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思政教育工作的启示与哲学视野

思政教育工作的启示与哲学视野

【摘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思想政治观点的影响作用固然十分重要,但决不能无限夸大这种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启示

通过对作为哲学范畴的主客体关系论述,尤其通过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充分反映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巩固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关于人的科学是最难把握的科学。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而且要有开展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相应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动机和效果的良好统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要巩固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必须先经历客体化的过程,先接受教育、加强学习,真正理解掌握思想政治终极主体——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教育主体不仅要先受教育,即要深刻领会和吃透上头的精神,还要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即吃透下头的实际;同时,还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步骤及要达到的目的,预测可能会遇到的意外情况及如何处理,做好各种人、财、物的准备。只有这样,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并巩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需要强调的是所谓取得并巩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绝不是要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相反,只有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才可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是多方面、高标准的。就人文知识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水平。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但人的本质就是人本身。”(17)马克思在这里强调,要改造现实不合理的社会方面,只有通过变革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理论如果不能为群众掌握,那么,理论对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就没有丝毫的作用;但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能够成为变革不合理社会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理论只要正确,只要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用,只要能够同实际相结合,就能够说服人,就能够掌握群众。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18)因此,我们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次,要努力学习现行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涉及本部门本领域的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但它仍然要同不断发展着的中国实际和世界实际相结合。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当前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理论当成工作的指南、实用的工具,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才能掌握群众,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现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要依据或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又不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不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但要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要学习现行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相脱离的形式主义和不切实际的“左”的内容,从而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教育。

再次,要努力学习其他人文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尤其是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科学人文素质,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思想政治观点的影响作用固然十分重要,但决不能无限夸大这种作用。毕竟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人们的思想而言,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因此,无论是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来看,还是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来讲,都必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同改造现实社会实际活动相结合,必须同解决受教育者的社会物质文化需要相结合。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受教育者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脱离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管理实际,脱离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那么,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牢固树立与受教育者地位平等的思想,大力发展和谐的主客体关系

首先,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服务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生活的主体。而人的主体性是在作用于社会环境、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不只要求主体首先对自身以外的社会准则、道德规范负责,而且要求主体首先对自己负责;受教育者只有对所处社会关系采取积极负责的态度,对教育者所传导的社会规范,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作出道德判断选择,在社会实践中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从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和品德,并求得情感的愉悦和人格的升华;教育者只有注意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才能建立起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其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主体间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又是相互转换的。教育者首先是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也可以成为教育者,也往往要成为教育者。教育者之所以是教育者,不仅是因为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角色的安排,更是因为教育者具备了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具备了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的掌握,事先进行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和思考,才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受教育者之所以是受教育者,是因为他在某些认识上与社会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并且他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每个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称职的国家工作人员,也才能转化为合格的教育者。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除了存在着先受教育与后受教育,专职从事教育工作、兼职从事教育工作还是非教育工作岗位的差别之外,没有其他的本质差别。这对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必须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资格,牢固树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地位平等的思想,只能采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决不能以教育者自居,更不能居高临下,以势压人;教育者必须充分尊重、关心受教育者,本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赤诚之心,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才可能赢得受教育者的尊敬,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下较好的基础。

最后,为了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也要把客体当主体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客体本身就是具有主体性的社会人,进一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发生在主体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交往、互动的双方,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没有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配合,没有受教育者主动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就无法完成。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理解和对话中实现“视界”融合,思想与思想碰撞、心与心交流,相互激励和促进,求得共同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积极建构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地位的不断确立和弘扬,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人类社会最终要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终极目标。当前,我国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具有的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都对人的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自觉地把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作为目标。要尊重对象的主体地位、增强对象的主体意识、培养对象的主体能力、塑造对象的主体人格,彻底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教育者主体、轻受教育者主体,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轻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重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价值、轻完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目的价值等思想观念和弊端,努力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立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社会主义公民。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网络作为现代人新的生存方式和本质力量的体现,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全新的生存方式、全新的生活世界和全新的精神价值生态中一种全新的价值教育形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变化表现为:首先,教育者主体性弱化。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往往处于信息资源的控制与支配地位,掌握着思想道德内容的选择权,可以根据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层次做出规划、引导与塑造。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平等性,使得教育者难以再有信息的“先导权”和“支配权”。同时,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交互性”与“自决性”,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固定和明确的,而是完全虚拟化、模糊化,其网络角色发生快速的转换和更迭。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空间中未必始终处于信息提供者的地位。在如此情形之下,教育的主体性较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明显地减弱了。与之同时,受教育者“主体性强化”。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增强的趋势日趋显现。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和教育对象的固定,教育活动就可随即展开,教育关系便因此形成。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不同,施教者明确后还不能构成完整的主客体关系,还需要有足够的网民数作条件。如果无法获得相应的网民也即没有网上的点击率,那么教育内容形同虚设,教育活动过程其实并没有真正展开,教育主体也仅仅是一个虚化、假想的“主体”。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主体决定着教育者主体是否实现,决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实现。

由于网络环境下主客体关系的新特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创新。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实现主客体关系创新。网络环境下,教育者因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而成为“主体”,但在信息取舍、信息选择与信息发布的过程中无疑网民变成了“主体”。很显然,网络环境下,要尊重客体的主体地位,坚持“因势利导”和“造势引导”相结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必须建立一种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二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内容创新。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内在规定的丰富性,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吸引教育对象的眼球,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把信息瞬间传遍各个网点,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借鉴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新特性更加强调了教育主客体地位趋向对话平等关系,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随着网络教育的主客体表现的新特性与规律,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改变其教育方法,争取前瞻性,把握主动权,不断创新德育理论,加强和改进方式方法,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李合亮.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张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5]张双喜.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www.chuimin.cn)

[7]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征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8]张耀灿,徐志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4)

[9]邱杰,何海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三重形态及其主体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3(12)

[10]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

(2)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征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3)张耀灿,郑永廷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0-191

(4)张耀灿,郑永廷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1

(5)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97

(6)万美容.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10)

(7)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2

(10)田曼珍,白凯著.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21

(11)张耀灿,陈万柏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

(12)卢黎歌,杨新华.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主客体范畴[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13)卢黎歌,杨新华.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主客体范畴[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14)陈秉公著.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34-235

(15)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6)祖国华.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与载体[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