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佛家养生:调和五事,坐禅进展,睡眠调节,饮食身体呼吸心境

佛家养生:调和五事,坐禅进展,睡眠调节,饮食身体呼吸心境

【摘要】:◆调和五事坐禅者必须善于调节饮食、睡眠、身体、呼吸和心境,佛家称作调和五事。五事和合适中,则坐禅易取得进展,若有一事不调适,则会造成诸多妨碍,难以取得成就。三是忌食不洁之物,否则造成心识昏迷。四是忌进食不适宜的食物,否则会引起四大不调,造成疾病。佛家认为睡眠是由于无明困惑引起,这自然是一种不当认识。通过调节睡眠,逐步让心念明净,精神饱满,以利于坐禅入静。

◆调和五事

坐禅者必须善于调节饮食睡眠、身体、呼吸和心境,佛家称作调和五事。五事和合适中,则坐禅易取得进展,若有一事不调适,则会造成诸多妨碍,难以取得成就。隋代高僧天台宗img165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首先谈到调节饮食:“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心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者非得定之道。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意思是说,坐禅时,一是饮食不能过饱,过饱则气血经脉运行不畅,郁结在心,坐立不安。二是进食不可太少,进食太少,则使身体羸弱,心如悬丝,动摇不定。三是忌食不洁之物,否则造成心识昏迷。诸如辣、炸、油腻、腥荤等,令人血气紊乱,心识因此昏迷,欲念转炽,易生嗔恚。四是忌进食不适宜的食物,否则会引起四大不调,造成疾病。因而,他告诫:“坐禅者对于调节饮食必须慎之又慎。”

佛家认为睡眠是由于无明困惑引起,这自然是一种不当认识。但提出不可放纵贪睡的欲望,如果睡得过多,则会头脑昏昏沉沉,不能入定,还是有道理的。通过调节睡眠,逐步让心念明净,精神饱满,以利于坐禅入静。古代禅院中的个别老修行,坐禅功力深厚,能够彻夜坐禅,让真气在体内运行,称作不倒单。但是,对于一般坐禅者来说,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如果睡眠时间过少,即使勉强打坐,也会出现因昏睡而摇摇欲坠的现象。如果说调节饮食、睡眠作为坐禅的助缘,视作坐禅前的调试准备,那么,调身调息调心三位一体,可以算作正式进入坐禅阶段了。(www.chuimin.cn)

柏林禅寺明一法师讲坐禅要领

寺院僧侣参禅打坐所用紫檀禅墩(清·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