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盘山风景区:享有京东第一山美誉,林茂古迹众多

盘山风景区:享有京东第一山美誉,林茂古迹众多

【摘要】:名山篇盘山距天津市蓟(jì)县城西北12千米处,有一处峰奇林茂、古迹众多、山峦叠嶂、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风景区,它就是享有“京东第一山”美誉的盘山。盘山古名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徐无山。盘山历经沧桑,近百年来破坏严重。

名山篇

盘 山

距天津市蓟(jì)县城西北12千米处,有一处峰奇林茂、古迹众多、山峦叠嶂、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风景区,它就是享有“京东第一山”美誉的盘山。

盘山古名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徐无山。因它蜿蜒盘踞,“形无定向势如龙”,故名盘龙山;盘山一峰独起,兀立无依,峰若莲瓣,四面如一,故又名四正山;又因它位于古代无终国内,也称无终山;相传东汉末年,田畴率众隐居于此,曹操北伐乌桓时曾得助于田畴,故将徐无山改名田盘山,后人简称盘山。盘山属于燕山余脉,平均海拔500米,巍峨壮丽,高大挺拔。

盘山以“红杏青松之丽,层峦峭壁之奇”著称,山奇水秀,云海变幻多姿,松涛汹涌澎湃,景色优美,尤以“五峰八台”、“三盘之胜”令人称绝。挂月、自来、紫盖、舞剑、九华(唐代称为“东五台”)五峰攒簇,山峦竞妍。盘山五峰耸立,怪石嶙峋,形成三盘之胜:上盘松胜,苍翠翳(yì)天,环境清幽深邃;中盘石胜,奇岩异石,怪异神奇;下盘水胜,泉水甘洌淳美,长流不息,诗赞:“山秀石多怪,林深路转奇。三盘无限意,幽绝少人知”。主峰挂月峰,海拔864.4米,为盘山之巅;八石(悬空石、摇动石、晾甲石、将军石、夹木石、天井石、蛤蟆石、蟒石)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自然天成。

盘山史书记载于汉,盛建于唐,极盛于清。自魏晋开始,历代帝王就在盘山大兴土木,开山建寺,先后建有了2座佛寺、13座玲珑宝塔和1座规模浩大的皇家园林。盘山人文景观众多,这里印满文人墨客的手迹、名宦达贤的足迹,留有大量的传奇遗址、诗词歌赋、轶闻趣话,多种体例的摩崖石刻遍布危崖幽谷。盘山历经沧桑,近百年来破坏严重。现在已经恢复重建的有天成寺、万松寺和云罩寺等30多个景点

天成寺

天成寺始建于唐,寺名即取“天成画图”之意。清朝康熙乾隆几代皇帝都曾巡幸天成寺。乾隆巡游次数最多,他的替身僧就在这里出家。若遇三月初一到十五盘山桃花会时节驾幸,僧侣、百姓则向皇帝顶礼膜拜。

寺门东面有座两层六楹高脊飞檐的卧云楼。阴雨天气,白云穿楼而过或隐蔽楼身,故名。楼对面的山脚下,有小戏台旧址。是乾隆皇帝在卧云楼休息赏景时,御用戏班、乐工登台献艺的地方。步入寺门,有雕梁画栋的江山一览阁。阁通院中的曲廊。走过三间殿堂,登上坎台,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开阔院落。院中有正殿、朱红的明柱、灿烂的彩顶,壮丽雄伟。殿前有两株千年银杏,干围3.1米,高25米,挺拔直立,均为雌性。正殿东侧有配殿。正殿后面是翠屏峰,古木参天,石崖壁立,石壁下有两个方形水池。池中有泉,名涓涓泉,常年不干,清澈见底,是难得的矿泉水。正殿西侧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条石台基,台基上高耸着一座浅黄色的古塔——舍利塔。

古佛舍利塔是辽代建筑,明代重修的。重修时曾发现塔内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塔高22.63米,边长3.38米,八角十三层。塔基由花岗岩须弥座和三层仰复莲花组成。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密檐角上挂着104个铜铃,山风徐来,丁零有声。塔前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柏,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树。塔西有彻公长老和尚灵塔。塔下有“善蛇洞”,传说有72条护塔的蛇。

