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江西三清山:名山大川、道教文化与山岳风光相得益彰

江西三清山:名山大川、道教文化与山岳风光相得益彰

【摘要】:三清山三清山位于江西省玉山、德兴两县境内,包括南清园、三清宫、玉京峰、三洞口、梯云岭、玉灵观、石鼓岭、西海岸等景区,面积约220平方千米,景区内山岳风光与道教文化相映成趣。南清园景区南清园景区位于三清山的中心位置,是三清山自然景观最奇绝的景区,平均海拔为1577米。南清园集中展示了14亿年地质演化形成的花岗岩峰林地貌特征,是三清山自然景观的精华。玉京峰景区玉京峰景区是三清山最高的景区,海拔1816.9米。

三清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玉山、德兴两县境内,包括南清园、三清宫、玉京峰、三洞口、梯云岭、玉灵观、石鼓岭、西海岸等景区,面积约220平方千米,景区内山岳风光与道教文化相映成趣。

三清山因玉京、玉华、玉虚三大主峰仿佛道教三大天尊、三个境界(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灵宝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而得名,有“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的赞美。三清山峰峦叠嶂,古木参天,青山滴翠,风光绮丽。玉京峰是三清山最高峰,海拔1816.9米,雄踞万山之巅,具有雄伟、险峻、秀美三大特点。三清山美景处处,处处迷人:天然造化的女神峰,长裙垂地,秀发齐肩,体态丰满,掌中捧着两株可爱的小青松;“巨蟒出山”仿佛一条凶恶的巨蟒伸出长长的脖颈,昂首横空;此外还有观音听琵琶、五屏迎旭、双剑峰、三龙出海、老道拜月、真绝顶、猴王献宝等胜景。三清山终年绿色葱葱,有香花十里杜鹃林、三千亩黄杉树、十万株古苍松。云海、日出、晚霞、月夜为三清山的特色景观。

南清园景区

南清园景区位于三清山的中心位置,是三清山自然景观最奇绝的景区,平均海拔为1577米。南清园集中展示了14亿年地质演化形成的花岗岩峰林地貌特征,是三清山自然景观的精华。范围包括从浏霞台经禹皇顶、巨蟒出山、司春女神、杜鹃谷、一线天至游仙谷,构成一个环线。三清山几大标志性景观都在此景区,奇峰异石、雄浑山岳、壮阔云海、珍奇花木遍布其中,景观丰富。

南清园最可观的当数三清山的几大标志性象形山峰,如巨蟒出山、司春女神等,形神皆备;景区几大主要观景台均为观赏晚霞、日出的绝佳位置,如浏霞台的晚霞、云海,玉台的日出、日落及神光等,气势恢弘,绚丽多姿;景区内还有方圆数百亩的千年杜鹃谷,谷中树龄上千年的杜鹃树比比皆是,每年5~6月份花开时节,芬芳满山,殊为可观。

南清园流霞台过后有分岔路可以去西海岸景区,仙姑晒鞋景点过后不远就有分岔路可以去玉京峰景区。

玉京峰景区

玉京峰景区是三清山最高的景区,海拔1816.9米。景区范围从九天应元府、红茶花石,经郁松岭、跨鹤桥、登真台、玉华峰、玉虚峰,到蓬莱三峰一带。

玉京峰景区是三清山海拔落差最大的景区,景区内除了玉京、玉虚、玉华三座主峰高凌云端,还有蓬莱三峰、垂直千米的飞仙谷、深渊万丈的王母谷,更有天象奇观云海、雾涛、日出、佛光等。不登玉京峰,难得三清妙。所谓“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观山不至顶,总有些缺憾。只有站在玉京峰顶,俯瞰脚下千山万壑时,三清山的壮阔才会完整展现。

上玉京峰的路线有两条:一是从南清园走冲霄谷至玉京峰,一路皆是好汉坡,游步道随山谷延伸,林阴蔽日,险而陡,一路行来非常寂静,这段游步道景点较少,却是三清山核心景区中原始风味较足的区域,适合“毅行”;二是从三清宫经九天应元府上玉京峰,这也是较多游客选择的路线,这条路线上玉京峰的游步道相对平缓,登玉京峰后走冲霄谷下,最陡的冲宵谷变成下坡,相对可节省很多体力。一般选择上午时间,经过一夜的修整后,上午的体力较充沛。而且云海、雾涛、佛光最易在清晨至上午时间段出现。

三清宫景区

三清宫景区是道家思想文化、古建筑的主要集中地,也是道教古建筑群的“露天博物馆”。景区平均海拔约1530米,范围上至“九天应之府”,下至“风门”。三清宫景区历时1600多年,源远流长,共有观、殿、府、坊、泉、池、桥、墓、台、塔等230多处古建筑及文物。这些古建筑及文物依据“先天八卦图式”精巧布局,是研究我国道教古建筑设计布局的宝地。

三清宫总体建筑面积518平方米,为明代景泰年间王祜重建,大殿坐南朝北,背倚九龙山,门朝天门峰,面对北斗紫微星。三清宫象征太极中心阴阳两殿。南方的演教殿、北方的天门石坊、东方的龙虎殿、西方的涵星池、东北方的风雷塔、西南方的金鼓石、东南方的九天应元府、西北方的飞仙台分别象征着乾、坤、离、坎、震、巽、兑、艮,整个三清山古建筑群八部景物形成了以三清官为中心的“先天八卦图”,缜密与独特的布局和构思,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三清山的传说

