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佛家武术,其产生也是出于健身助禅的目的。佛家认为,四大皆空,人的身体也是假有,反对过分维护身体,可佛家修行中,处处蕴含养生的大道。佛家不把养生求得长寿作为目的,却包含了人生的大养,可谓无养而大养。因此,世有“佛是大医王,佛法是药方,佛僧是看护”之说,称扬的就是佛家以调心养心见长的人生智慧。......
2024-06-14
结跏趺坐——坐禅调身
打坐前,要做入静的准备,行进住坐要避免剧烈,以“不宽不急”为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狂,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教难录。”古代高僧大德说得好:“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一切都要为入静做调试,不可过分紧张,也不可随随便便,打坐时要按规定的姿势摆好。
佛家坐禅的姿势称作跏趺坐或结跏趺坐,趺是足背,跏趺是指把足背压在腿或足上。打坐时,要使衣带宽松,解开过紧的衣扣,去除多余之物,坐禅时,最好换穿宽松舒适的衣服。一般跏趺坐需要用柔软的坐垫,厚度在二寸到四寸之间,可根据个人情况调节。坐垫的护身助法作用是,能安稳久坐,保障气血运行畅通无阻。
跏趺坐分为全跏趺坐、半跏趺坐两种。全跏趺一般称为双盘。先把右足背放在左大腿上,再把左足背放于右大腿上,这种盘坐法称作吉祥坐。以这种姿势坐禅,能够起到气血心意平和的养生助禅效用,因而顾名思义为吉祥坐。与吉祥坐相反,先把左足背放在右大腿上,再把右足背放于左大腿上,这种盘坐法称作降魔坐。以这种姿势坐禅能够降伏杂念,调和气血,顾名思义称作降魔坐。佛家推崇降魔坐打坐法,认为以这种姿势坐禅,能消灭无量劫的业障,能了生死,生出无量功德。
半跏趺坐称作单盘。把左足背放在右盘腿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背放在左盘腿上面,叫作金刚坐。对于骨节活动不利或身体组织僵硬的老年人,不适于盘腿的,可以两腿平放,一前一后即行,一般称为散盘。
全跏趺坐、半跏趺坐是佛家坐禅普遍采用的姿势。跏趺坐腿足姿势摆好后,以一掌自然仰放在另一掌上,两掌掌心向上相合,左右大拇指相触,两掌自然放置在脐下足上大腿弯处。在佛教中,称为定印,也叫阿弥陀佛定印。两掌的上下位置,与腿足的摆放一致。吉祥坐时,双掌左上右下;降魔坐时,双掌右上左下。脊梁自然挺直,要做到不僵硬不弯曲。鼻子与脐部对齐,也要做到不偏不斜。头不低不昂,自然竖立。双唇微微相触,舌抵上腭。双眼微微闭合,或半张半合。(www.chuimin.cn)
菩提树下跏趺坐
达摩坐禅图
跏趺坐法共包含七个环节,佛家称为七支坐法根据佛经上的记载,这种七支坐法早已失传。后来,有五百未证罗汉果的僧人,修持多年,始终不能入定。他们虽然知道自古以来就有七支坐法这种静坐入定的坐姿,但始终不得要领,非常苦闷。有一次,他们在雪山深处发现一群猴子,用这种姿势静坐。他们深受启发,决定照样学习,便由此证道而得阿罗汉果。这个神话似的传说,无法考证其真伪,但说明它是合乎生物天然静坐的法则,而且更有人说佛家的跏趺坐很像胎儿在母胎中的静姿,安详而宁谧,有利于身心健康。《大智度论》也说:“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摄持手足,心赤不散。”
坐禅调身姿势全部摆好,然后开始进入调息调心阶段。
有关佛家养生的文章
再如佛家武术,其产生也是出于健身助禅的目的。佛家认为,四大皆空,人的身体也是假有,反对过分维护身体,可佛家修行中,处处蕴含养生的大道。佛家不把养生求得长寿作为目的,却包含了人生的大养,可谓无养而大养。因此,世有“佛是大医王,佛法是药方,佛僧是看护”之说,称扬的就是佛家以调心养心见长的人生智慧。......
