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佛家养生:坐禅调心,达到不沉不浮

佛家养生:坐禅调心,达到不沉不浮

【摘要】:坐禅之初,心念散乱,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难以入定,调心最终就是要做到心中无念。坐禅入定受五种心理影响,佛家称作五盖。佛家认为这五种负面心理会覆盖坐禅者的清净本性,致使难以入定生慧,所以称为“五盖”。佛家认为调心应以不沉不浮为原则,若因摄心过猛,出现急症,可以宽调理,诸如采用观想的方式,想象气流下沉,以舒缓心意。佛家认为意守于足又可以发“不净观”方便法门。

不沉不浮——坐禅调心

调心就是调伏四处攀缘妄想的心。坐禅之初,心念散乱,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难以入定,调心最终就是要做到心中无念。

坐禅入定受五种心理影响,佛家称作五盖。坐禅时,心中生出美食、美色、名利、权位等贪欲,叫作贪欲盖;因想起别人对自己的无礼讥讽而生出的报复、愤恨,叫作嗔恚盖;坐禅时,昏昏欲睡,头脑昏沉,叫作睡眠盖;掉悔盖主要指心猿意马、杂念丛生,或懊恼不安、负疚悔罪;疑盖主要是心生疑虑、缺乏信心。佛家认为这五种负面心理会覆盖坐禅者的清净本性,致使难以入定生慧,所以称为“五盖”。

因而,在坐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四种不调和的心相:一是沉,坐禅时,心中昏沉,头易低垂;二是浮,意念飘浮,身体不安;三是急,摄心入定意念过猛,造成头疼、胸闷;四是宽,随心过度,造成心志散漫,甚至出现身体倾斜曲瘘,口中流涎等现象。佛家认为调心应以不沉不浮为原则,若因摄心过猛,出现急症,可以宽调理,诸如采用观想的方式,想象气流下沉,以舒缓心意。若意念涣散,出现宽症,就应收敛心念,让心专注于一缘,比如让心念专注在身体的某一点上。

对于调心入定,佛家引入了修观止坐禅修持法。其中,数息、随息,就是通过调息,对治散乱的调心方法。此外,还有一种调和散乱,对治昏沉的修止方法,叫作“系缘止”。它与气功入静的意守丹田相类似,即把心念守在身体的某一点上。智大师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说:“一系心顶上,二系心发际,三系心鼻柱,四系心脐间,五系心在地轮(足)。”其中,后三种最常用,最利于入定,调治身心疾病。把意念止于鼻柱上,可以悟出入息无常,利于修数息禅,久修能发诸禅。把意念守在脐下,脐是气海中宫,脐下佛家称为忧陀那,就是道家所说的丹田。久修不仅可治百病,还可以发诸禅定。意守于足,可以使气随心下,调和体内阴阳,治疗多种疾病。因“修习不净观者,多从下起”。佛家认为意守于足又可以发“不净观”方便法门。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www.chuimin.cn)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唐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