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九宫山:湖北名山,历史悠久,景色迷人

九宫山:湖北名山,历史悠久,景色迷人

【摘要】:九宫山九宫山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境内。九宫山面积210平方千米,雄奇险峻,景色迷人。九宫山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节日平均气温21℃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九宫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后葬于此处,建有“闯王陵”。自此,来自湖广、江西和河南的香客长年络绎不绝,九宫山是成天香火缭绕,给这座名山涂上了神幻的色彩。天帝差神仙下凡,把文殊、普贤引到九宫山,让他俩修炼成仙。

九宫山

九宫山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境内。相传后晋安王兄弟9人造9座宫殿于此,故而得名。南宋名道张道清入山开辟道场,建九座辉煌壮丽的宫观,遂成为道教圣地。九宫山有“青松迎客”、“云湖夕照”、“陶姚古洞”、“泉崖喷雪”、“云关石刻”、“虎伏天门”、“真君石殿”、“云海波涛”八景。

九宫山面积210平方千米,雄奇险峻,景色迷人。春可赏花,夏好避暑,秋看红叶,冬览雪景,既有南国山峰的俊秀,又兼北国风光之壮美,是华中地区闻名的避暑游览胜地。九宫山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节日平均气温21℃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后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称。山上海拔1230米的云中湖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全国落差最大的大崖头瀑布(落差420米)也在此山。不仅如此,还有面积6万多亩、分布近千种名贵动植物、近百种珍稀濒危物种、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省级森林保护区——九宫山森林公园

九宫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后葬于此处,建有“闯王陵”。附近还有落印荡、激战坡等遗址及九王庙、真牧堂、石城门、一天门等古迹和大量出自名家之手的摩崖题刻。

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米,被称之为鄂南第一峰。这里春天林木滴翠,繁花以锦;炎夏,清风徐徐,凉爽宜人;秋季,红枫耀脑,山清水秀;深冬,银装玉树,似北国风韵。相传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湖广著名道士张道清寻山传道选中此地。自此,来自湖广、江西和河南的香客长年络绎不绝,九宫山是成天香火缭绕,给这座名山涂上了神幻的色彩。铜鼓包也叫铜鼓峰,距云中湖4.7千米,海拔1546米,峰顶极像一只巨大的圆鼓,故名铜鼓包。它与三峰尖、龙瑞山、老鸦尖四峰并列在同一条中轴线上,都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形成幕阜山脉段的高耸奇峰,都为冰川角峰。

风车口

风车口也叫“大风口”,位于铜鼓包之西,距云中湖7.7千米,海拔1400米,九宫山至森林公园公路横跨风车口。大风车口宽约2000米;小风车口宽约30米,风更大。由于东西两面断崖耸立,形成剪刀叉形状的谷口,大陆南北气流为高山所阻,交汇于此山峰岔口,因而一年四季,天天都是疾风呼啸。游人在此,常常难以站立,总觉得好像有一百台电风扇在对着齐吹,日夜流云过风,如同新疆昆仑山有名的大风口——阿里拉山口。这里南边视野极为开阔,可远眺赣中;遥望华夏南天,赣北群山,犹似大海波涛在你脚下奔腾起伏。风车口顶部为30米宽的山脊,北边下方是十几里长的幽谷石垅沟,南坡下为石船,是神话传说中的水将军与逆龙大战之地,至今有一巨大的山峰如船,为水将军所斩,那只逆龙要“把江西造成海,湖广立洲城”,最后被水将军降伏。

雪海翠园

风车口旁边的山坡峰谷,都堆积着雪白的沙子,夏日游人到此,会惊得目瞪口呆,以为是下了厚厚的“六月雪”。若有云雾弥漫,就像到了海滨,这片雪海里,长着许多低矮的青松。远望江西,修水白沙山如同雪龙飞舞。由于风车口风大之故,这里的植物甸化,满山青松像一朵朵翠花,开放在茫茫雪地上,好像永远都长不大。这些大自然的小盆景,点缀得那么优美,把这里扮成一个别具一格的盆景园。白沙在碧翠的青松掩映下,显得更加雪白;青松在白沙的衬托下,显得更为翠绿。雪海涌翠,白浪扬波,好一片天下难觅的雪海翠园!

白鹤衔书的传说(www.chuimin.cn)

九宫山下,闯王墓东边,有座小山包,远看就像是半轮圆月冒出山顶,因此得名小月山。这里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户穷人,兄弟两个都是樵夫。哥哥叫文殊,弟弟叫普贤,家中有位六七十岁的老娘。这兄弟俩待娘十分孝敬,见娘年老体衰,从不让娘动手做饭洗衣浆裳。他俩每次上山砍柴都要背着亲娘,先找块舒适的地方让娘坐着,然后在附近砍柴,陪伴着娘,免得她老人家在家寂寞。年复一年,月复一月,一直如此。后来,这事感动了天帝。天帝差神仙下凡,把文殊、普贤引到九宫山,让他俩修炼成仙。

他俩上了九宫山后,就住在一个山洞里面。这洞里原来住着一只白鹤,因此叫做白鹤洞。白鹤就跟文殊、普贤做了童子。一日三,三日九,眼看他们修炼到家,就要升天成仙了。一天,他俩命白鹤童子先衔着经书向西天飞去。

不料,这事被山上修炼的哼哈兄弟知道了。这哼哈两兄弟从不用心修炼,平日就爱玩刀弄枪,连栖身之地都是用的陶姚二仙当年得道升天的现成的陶姚洞。哼哈兄弟心想:我们修炼多年,至今还不能成仙,文殊、普贤文不能文,武不能武,都得道了,可见是天帝偏心。越想心里越有气,他俩竟咬牙切齿恨起了文殊、普贤。他们的鹭鸶童子,也在一旁羡慕起白鹤来。哼哈二人眼珠一转,打了一个鬼主意:叫鹭鸶童子去拦路阻劫白鹤童子。

鹭鸶打探得知白鹤要经过小月山,就预先来到这里,躲进树林,壮起胆子,拉开弓弩,单等白鹤飞来。

白鹤口衔经书刚飞不远,只觉得翅膀上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疼痛难忍,仔细一看,原来是挨了鹭鸶的冷箭。它不由失声“啊”了一声。这一下可就坏了,口里衔的经书掉到小月山上了。经书一沾俗地,立刻变成了一大坪石头,这就是小月山上的“千卷书”。白鹤一看:糟了!失掉经书,师父是进不了天门的。它急得哭了起来,一阵昏厥一头栽落在小月山上。鹭鸶见大功告成,高兴得一拍翅膀,飞回了九宫山顶。

再说文殊、普贤收拾完毕,封闭了白鹤洞,踏上云头,直奔西天去了。文殊、普贤来到南天门,不见白鹤童子,心里纳闷。他俩回头一看,见心爱的白鹤正在小月山上痛苦挣扎,不由落下了眼泪。天帝知道后,派千里眼、顺风耳探明情况,破例让文殊、普贤进了天门,随手又丢下一个金圈。金圈落地后,变成了一个大石圈。白鹤用嘴拔出利箭,住进石圈洞里,吸取日月精华,歇息养伤。不几天,伤口愈合就展翅飞天了。

后来哼哈兄弟也上了天。天帝就罚他俩守门,最终只做了两员小小武将

至今,石圈洞还在。每当月亮和太阳从东方升起,光华总是先透过这石圈洞,再直射高湖风车口。因此,人们又称小月山为月圈山、月仙山,也有叫它小月仙山的。白鹤童子最后是站在千卷书上飞腾上天的,人们又称那里为仙人台,或叫“白鹤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