增强党性修养
加紧思想改造主要是自我改造,增强党性修养,这是所有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周恩来指出:“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31]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以为自己改造完成了,不需要再改造了,他就不是一个好的共产党员。
不仅每个党员要加紧自我改造,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需要带头改造。“自居于领导,自居于改造别人的人,其实自己首先需要改造。”[32]只有首先做到自我改造的人,才能有资格改造别人。
自我改造与党性修养是一致的。自我改造贵在自觉,党性修养也是一样。周恩来认为,领导干部过好五关,是自觉增强党性的体现。“‘过五关’,就是过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33]讲得更具体点,就是:
过思想关,即思想改造,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过政治关,重要的是解决立场问题。还要看工作态度、政策水平、群众关系,看党性。
过社会关,要抵制并清除封建的资本主义的习惯,要保持高度警惕,要长期奋斗。
过亲属关,包括直系、本家和亲戚。到底谁影响谁?首先要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
过生活关,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前者,应该知足常乐,待遇高了不好,应该居之不安。要使艰苦朴素成为美德。后者,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
通过上述具体解析之后,周恩来大声疾呼:“对个人来说,这‘五关’不是一次就能过了的,而是长期的。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步地过好‘五关’。”[34]这些论纲,不仅在过去,即使在当今新的条件下,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直接的指导作用。
七、发扬民主,反对官僚主义,确立好的党风
周恩来认为,在执政条件下要确立好的党风,首先要扩大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要经常扩大民主,这一点更带有本质的意义。”[35]为了扩大民主,“要常常听一些逆耳之言,不要只听顺耳之言。”[36]要像毛泽东所告诫我们的,要在捧场、鼓掌、喊万岁的声浪中听出不满意的反对的声音,要常常从反面听一听、想一想,不能只听好的,不听坏的。要造成一种民主风气,不许搞一言堂,“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民主作风不够……只许一人言,不许众人言,岂不成了‘一言堂’么?‘一言党’从何而来?是和领导有关的,所以,我们要造成一种民主风气”。[37]周恩来说:“民主作风必须从我们这些人做起,要允许批评,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38](www.chuimin.cn)
党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反对官僚主义。周恩来就此作过专门报告,严肃指出:“官僚主义是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长期统治的遗产。中国长期是封建社会,一百多年来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官僚主义更是有深远的影响。”[39]他历数了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诸如脱离领导、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老爷式的官僚主义;不老实的官僚主义;懒汉式的官僚主义;机关式的官僚主义;文牍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官僚主义;特殊化的官僚主义;摆官架子的官僚主义;自私自利的官僚主义;争名夺利的官僚主义;闹不团结的官僚主义;宗派性的官僚主义;蜕化变质的官僚主义;走上非常危险道路的官僚主义。周恩来特别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看到,官僚主义在我们执政党内,在我们国家内,的确是十分有害、非常危险的。我们绝对不能容许官僚主义再继续发展下去。
周恩来是民主作风的楷模,密切联系群众的楷模,勤政廉政的楷模,更是自我改造的楷模,他“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也最善于团结共事,搞“五湖四海”。他毕生为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为人民的利益、为共和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执政党的巩固和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一座伟大的丰碑,他留下的许多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进!
