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优秀传统相声具有优秀的艺术传统。下面结合相声成长时期的一些情况略述相声艺术的优秀传统。官吏横征暴敛,人民怨声载道。九门提督衙门在鼓楼前帽儿胡同口内。直到1910年,善耆卸去九门提督的职务,禁令才无形中取消,李德钖等相声艺人又逐渐回到北京。通过嬉笑怒骂,抒发了对反动统治的不满。“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提出“不抵抗主义”,汪精卫则扬言“中日开战,三个月中国必亡”,把大片国土拱手让给日本帝国主义者。......
2024-06-06
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很喜欢听相声。从1960年开始,每周三、六的晚上,中央广播说唱团的演员都曾到中南海紫光阁表演。到1966年上半年止,侯宝林先后为毛主席表演相声(包括相声小段)一百五十多段,其中新创作的节目有五十多段。1962年,周总理曾询问新中国成立前在天桥地场上表演相声的情形。为了具体地加以介绍,需要寻找往地上撒字用的白沙子。一般白粉撒不出笔画的棱角,只有用汉白玉碎块磨成粉末才行。侯宝林跑了好多地方,终于找到了汉白玉碎块,自己砸、磨、筛,加工成三小布口袋白沙子。在一个周末,他和郭启儒、郭全宝三个人向毛主席、周总理汇报演出了讽刺清王朝吏治腐败的三人相声《字相》。
毛主席最喜欢的是语言幽默、含蓄,耐咀嚼,有回味的段子,如《讲帝号》、《歪讲〈三字经〉》等;不喜欢那些只耍贫嘴,一味打闹,趣味低俗的段子。
1962年初,毛主席曾派人向中央广播说唱团索阅相声资料。来人说:“这是毛主席要的,抽空他要研究一下。”
毛主席最喜欢侯宝林整理演出的《关公战秦琼》,有一次看罢演出,又让侯宝林、郭启儒重演了一遍。他指出:我们党要反对干部中的官僚主义,反对瞎指挥。陈毅同志也听过好几遍,在“广州会议”讲话时,肯定了这段相声,并说:依靠权势乱弹琴的人,就得讽刺他。
1964年的一天,马季、于世猷到中南海演出。毛主席问:“怎么好久没见到你们?”旁边有人说:“他们到山东农村体验生活去了。”毛主席说:“写新相声了吗?我听听。”马、于立即给毛主席表演了新创作的歌颂全国劳动模范张富贵的相声《画像》以及《跳大神》、《黑斑病》,一共表演了四十分钟。毛主席听了很高兴,亲切地说:“还是下去的好!”据马季回忆,毛主席最喜欢听相声小段《拔牙》和《装小嘴》。他先后听过八次《拔牙》,还经常听《装小嘴》的录音。
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相声艺术。北方相声和南方滑稽之间的艺术交流,就是在总理首倡下进行的。根据总理的“南北曲艺要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促进曲艺繁荣”的指示,1956年3月10日到4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徐曙率领有侯宝林、郭启儒参加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前往上海,进行了为期二十二天的艺术交流。在上海市戏曲改进协会的主持下,采取边演边谈的方式,互相交流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其间共演出二十场,观众达五万余人。最后两场是在能容纳一万四千多名观众的“文化广场”举行的,首开在大广场演出曲艺节目的先河。座谈则分为相声与滑稽、鼓书与评弹、评书与评话三组,各开了九次会。著名滑稽演员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张樵侬、沈一乐、笑嘻嘻、袁一灵等十余人与会,竞相发言,气氛热烈。通过演出和座谈,交流了艺术经验,加强了南北演员之间的团结,也为后来南北曲艺更大范围的交流打下了基础。该团返京以后,专门作了总结,向总理作了汇报。(www.chuimin.cn)
周总理十分重视相声的教育作用。有一次,他亲自指示马季写一段讽刺球场观众不遵守秩序、纪律的相声,在比赛前播放。他严肃指出:“我们是个大国,输了球不能输人。”
周总理还关怀青年演员的成长,有一次问马季:“你学相声,毕业了没有?你有没有自己的创作?演一段我看看。”马季表演了新创作的《登山英雄赞》。总理听了以后,对当时《人民日报》的负责人吴冷西说:“这段相声很好,《人民日报》可以发表嘛!”马季说:“《新体育》杂志已经发表了。”总理说:“那好。”对新相声的创作给予很大的鼓励。
还有一次,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山东厅接见参加第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归来的中国队,特地让侯宝林、马季一起参加。他愉快地说:“他们是乒乓球冠军,你们是相声冠军,大家见一见面,我向你们表示祝贺。”
1963年,有一次马季和于世猷穿着新设计的带坎肩的短衫到紫光阁演出。演出结束后,陈毅同志到休息室问:“为什么要穿这样的服装?”马季答:“这是想改一下试试。”陈毅说:“你们不是耍杂技的,不要短打扮,还是穿长衫,穿长衫幽默嘛!告诉你们团长,这是我的意见。”几天后,马、于穿着长衫表演,陈毅同志把周总理请到休息室说:“我的意见要他们穿长衫,你同意吗?”周总理说:“我同意,长衫是我们的民族服装,你们相声演员把它保留下来,也有意义嘛!”
