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佛家养生之形仪与健康

佛家养生之形仪与健康

【摘要】:◆佛家健康的形仪佛教产生后,对治疗疾病维护身体健康,有一个觉悟的过程,佛陀就经历了放弃苦行,长养慧身法命,重视保健,预防治疗疾病的经历。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尽管佛家认为只要努力修行,注意治疗、预防疾病,就能够达到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但在历史上,佛教寺院对于新出家或要求受比丘戒者,有五官端正、身心健康的要求。

◆佛家健康的形仪

佛教产生后,对治疗疾病维护身体健康,有一个觉悟的过程,佛陀就经历了放弃苦行,长养慧身法命,重视保健,预防治疗疾病的经历。

最初,佛陀为了修行悟道,曾到山中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弄得瘦骨嶙峋,形容枯槁,甚至头上都有鸟搭建的鸟巢。那一时期,佛陀企图通过摧残身体解除对尘世的贪恋。寺院壁画里出现的饿佛像,就是佛陀在这一时期修道苦行的印记。后来,佛陀发现一味苦行,摧残身体,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供养他。佛陀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在菩提树下坐禅,入定七日,最终悟道成佛。

佛陀六年苦行修道

佛教创立后,僧人从初期的游方行乞,树下睡眠,穿粪扫衣,到建立僧团制度,创建精舍,走出了伤身残性的误区,开始注重身体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佛经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其中就透视出佛家关于健康的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五官端正、健壮、和谐;在心理上,坚毅安详、充满智慧。尽管佛家认为只要努力修行,注意治疗、预防疾病,就能够达到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但在历史上,佛教寺院对于新出家或要求受比丘戒者,有五官端正、身心健康的要求。经律中记载:佛陀曾规定僧团不得接受患重病的人出家。这一方面是因为病弱的身体无力支撑修行的使命,一旦短命,反而堕入恶道;另一方面,也唯恐疾病传染危害僧众健康。

佛陀菩提树下悟道(www.chuimin.cn)

牧羊女向佛陀供乳麋

临汾铁佛寺成就佛像

四大也称四界。古印度把地、水、火、风作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四大基本元素。佛教认为地、水、火、风构成一切色法,人就是四大因缘和合之色身。其中,骨肉为地,血液为水,暖气为火,呼吸为风。四大具有保持、摄集、成熟、生长的作用,四大调和人体健康,四大不调百病丛生,四大离散则死。佛教认为,四大皆空,不是常有,因而常用四大说明有情众生无常、不实、受苦。

云冈石窟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