传说东晋升平年间,有一天,一个身穿麻衣,脚着双耳草鞋的老道,来到金沙这个地方。他抬头西望,只见前面群峦叠嶂,三座巨峰,劈地摩天,不禁连声赞道:“好山!好山!”忙向老农打听。老农说:“我家三代住在这里,也不知道叫什么山。听老辈人说,这山峰上面,常有异光紫云出现。”老道心想:山上既有异光紫云,决非俗境,何不就此上去拜谒。

他一边攀登,一边观赏,不觉来到一片密林中,忽见浓阴深处有一间简陋的茅屋,一个书生模样的老人正在灶下烧火做饭,老道便向茅屋走去。那老书生见来了一个年已古稀的出家人,便请入内,留饭留宿。饭后,老书生问起老道法名,从何而来。老道答道:“贫道姓葛,单名洪,贱号抱朴子,本在西湖旁岭上炼丹。听说交趾一带出有丹砂,正要到沟漏山去一趟。路过这里,因见这三峰奇绝瑰丽,且听说有异光紫云凝聚,特来拜谒。”

老书生一怔,忙问:“道长莫非是当朝关内侯葛洪?”

葛洪道:“正是。可我早已弃官入了山门了!请问老先生尊姓,为何一人独居山林?”(www.chuimin.cn)

老书生长叹一声说:“小弟姓李,名廉山,本在户部供职。谁知朝政不振,征敛无度,奸佞肆虐,饿殍遍地。皇上不听忠谏,反而姑息养奸,我一气之下,告了长假,因此来到了这里。”

葛洪听了,忙施一礼:“老先生原来就是当今廉正的李尚书,葛洪失礼了!”

李尚书扶起葛洪说:“如今你我都是清白百姓了,还拘什么礼呀!不知你因何辞官踏入山门?”

葛洪说:“说来惭愧。想当初我年轻时,糊里糊涂帮广陵度支陈敏杀了石冰的许多饥民义兵,助纣为虐,罪过不少!为洗手净身,便辞官入山,炼我丹药了。”

李尚书说:“道长说得极是,令人敬佩!”

葛洪说:“李尚书,我有一言,不知该说不该说?”

李尚书说:“有何见教,但说无妨。”

葛洪说:“尚书告假隐居,不问世事,洁身自好,倒是自在多了。可是饥民饿殍仍不绝于世,只是你闻若未闻,见若未见罢了!这不是自己骗了自己?”

李尚书一惊:“以你之见呢?”

“不如随我入山,潜心修道,布扬道义,结庐炼丹,普救众生!”

李尚书听了,不由沉思起来。回想在朝供职之时,常听同僚说:葛洪自小就跟着葛玄弟子郑隐学炼丹之术,不仅善于医道,且能以丹药为百姓治病,百姓都叫他“葛仙”。如若随他入山,虽然超脱凡尘,免去了许多烦恼,但却枉读了数十年的诗书了,落得被人讥笑,于是抬头便对葛洪说:“此事且容我再想一想。”

葛洪点点头独自一人信步来到岭上,观赏起月下景色来。这时,远远传来一阵丝竹之声,十分好听。葛洪正在惊疑,又见三架五彩祥云,从天上徐徐落在三峰之上。那三峰顶上便各自升起一道祥云瑞气把群山照得如同白昼,他又惊又喜。因听师傅说过,大凡山上有祥云凝聚,必有大仙降临。今日祥云聚于三峰,足见这山绝非俗地了!便连声喊:“李尚书快来!”李尚书正在屋里徘徊沉思,听见喊声,忙走出来,见此情景,直惊得目瞪口呆。葛洪一把拉过李尚书说:“这三峰,分明是三清列座的仙山,今日既已看见,机缘非浅,你还不快随我入山,永离凡尘,还等何时?”说罢倒身便拜。

李尚书疑惑地问:“何谓三清?”

“就是清微天玉清元始天尊,禹余天上清灵宝道君,大赤天太清太上老君。”

“如此说来,李某遵道长之命!”李尚书忙朝葛洪一拜,一把扯下头上的方巾,挂在一石柱上面,紧随葛洪,直朝峰顶走去了。这条岭,后人便叫李尚书“挂冠岭”。

两人登上峰顶,却见三个白发长须老翁盘坐在巨石之上,二老正在下棋,另一老翁在旁观看。葛洪想这三个老翁个个鹤发童颜,定然是三清天尊了!正想上前朝拜,突然从身后跳出一只猛虎,长啸一声,直扑葛洪和李尚书。葛洪忙闪身岩后,李尚书躲避不及,“啊呀”一声吓瘫在地。葛洪扶起他时,三个老翁已各自骑上四不像、梅花鹿、斑虎,驾起祥云飘然而去了。

葛洪和李尚书朝天拜了八拜,便在玉峰山下结庐定居,筑炉掘井,一面炼丹,一面著书立说,宣扬三清教义,丹炉紫烟终日不断,求赐丹药的人络绎不绝。自此,葛洪便被尊为开山始祖,此山便得名为“三清山”。

后人为纪念葛洪,把葛洪施舍丹丸的地方称为“葛仙观”。至今,玉京峰下还留有葛洪凿石而成的炼丹八卦炉、李尚书铸铁炉和丹井的遗迹。丹井口圆,直径三尺左右,四周石板铺地,深丈余,水清如镜,终年不涸。当年丹炉紫烟将上面一块巨石熏成紫色,“紫烟石”也因此得名。峰顶三位天尊对弈的石上,棋盘清晰可见,后人便称为“棋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