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相声的关怀和指示,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有关中国相声史的文章
第九章优秀传统相声具有优秀的艺术传统。下面结合相声成长时期的一些情况略述相声艺术的优秀传统。官吏横征暴敛,人民怨声载道。九门提督衙门在鼓楼前帽儿胡同口内。直到1910年,善耆卸去九门提督的职务,禁令才无形中取消,李德钖等相声艺人又逐渐回到北京。通过嬉笑怒骂,抒发了对反动统治的不满。“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提出“不抵抗主义”,汪精卫则扬言“中日开战,三个月中国必亡”,把大片国土拱手让给日本帝国主义者。......
2024-06-06
这里的“学像生”、“乔像生”当指宋代百戏中的技艺。“纽元子”不仅会“学像生”,而且还会兼及声音模拟和世态模仿的多种技艺,对后世的相声艺术影响很大。属于模仿世态的可以“学乡谈”为例。......
2024-06-06
第一节与相声的“说”相关的艺术形式宋代百戏中与相声的“说”相关的艺术形式有说诨话、说诨经。这里的“说书”还不是说唱艺术。相声的“垫话”与“俗讲”的“押座文”相似。相声的“底”与“俗讲”的“解座文”类似。如果说,“说话”对后世相声的影响主要在于故事性,那么,“说诨话”、“说诨经”对后世相声的影响则着重于喜剧性。这里且以宋代“说诨话”的艺人张山人为例略作说明。......
2024-06-06
魏荣元先生出身梨园世家,河北省唐山丰润人。评剧魏派声腔的普及和广泛传播以及众多的学习者和追随者足以证明魏派声腔艺术的无穷魅力。在《秦香莲》的创编过程中,魏先生第一个提出要创立评剧自己的花脸行当。魏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也是评剧戏曲艺术领域的革新家和开拓者,进行唱腔的创立是他对评剧艺术的杰出贡献。魏荣元先生对评剧声腔艺术的杰出贡献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创造了评剧越调,解决了许多男生声腔问题。......
2023-09-01
侯宝林起初被排在第六,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冲破了老规矩,把相声推到了演“大轴”的位置,并从此再也没有改变过。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在政治上地位提高,为了适应新形势,侯宝林开始积极推动去除相声艺术糟粕的“相声改进运动”。1955年,侯宝林加人中央广播说唱团,录制并播出大量相声节目。侯宝林对相声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1993年2月4日,侯宝林因病逝世。侯宝林是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并被誉为语言大师。......
2024-08-19
二艺术的本体论柏拉图美学的主导方面即唯智主义倾向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脱除了它那诗一般美丽的外衣,展开了内在严整的逻辑结构。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对美的本质规定正是从对艺术本体的探讨中引申出来的,他是西方美学史上首次把美学当做一种“艺术哲学”来研究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第一个公开提出,艺术的感性的愉悦性和美的魅力本身就具有道德的作用。......
2023-12-07
第十章艺海沧桑成长期的相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由发祥地北京向外地普及的过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侯宝林、郭启儒自东北、天津返京,献艺于上海游艺社和西单游艺社,由于内容健康,格调清新,被誉为“文明相声”,受到热烈欢迎。清末以来,相声艺人逐渐从北京流向外地。最早离京赴津的是满族艺人裕二福。......
2024-06-06
笑话集《启颜录》据传为侯白所撰,但,其中有的笑话直称侯白,可见是经过后人的加工整理。上述笑话中直接涉及侯白的有十余则。如果说“文如其人”的话,这些笑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侯白的艺术和为人。从这些笑话中可以看出,侯白属于下层文人。当然,《启颜录》里的大多数笑话还是侯白创作的。......
2024-06-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