银杏树的传说

盘山有一棵世上少见的银杏树。据说,这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树是怎么来的,当地流传这么个传说。

唐朝年间,某地姓邓和姓江的两个邻居在池塘边各种了株冬瓜。秋天到了,只结了一个大冬瓜。冬瓜到底是谁的呢?他们俩顺着藤去看,原来两株藤生夹了。姓邓的就对姓江的说:“老邻居,我们干脆把瓜切开,每人一半吧。”姓江的同意了。姓邓的操刀把瓜一切,嘿,从里面钻出一个小孩来。两邻居十分欢喜,连忙抱回家去抚养。因为孩子是两姓人的,所以取名叫邓江。

邓江生长在穷家苦户,十三岁时,不幸亲人亡故。他只得给村上的一个财主做小工。他没读过书,也认不得字,就用泥团子记工数,每做一日,就做个泥团子丢进工棚的坛子里。到了年底,要算工钱了,财主生出恶计,用一勺水灌满坛子,把泥团子浸糊了。邓江去算工钱,财主说:“邓江,你在我家做了怕有二三十天吧,我给你三斤茶油做工钱。”邓江说不出具体的天数,只得收了。(www.chuimin.cn)

再说,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有座古庙,那里住着几十个和尚。这天一早,方丈吩咐小和尚:“今天你早点去路口迎接,有位大施主要来。”

小和尚守了一清早,只见一个衣衫挂豆角的穷人提着一竹筒茶油上山,就很不高兴地跑回去说:“哪里有什么大施主,只有一个……”

方丈说:“对啊,他就是大施主。”于是率领大小和尚去迎接。

添上油,点上灯,一个个菩萨都出了大汗,邓江一年的工钱,连菩萨都消受不起哩。方丈有一套法术,轻易不传人,见邓江心诚,就暗暗地传给他。不久,方丈归天了。

恰巧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死了。唐太宗很相信神鬼,就下诏各地和尚超度他母亲,做了七七四十九天香火道场。李世民提出要和母亲见面,和尚挤了一庙堂,个个摇头,人人叹气。因为邓江是削发才一年多的小和尚,没有资格参加议论,被关在庙门外。邓江不服气,闯进大庙,看见凳子早坐满了人,就在一条板凳上用力一拉,一下拉长了七寸,坐了上去。大家见他有这等功夫,另眼相看,一致推举他去见唐太宗李世民。

邓江做了一顶老人帐,将一间房子隔成两段,吩咐唐太宗站在门外看。唐太宗真看见了他母亲的影子很高兴,要奖赏邓江。邓江什么都不要,只要殿里一口重九百九十九斤的大钟。唐太宗说:“那好,我命人给你抬去。”邓江说:“还是我自己提回去方便。”他像别人提斤把重的小铃铛一样提着那口大钟,走出了金銮殿。

邓江提着大钟,一路走啊走啊,一直走到盘山。他看到那里花香鸟语,很是幽静,还有三脚狐狸、四方竹等“十怪”,就打算在那里安生。可是登山一望,他发现福建的岩前有一头水狮在兴风作浪,淹没了许多庄稼田园,就急忙赶到岩前去。可惜岩前有了一个仙家——何仙姑,原来水狮是她养的。

怎么办?邓江灵机一动,哄何仙姑说:“何仙姑,你的织笼掉进河里去了。”

何仙姑说:“我的织笼不会跟水走。”

邓江说:“它逆水向上走哩。”

何仙姑赶忙走出去看,邓江趁机坐到何仙姑的莲花宝座。何仙姑发现上了当,就去拉邓江。可是邓江力气大,拉不动。何仙姑发了火,拔下头上的银针,向邓江刺去。邓江抢过银针,往盘山一扔,说:“何仙姑,请你到盘山去吧。”

银针在盘山一落地,就生根、发芽、长叶,变成了一株银杏树。何仙姑没法子,只好带着水狮到盘山去了。水狮离了水,就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了。

这棵银杏树长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