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象与本质相对立时,现象是指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外界情况和现实情况。黑格尔在《小逻辑》和《逻辑学》这两本书中所提出的自在状态之一,就是指现象。因此,现象是进行主观处理的基础和出发点,并且是一个随时可以返回到那里的基础和出发点。实际上,人类所获取的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现象和实践经验。这里还应当特别提出并说明一下属人现象这个概念。因此,本质这一概念的第一项基本功能是对事物进行分类。......
2023-10-26
雷电本质 威力巨大的自然放电现象
我们都知道,下雨打雷的时候,一定不能站在高处,这是为了避免接触到雷电而发生危险。但是在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少年,为了去探寻雷电的真相,他在雷雨交加的时候依然把风筝高高地留在天空。这位少年就是富兰克林,下面我们就来讲述一下他发现雷电本质的故事。
本杰明· 富兰克林,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正因为此,他成为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雷电交加的码头
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两年书,但他的学习从未间断过。由于家境困难,他12岁时便到哥哥詹姆士经营的小印刷所当学徒,用从伙食费中省下来的钱买书。富兰克林经常将书店的书在晚间偷偷地借来,通宵达旦地阅读,第二天清晨归还。
雷电研究
1746年,富兰克林怀着兴奋的心情观看了一位英国学者在波士顿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表演的电学实验,他当即被电学这一刚刚兴起的科学强烈地吸引住了。从那时起,富兰克林对电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着手进行研究。富兰克林在家里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了两种电荷的性能,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
模拟放电现象(www.chuimin.cn)
在一次试验中,富兰克林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倒了莱顿瓶,一团电火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足足在家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健康。然而,正是这一起意外事件,使思维敏捷的富兰克林联想到了空中的雷电。在当时,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一些不信上帝的有识之士曾试图解释雷电的起因,但都未获成功,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认为雷电是“气体爆炸”的观点。富兰克林经过反复思考,断定雷电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也是一种放电现象。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并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但这一举动竟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有人甚至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的狂人”。
安装在建筑上的避雷针
1752年6月,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于是,他和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强风托着风筝扶摇直上,转眼就飞入云霄。随着一阵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为了防止将电引到自己身上,富兰克林用一块干绸巾包住拉风筝线的手。父子俩焦急地等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发现风筝线上的毛毛头全都竖了起来,他断定整个风筝带电了。当他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时,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莱顿瓶带回的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由此,他关于雷电的设想,在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真切的证实。
风筝试验的成功使富兰克林在科学界的名声大振。英国皇家学会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并给他送来了金质奖章。然而,在荣誉面前,富兰克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面对雷电所带来的死亡威胁,富兰克林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从而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避雷针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随后,避雷针相继传到英国、德国、法国,最后普及世界各地。富兰克林的探索和发现使人们相信了科学。
乐善好施的科学家
富兰克林是位精明能干的商人,同时又是极度严谨又慷慨的科学家。他在发明高效取暖炉后,拒绝申请专利,并且声称发明应该为公众利益服务。富兰克林的乐善好施出于他的集体天性和宗教信仰,善待人类是他认为最神圣的事情。他有许多发明,如静电发生器、漂亮的古玻璃琴等等,其中最重大的发明是避雷针,这是他广泛试验后的成果。富兰克林精心设计了避雷针的大小、地面设备的类型以及如何将其与建筑物连接,直到今天避雷针仍基本保持了他当年的设计。
有关身边的物理的文章
当现象与本质相对立时,现象是指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外界情况和现实情况。黑格尔在《小逻辑》和《逻辑学》这两本书中所提出的自在状态之一,就是指现象。因此,现象是进行主观处理的基础和出发点,并且是一个随时可以返回到那里的基础和出发点。实际上,人类所获取的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现象和实践经验。这里还应当特别提出并说明一下属人现象这个概念。因此,本质这一概念的第一项基本功能是对事物进行分类。......
2023-10-26
光的反射定律如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二)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光从一种媒质斜射入另一种媒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速在空气中和在真空中极为接近,可看成近似相等,其折射率近似等于1。......
2023-08-11
水滴一滴水积到一定程度,当水表面的张力小于地心引力时,水便形成水滴滴下来。由现实中的观察可以知道,形成水滴并落下时有一个运动过程,就是水滴在分离之前有一个回缩的现象,直到积聚到一定的分量,实在承受不住地心引力时,就会分离落下。这7种基本运动状态交错组合,就是火焰运动的基本规律。......
2023-07-26
在暖气团控制下,由于下层空气冷却发生水汽凝结,产生平流雾、低云或毛毛雨等天气现象。在不稳定气团控制下,易发生对流运动,产生对流云、阵性降水或雷暴天气。图5-3-4冷锋天气、暖锋天气示意图准静止锋当冷、暖气团相遇时,势均力敌,或由于地形阻滞作用,锋面很少移动或在原地来回摆动,这种锋称为准静止锋。气旋、台风等低压系统经过时,会出现大风、降水天气;反气旋、副热带高压等系统经过时,会出现晴朗、高温的天气。......
2023-08-11
Held发现沙堆的形成和崩溃大致符合“指数规律”,这也是很多其他自然现象中出现的规律。Richter分级的创始人Charles F. Richter曾经说,过去几个世纪的地震数据显示出一种“指数型的分布规律”,即大地震发生的频率按照指数曲线的规律少于小地震的发生频率。指数规律能够告诉你,沙堆崩溃的一般规律,但是当下一粒沙粒掉下来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Held试着在更大的盘子上重复沙堆试验,最后他发现,就连最初沙堆崩溃遵循的指数规律也消失不见了。......
2024-01-24
对此我理解为是解读自然法的关键,也是许多学者对自然法中“自然”的含义产生误读的症结所在。其实,自然法不过是人们以思想及著述明确加以表达出的一种理性法——没有人类精神的创造又何从产生并识别它呢?并且,自然法一定只能是一套关于如何规整人间秩序的法则,而绝非论证自然物态关系的理论学说。......
2024-07-26
近年来,国内发展了一种强制放电活性炭再生技术。该技术是利用炭自身的导电性和电阻,控制能量,使其形成电弧,对被再生的活性炭进行放电。因此,强制放电再生技术虽然加热时间短,但其再生效果良好。再生全过程约5~10min,再生损耗低于2%,吸附性能可以恢复95%以上。图4-9某活性炭重复强制放电再生15次的性能变化强制放电再生和其他几种活性炭再生方法性能参数比较列于表4-5。......
2023-06-19
表4.2.1接地装置的季节系数值8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2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两根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装置作电气连接。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应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2023-06-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