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欧洲古典伦理学史上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西方传统的伦理学流派有三大流派,即: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边沁、穆勒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作为一种伦理思潮,功利主义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并以功利作为计算标准来判断人们行为的善恶。......
2024-06-04
第二节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
现代西方伦理学,主要是指从19世纪到现在的欧美的资产阶级伦理学。现代西方伦理学是流派纷呈,莫衷一是。下面,我们仅介绍几个主要的伦理学流派。
一、唯意志主义伦理学流派
此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代表作有叔本华的《论人生》、《道德的基础》和《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道德的世系》、《权力意志》等。
此流派主要伦理思想是以人的意志为伦理学的基础,从意志出发来说明道德的性质、内容和作用。叔本华从人的生命意志出发,认为人是受生命意志驱使的,意志就是追求,追求意味着缺乏,即不满足,人生不满足即是痛苦,因此叔本华的意志主义伦理学最终导致了悲观主义的结论;尼采则从权力意志出发,认为人生的本质在于追求权力的实现。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生于德国但泽,今属波兰领土。1860年9月21日病逝,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叔本华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论。他认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空、无的境界。
尼采画像。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主要代表之一。他否定传统的哲学、宗教、伦理观念,提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主要著作有《道德的世系》、《善恶的彼岸》等。
1819年叔本华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着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尼采(Nietzsche Friedrich),德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主张唯意志论,提倡超人哲学,反对民主、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歌颂战争。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根据。他以“太阳”自命,后发疯而死。
二、生命伦理学流派
此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柏格森,代表作是《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该派主要以生命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直觉主义为方法论,把道德视为生命之流绵延的一种高级的流溢或冲动。
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为犹太后裔,1859年10月18日出生于法国,父亲是一位音乐家,母亲系犹太血统,出生于英国。1881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后,任中学教师,1897年起任高师教授,1900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博士论文)、《物质和记忆:身心关系论》(1896年)、《笑》(1900年)、《形而上学导论》(1903年)、《创造进化论》(1907年)和《道德和宗教的两种起源》(1932年)。
三、实用主义伦理学流派
此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威廉·詹姆士和杜威,代表作是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和杜威的《哲学的改造》、《人性和行为》。其观点主要是有用即真理,道德的价值在于是否有益于人的行为和需要。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创始人。1897年,詹姆士去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次年又在此作了关于观念的意义与实际效果的著名演说,呼吁人们重视“皮尔士原则”,把皮尔士在20年前确立的实用主义原则重新提到美国公众面前,并加以发挥和系统化,从而“开创了新的实用主义[2]运动”(杜威语)。1901-1902年,詹姆士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担任基福(Gifford)讲座主讲,讲演内容被整理成《宗教经验种种》发表(1902年)。1906年底,詹姆士到波士顿罗威尔研究所作了有关实用主义的通俗讲演。1907年初他又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作了同样内容讲演,其讲稿以《实用主义》为题出版。这是詹姆士最主要的哲学著作,它标志着实用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在詹姆士去世后,他生前的论文和讲演稿陆续被整理出版,主要有:《回忆与研究》(1911年)、《若干哲学问题》(1911年)、《彻底经验主义论文集》(詹姆士最主要的哲学著作之一,由美国哲学家R·B·培里编辑出版,1912年)、《威廉·詹姆士书信》(1920年)、《詹姆士的论文和评论选集》(1920年)等。
杜威,1859年10月20日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伯灵顿,1884年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先后在密执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和心理学,并于1886年出版《心理学》一书,并成为美国第一本心理学教本。1899年膺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894年转赴芝加哥大学任教,在任教期间与另一心理学家安吉尔合倡功能主义,使该校成为20世纪初美国功能主义的中心,世称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此时他还创立了实验学校以实践其教育理想。1904年杜威转往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直到1930年退休。在此期间曾赴世界各国讲学,足迹遍及英国、苏联、土耳其、墨西哥、日本及中国。杜威在中国的一段时间内(1919-1920年),曾任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及北京高师教育学教授,并由其中国弟子胡适陪同至各大都市演讲,对嗣后中国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1952年6月1日杜威病逝于纽约市,享年93岁。杜威是身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三大领域的杰出学者,是20世纪影响东西方文化最大的人物。杜威在哲学上倡导实用主义及工具主义,经验即生活,生活即应付环境的活动,在应付环境时,思想最为重要,故思想为应付环境之工具。在哲学研究上他主张摆脱玄虚问题,而以解决人生实际问题为宗旨。在教育上他倡导民主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教育,主张从“做”中学。在心理学上他则是美国功能学派中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