周恩来的诸多论述,不仅丰富了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理论宝库,也为新时期执政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石。
(在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主办的《周恩来与新中国》研讨会上的发言)
【注释】
[1]《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1页。
[2]《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5页。
[3]《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2页。
[4]《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4页。
[5]《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页。
[6]《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4页。
[7]《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5页。
[8]《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5页。
[9]《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5页。
[10]《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6页。
[11]《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6页。
[12]《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页。
[13]《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14]《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9页。
[15]《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2页。
[16]《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页。
[17]《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1页。
[18]《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3页。
[19]《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1页。
[20]《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2页。
[21]《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22]《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3页。
[23]《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页。
[24]《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25]周恩来:《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1964年10月23日),《党的文献》1997年第6期。
[26]周恩来:《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1964年10月23日),《党的文献》1997年第6期。
[27]周恩来:《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1964年10月23日),《党的文献》1997年第6期。
[28]周恩来:《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1964年10月23日),《党的文献》1997年第6期。
[29]周恩来:《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1964年10月23日),《党的文献》1997年第6期。
[30]周恩来:《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1964年10月23日),《党的文献》1997年第6期。
[31]《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5页。
[32]《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8页。
[33]《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3页。
[34]《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8页。
[35]《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页。
[36]《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3页。
[37]《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3页。
[38]《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
[39]《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8页。
有关宋镜明自选集的文章
中国军队决定在太原抵抗日军,共产党和国民党都做了周密的部署。阎锡山为了据守太原,决心集中主力在忻口要隘阻挡日军南下。为了主力部队有充裕的时间集结到忻口与日军决战,第二战区长官部下令死守崞县和原平,等待后续部队到达。宋时轮支队正在广武与日军激战,击毙五百多名日军。忻口战役正在白热化地进行,日军飞机不断从战士们头上掠过,向忻口和太原方向的国民党军队轮番轰炸。......
2023-12-07
(二)乘蒋注意西南、无力此顾之际,我们的整个计划须于八、九、十三个月完成其基本部分。准备必要时,以兰州为中心。因为拿打通苏联的意义来说,占领甘、凉、肃比较占领宁夏更为重要,这是不受日本威胁,有永久保障的一条道路。这主要的是政治上抗日、讨逆、联俄联共与民主革命的纲领,真正深入干部与战士之中。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几个月所能做到,然目前必须完成初步的改造。广东目前的事证明了内部不巩固的危险。......
2023-08-23
朱、张,徐、陈,贺、任、关、刘:甲、四方面军五日电部署及二方面军从天水以西向通渭转移,我们均完全同意。乙、我三个方面军在渭水以北集中后,胡、毛、王三军[1]及东北军均必须从新部署,需要相当时间。毛、周六日十七时★这是毛泽东、周恩来给朱德、张国焘及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徐向前、陈昌浩,红二方面军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电报。[2]马营:乡镇名,位于甘肃省通渭县西北。......
2023-08-23
周恩来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理论贡献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过程中,在实施和完成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周恩来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在毛泽东建党学说形成中,他有着杰出的作用。周恩来对当时党内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意识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了其产生的根源及危害性。......
2024-06-25
新四军迎敌而上,奋勇抗击,击毙二十多名日伪军。2月中旬,周恩来离开重庆,前往新四军军部,叶挺和他同行。周恩来广泛听取意见,周密调查研究,听取新四军负责人汇报。通过周恩来的工作,新四军指挥员们认识到:东进北上,是维系新四军发展的重大方略。陈毅和粟裕迅速部署部队的东进北上。新四军东进北上的意图被日军察觉,他们调集兵力,对安徽南部进行频繁“扫荡”。......
2023-12-07
(甲)与南京谈判国际有指示,南京内部已起变化,民族资产阶级与上层小资产阶级均与以前不同,所以我们重提国共合作,力求停止内战,以便真正抗日,是当前唯一正确方针。恩来准备出去仍应南京要求,实亦有此必要,因七个月来,往来接洽者均次要代表,非负责人不能正式谈判。★这是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给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的电报。......
2023-08-23
乙、二方面军渡到渭水以北之后,三个方面军均处内线,主要的敌人胡关王毛等军[2],将首先依据渭水流域构成封锁,然后将我压至陕甘大道[3]以北,再凭大道筑起封锁线来。★这是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给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及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刘伯承的电报。毛炳文,时任国民党西北“剿总”第一路第三纵队司令、第三十七军军长。......
2023-08-23
丙、安边、定边是战略要点,保持于敌人之手将成后患,清涧等城可为殷鉴。目前可撤回,打其出扰部队,弹药到后再行攻城。注释:[1]横山、定边:均陕西省西北部边沿县份。......
2023-08-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