2024-06-14
◆佛家名医、名方、名术佛家以慈悲为怀,以解除众生之苦为使命,其中就包括解决众生的疾病痛苦。龙门石窟药方洞洛阳市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内白居易塑像佛家在施医治疾过程中,留下许多名方、名药和简单易行的有疗效的医疗术。片仔癀国际市场的名药片仔癀,最早是佛家医僧发明的秘方药品,以一片即可退癀而得名。......
2024-06-15
沐浴澡身更洁心——佛家洗浴洗浴不仅是佛家卫生保健的措施,还是佛家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洗浴渗透在佛家文化之中。在这些教门中,有的遍身污秽,永不洗浴,有的采用离奇浴法。佛家把洗浴提高到戒律的程度,把修清净心和维护清净等同一致。可见,佛家洗浴不仅仅是清洁身体,还是一种修行,倡导的是身心并浴。佛家洗浴要求的条件非常普通,只不过要有净水,冬日洗浴,室内需燃火保持温暖,其中提到的澡豆,又称豆屑。......
2024-06-15
◆助禅益生——佛家饮茶赵州和尚是我国唐代高僧,法名从谂,他住世120岁,可谓长寿的高僧。由于饮茶具有清心提神的作用,禅僧长时间坐禅,势必疲倦,于是通过饮茶解除瞌睡。“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禅宗认为心神清净,便能通佛之心,而饮茶能“清我神”,与坐禅意旨相通。在禅宗的推动下,饮茶之风盛行天下。茶禅表演李时珍其三,饮茶不要过量,否则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2024-06-15
坐禅之初,心念散乱,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难以入定,调心最终就是要做到心中无念。坐禅入定受五种心理影响,佛家称作五盖。佛家认为这五种负面心理会覆盖坐禅者的清净本性,致使难以入定生慧,所以称为“五盖”。佛家认为调心应以不沉不浮为原则,若因摄心过猛,出现急症,可以宽调理,诸如采用观想的方式,想象气流下沉,以舒缓心意。佛家认为意守于足又可以发“不净观”方便法门。......
2024-06-15
◆游有方,行有止——安居禁足鹿野苑里佛塔上的雕刻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三个月内,寺院僧众必须定居寺内,潜心静修,不得随意外出,称为安居。法显严格执行佛教戒律,停止行进,开始了西行中的第一个安居。安居期间,除为佛家三宝事、父母事、病缘等,一律禁止外出。否则,不仅妨害修行,而且危及生命健康。柏林禅寺举行结夏安居仪式柏林禅寺举行禅七专修法会安居又称禁足。......
2024-06-15
◆向佛家学吃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尽管不能像僧人那样终身食素戒肉,但是应该做到节制食肉,最起码也要做到荤素搭配。梁武帝发起素食运动后,使素食之风在民间广为盛行,不仅佛家信徒如此,普通民众有时为求佛菩萨保佑、祈福,也会吃上几天素。再者,佛家素食大多以豆制品和蔬菜为主,他们不仅制成多种美馔佳肴,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提高了人们的饮食品位,同时对人体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2024-06-15
不涩不滑——坐禅调息调整姿势坐定后,坐禅进入调息阶段。静坐初入定调息,即是调节呼吸的意思。风相、喘相、气相均为影响坐禅、妨碍入定的不调和相。息相是坐禅的调和相。——《六波罗蜜经》佛家认为,坐禅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静坐时的风喘气三相不调,在于身心不调,因而调息的过程中,必须调身调心。数息、随息不仅是调息的方法,也是佛家调心入止的“六妙门”组成部分,可以对治散乱。......
2024-06-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