四、进化论伦理学流派
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赫胥黎,代表作分别是《伦理学原理》和《进化论与伦理学》。该派的主要观点是从生物进化论的立场解释道德的起源、本性和使命,不是把道德看做是特殊的社会现象,而是看做生物进化过程的一种表现,把社会视为有机体,按照生物进化论的变异、自然选择、遗传等原理来探讨社会与人类的关系。
有一个关于斯宾塞的故事: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终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两个朋友。一个朋友问他,“你不为你的独身主义后悔吗?”斯宾塞愉快地答道:“人们应该满意自己所作出的决定。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宽慰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19世纪下半期英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思想代表。(www.chuimin.cn)
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是英国博物学家。1825年7月16日出生在英国一个教师的家庭。早年的赫胥黎因为家境贫寒而过早地离开了学校。但他凭借自己的勤奋,靠自学考进了医学院。1845年,赫胥黎在伦敦大学获得了医学学位。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通过大量的研究,他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的正确判断,在这一基础上,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在达尔文学说受到宗教权势的攻击和责难下,赫胥黎勇敢地为捍卫科学真理而积极奋斗。科学史上著名的牛津辩论会就是一例。1860年6月30日,在英国牛津自然历史博物馆里,英国科学会开会讨论人类是否起源于动物的问题。牛津主教威尔伯福斯责问赫胥黎说:“你是由祖父这方面的猴子,还是由祖母这方面的猴子变来的?”(在满堂听众羞容满面的情境之下)赫胥黎毅然表示,他愿意猴子做自己的祖先,不愿以那种信口雌黄去欺骗众人。当场有一老太太为此而昏晕过去!可见那时一般英国人对达尔文学说反感到何等程度;同时,也足以表示赫胥黎等人坚持真理排斥谬误的英勇气概。赫胥黎是一个著作等身的科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脊椎动物解剖学手册》、《无脊椎动物解剖学手册》、《进化论和伦理学》等。《进化论和伦理学》被我国清朝学者严复译为《天演论》,对中国影响很大。
讽刺《物种起源》的漫画,1874年。
五、情感主义伦理学流派
该流派认为伦理是由情感决定的,把伦理学作为一种非事实描述的情感、态度或信念的表达。但他们又认为,人类没有共同的情感,凡情感都是私人的、主观的、易变的,由此而建立起来的伦理学,只能是相对的、非科学的,因为它是由个人的兴趣、爱好决定的,没有共同基础。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素、维特根斯坦、艾耶尔、史蒂文森,代表作有《伦理学要素》、《伦理学演讲》、《语言、真理与逻辑》和《伦理学和语言学》。史蒂文森是现代情感主义伦理学的集大成者。
六、现象学价值伦理学流派
该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布伦坦诺和他的《正确认识和不正确认识的形式》、舍勒和他的《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和物质价值伦理学》以及哈特曼和他的《伦理学》。该派的主要观点是:价值学的价值不等于价值对象本身,而是某种物质性质,是主体与客体联系的一种方式。价值不能直接描绘,只能在行为中表现出来。道德的根据在于价值的等级关系以及在诸价值之间选择的必要性。只有人们在总的价值等级中选择了较高的价值,同时又放弃较低的价值时,人们的行为方式才是合理的。
在这些代表人物中,舍勒的成就最大。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是德国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现象学第二泰斗,是现象学价值伦理学的创立者,知识社会学的先驱,现代哲学人类学的奠基人。舍勒的思想博杂,是德国哲学界继谢林之后的又一位神童,不停地在“漫游”,他的研究遍及伦理学、宗教哲学、现象学、社会学、政治思想、形而上学和哲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他的朋友加塞特把他作为生活在欧洲的最伟大的思想家而提起;海德格尔把舍勒当做一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七、弗洛伊德主义伦理学流派
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3],代表作是他的《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和《精神分析大纲》。在弗洛伊德看来,伦理学也是对个人心灵的道德研究。他以个人心理的无意识为出发点来解释道德,认为个人心灵可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领域,本我完全是个人先天本能的心理构成,它只追求直接性欲的满足,受快乐原则支配,是超道德的;自我是心理中有意识的部分,负责协调与外界的关系,其主要功能是自我保存;超我超出个人无意识的性欲心理结构的制约,根据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对行为实行严厉的监督,以达到自我理想的实现。
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赖堡。他的父亲是一个犹太籍羊毛商。弗洛伊德三岁时,他全家迁居维也纳。他会说流利的德文、希伯来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和意大利文。1873年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1881年成为医生,专攻精神病学,后不久开始从事精神分析研究。1895年,他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这被看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处女作。其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1895年)、《梦的解析》(1900年)、《性欲三论》(1905年)、《论无意识》(1915年)、《自我与本我》(1923年)、《焦虑问题》(1926年)和《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年)。
