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佛家养生:参悟无常,破妄执,保持清醒认识

佛家养生:参悟无常,破妄执,保持清醒认识

【摘要】:◆参透无常一天,佛陀问身边的一个弟子:“你知道人的生死有多长时间吗?”佛家把“无常”分为两种,即一期无常和念念无常。然而,世间却有人看不透人生无常的道理,不知道养心去欲,而是心力交瘁,执迷不悟。——《五灯会元》参透无常,一切看空,这就是说佛家的空观,它能生智慧、破妄执、去贪欲,让人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把握生命的本质。

◆参透无常

一天,佛陀问身边的一个弟子:“你知道人的生死有多长时间吗?”这个弟子想了想回答道:“有几天时间吧。”佛陀遗憾地说:“你不知道啊。”然后,又就这个问题问第二个弟子,第二个弟子回答说:“有一顿饭的时间吧。”佛陀听了仍遗憾地说:“你也不知道。”最后,又就同样问题问第三个弟子,这个弟子回答说:“人的生死就在呼吸间。”佛陀喜悦地说:“很好,你回答对了。”这是《四十二章经》记载的一个故事,它形象地阐释了人生无常的道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其实,不仅仅是人的生命无常,世间的万事万物,凡是可以言说的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随着缘生而生,随着缘灭而灭。佛家把“无常”分为两种,即一期无常和念念无常。所谓一期无常,是指万事万物的迁流变化到最后还归于坏灭的过程。正如人的生命流转现象一样,有生老病死、生住异灭四个变化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又是念念无常,刹那间生,刹那间灭,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真我,这就是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在佛家的记时中,刹那是个极短极短的瞬间。佛经中说,一弹指间,有六十刹那。

佛经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老婆婆,只有一个儿子,还短命而死,老婆婆悲痛欲绝。埋葬儿子以后,老婆婆就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不思饮食,常常坐在儿子坟地上喃喃自语:“我只有一个儿子,还离我而去……”佛陀很同情她,走向前关切地问她为什么老是待在坟地里,老婆婆说:“我只有这一个养老的儿子,如今离我而去,我也不想活了。”佛陀就想点化她走出人生的迷境:“你想让你的儿子活过来吗牽”老婆婆立刻转悲为喜:“愿意,愿意。”“如果你能从没有失去亲人之痛的人家讨来香火,我就能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老婆婆立刻离开坟地,到城里人家去讨香火。几天以后,老婆婆失望地来见佛陀:“我去过数十家,不曾有一家没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佛陀说:“你儿子因因缘而生,又因因缘而死,就如同住店的旅客一样,行走无常,你就不要悲伤了。”在佛陀的开示下,老婆婆一下子明白了人生无常的道理。

然而,世间却有人看不透人生无常的道理,不知道养心去欲,而是心力交瘁,执迷不悟。

从前,有个大富翁,他一生贪婪吝啬,虽然集聚了可观的财富,但是既不懂修身又不懂修心。他一连娶了四位夫人,其中,最宠爱的是四夫人,他与她终日形影不离,恨不得化为一体;其次,是三夫人,三夫人也有很大魅力,能使大富翁相见时欢喜,别离时忧愁;再次,是二夫人,当初在穷困的时候,两人相爱,但到了富贵时,大富翁就渐渐淡忘了她;最不为大富翁在意的是原配夫人,大夫人操持家务,如同奴婢,可大富翁熟视无睹,从来没有对她表示过关爱。有一天,大富翁患了不治之病,临终之前,他恋恋不舍地向最心爱的四夫人说道:“四夫人,我平常待你最好,时刻不愿和你分开,现在医生说我的生命已经维持不了多久,我想,我死了会孤单寂寞的,你陪我一道死好吗?”四夫人一听,花容失色,大惊道:“你怎么会这么想?你年纪大了,死是当然的,我年纪这么轻,怎么能陪你死?你对三夫人也不错,为什么不叫三夫人陪你去?”“唉!”富翁叹了一口气,只得把三夫人请来。他照着对四夫人讲过的要求,向三夫人提出。三夫人一听,吓得全身发抖,连忙道:“这怎么可能?我的年纪这么轻,你去世了,我还可再改嫁他人!你叫二夫人陪你去死吧。”“唉!”富翁只得又叹了一口气,摆摆手,叫三夫人退去。

敦煌壁画树下说法图

三夫人走后,大富翁让人把二夫人叫来,说他一个人死去太不甘心,希望二夫人能够陪他一同死。二夫人一听,连忙摇手道:“不能!不能!我怎么能陪你死呢?四夫人和三夫人什么事也不肯做,家中的事都要我管,我不能不顾家跟你去死呀!为了夫妻的感情,你死后,我会送你到郊外的坟墓!”“唉!”大富翁又是一声无可奈何的感叹。(www.chuimin.cn)

最后,大富翁没有办法,只得把平时最不关心的大夫人叫到床前,对大夫人说道:“大夫人!真对不起你,我过去对你太冷淡了,现在我要死去,在阴曹地府一个伴也没有,你肯陪我一道死吗?”大夫人听后,非但不惊慌,而且很郑重地回答道:“嫁夫随夫,现在夫君要去世了,做妻子的,怎么还好活着,不如就跟你一起死好了。”

“你,你……你愿意陪我死?”大富翁很意外地问大夫人,随后又后悔莫及地说道:“唉!过去,我不知道你对我这么忠心,一直像忘了你似的。我对四夫人、三夫人看得比我的命还重要,二夫人我待她也不薄,可是,她们现在竟忘恩负义,那么狠心地和我分离,不肯陪我死,没想到从没得到过关心的你,反倒愿意永远和我在一起。唉!我太辜负你了,为什么不早些对你好呢?”大富翁说完,和大夫人一起拥抱着死去了。

这是佛经中一段很精彩、富有寓意的故事,故事中最受宠爱的四夫人,指的就是我们的身体,不管我们怎样挚爱自己的身体,装饰得美丽,打扮得年轻,但美丽、年轻不会长存;声言改嫁的三夫人,指的是喜得忧散的财富,当人到了死去的时候,再多的财富也不能带走;要照顾家庭的二夫人,指的是那些穷困时才思念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在世间未完的事还多,当人去世时,顶多在送葬的行列中走一程;而从未被重视的大夫人,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生时,不知道修持,只知道贪欲索求;死时,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都是无常。

参加放生法事的戒僮律寺僧众

天童寺放生池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五灯会元》

参透无常,一切看空,这就是说佛家的空观,它能生智慧、破妄执、去贪欲,让人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把握生命的本质。因为此刻生,才可能下刻亡,所以要珍惜每一个当下,过一个完美潇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