八、存在主义伦理学流派
萨特,法国哲学家、剧作家、小说家,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
这是现代西方影响最广泛的伦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亚斯贝尔斯、萨特,代表作有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论人道主义》,亚斯贝尔斯的《生命哲学》、《新人道主义的条件和可能》,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该流派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人学伦理学。萨特是其主要代表。萨特认为伦理学的中心问题是人的自由问题,人的存在的真实意义在于个人自由,也只有自由才能使人的行为具有道德价值和认识意义。存在主义伦理学始终把自由作为其伦理学的核心,认为“自由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九、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流派
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马里坦,代表作有《理性的范围》、《个人与利益》、《真正的人道主义》、《个人与公益》等。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主要是以现代的形式复活中世纪宗教神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的宗教伦理学说,鼓吹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把天国幸福作为道德的最高理想境界,以仁爱、慈善为道德的中心内容。
雅克·马里坦(1882-1973),罗马天主教哲学家,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代表。因对托马斯·阿奎那思想的解释和他自己的托马斯主义哲学而受到尊重。原信奉新教,1911年皈依天主教。先在海德尔堡大学学生物学,1906-1908年到巴黎大学学托马斯主义,1913年开始在天主教学院任教,1914-1919年任近代哲学教授。1932年后每年到多伦多中世纪研究所讲学,在普林斯顿大学(1941-1942)和哥伦比亚大学(1941-1944)任客座教授,1945-1948年任法国驻梵蒂冈大使。1948-1960年回普林斯顿任哲学教授。马里坦认为,“近代(资产阶级)生活的混乱,是由人们对于灵魂以及道德和宗教的无知所造成的”,主张“道德上的再教育”和“宗教信仰的恢复”;要求继承中世纪的教育传统,把宗教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以培养青年对基督教的虔诚信仰。他认为进步主义教育使学生很少受到“挑战”和“训练”,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从建立在实验的原则基础上的“悟性”和“直觉”开始的。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在十字路口》(1943年)、《人的教育》、《艺术和诗歌》(1943年)、《人和国家》(1951年)、《道德哲学》(法文版1960年,英文版1964年)。
十、新实证主义伦理学流派
该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耶尔、普理查德、摩尔,代表作分别是《语言、真理和逻辑》、《道德能建立在错误上吗》和《伦理学原理》。该派注重从逻辑和语言上进行伦理学分析,主张把科学与价值视为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后者是对事实情感的价值描绘。伦理学不在于以善恶等观念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在于对善恶等伦理观念作合理的逻辑分析,指出它们的正当性和明晰性。新实证主义伦理学是现代典型的形式主义伦理学。
有关何谓伦理学的文章
第一节欧洲古典伦理学史上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西方传统的伦理学流派有三大流派,即: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边沁、穆勒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作为一种伦理思潮,功利主义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并以功利作为计算标准来判断人们行为的善恶。......
2024-06-04
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河北的吴桥杂技和山东的聊城杂技。30多个国家和180多个节目参加过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三国时期,杂技马戏在聊城的东阿一带已很盛行,成为一种以杂技为主兼有其他技艺的表演形式。......
2023-11-18
从此,画意摄影也逐渐成为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2.自然主义摄影自然主义摄影要求题材真实而不是有意设计或安排。该流派的艺术特点是在常见的事物中寻求“美”。......
2023-07-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出现了印象主义和新浪漫主义文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又产生了表现主义文学。这是德国颓废文学的3个主要流派。20世纪德语文学,包括德意志、奥地利及瑞士文学几部分。从1919~1933年,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高涨,它不但有革命作家联盟与《左翼》杂志,而且涌现了大批作家。联邦德国战后最先出现的是以博歇尔特为代表的“废墟文学”。......
2024-01-18
因此他的代表作《边城》溢出诗一般的抒情的神韵。他的“典型”就是浑然一体的作者本身,是笼罩于全部作品的那一种特有的情调、情感、情趣,那一种宗教氛围,那一种带野性的原始性。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湘西”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感知、有性格的形象。......
2023-12-05
因此,对于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分类,现在较为流行的一个做法是按照翻译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或思想流派的基本特色来划分。潘文国以有无翻译学学科意识为标准把西方翻译研究史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