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仅介绍几个主要的伦理学流派。1899年膺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2024-06-04
第一节 欧洲古典伦理学史上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
西方传统的伦理学流派有三大流派,即: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边沁、穆勒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
代表作主要有:《尼哥马克伦理学》,共十卷,由其子哥尼克马克所编。《欧德米亚伦理学》,共四卷,传说为学生欧德米亚根据听课笔记所著。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古希腊继柏拉图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死于公元前322年。他是希腊大思想家,出生于医生家庭,曾就学于雅典,学业精良,后来被马其顿国王腓力聘为亚历山大的教师。数年后回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他开设的学科包括哲学、政治学、修辞学、辩证术、物理学等,同时潜心总结前人成果,对当时已知的各种学科都进行了探索,并加以发展和开拓,成为古代世界中最博学的人、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丰富,内容广泛,大多已经散失,现存47部著作,其中有《物理学》、《伦理学》、《工具论》(逻辑学)、《雅典政制》、《政治学》、《形而上学》、《诗学》(文艺理论)、《修辞学》、《植物学》和几种关于动物的书,他解剖过50多种动物,开辟了动物学的新领域。他的著作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一部百科全书。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可以说是幸福论,要明白幸福的真谛,需研究、认清楚人的本性。人与动物的差异何在?他认为在于人具有理性,人根据理性原则生活,而理性原则包括:被动服从理性指示的原则,也包括主动具有行使理性能力的原则。所谓的幸福,并非个人主观的感受且是随心所欲漫无标准的,对亚里士多德而言,幸福有三个条件:身体(健康)、财富与德性,这三个条件是同时必备的,缺乏理性与美德就没有幸福可言,“幸福是善德的实现”。基本上,他的伦理学从人类的自爱出发,但是却不是只限于自私自利的层面,他的伦理也强调在理性之间的中道,这正是他的伦理学的特征。
《尼哥马克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全部伦理学著作中最完整的。它的结构严谨,编排整齐,全书共十卷,探索了伦理的和理智的两种德性,讨论了幸福和至善的最高范畴,提出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的基本原则,最后在第十卷里以思辨是最大幸福的最强音而终结这阕思辨的凯歌。
二、功利主义的伦理学
代表作是边沁的《道德与立法原理》和穆勒的《功利主义》,此外还有边沁的《义务论》、《行为的原动力》以及穆勒的《论自由》。虽然在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方面边沁和约翰·穆勒更为人所知,但是最早提出功利主义这一概念的人是边沁的知交詹姆斯·穆勒,也就是约翰·穆勒的父亲。
(一)詹姆斯·穆勒
詹姆斯·穆勒是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经济学史上占据显著地位。詹姆斯·穆勒被认为是最早提出并使用“功利主义”这一概念的人。在詹姆斯·穆勒看来,功利主义就是最大幸福主义,主张行为的非与它产生的不幸福的倾向成比例,行为的是与它增进幸福的倾向也成比例。
作为一种伦理思潮,功利主义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并以功利作为计算标准来判断人们行为的善恶。詹姆斯·穆勒认为,最大幸福是最大量之一般人幸福,而不是行为者自身的最大幸福。可见,功利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功利幸福,出发点是个人主义,评价依据是行为效果,基本原则和最高理想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和抽象人性论。
(二)边沁
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是英国法学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有人将他视为“英国功利主义派之父”、“哲学激进主义思想和实践派别的领袖”。边沁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边沁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历史与法文、拉丁文和希腊文。13岁进入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学习法律,1763年获得学士学位,1766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从事过律师职业,后转向道德与立法问题研究,著书立说,进行改革活动。他终身未婚,依靠父亲给他留下的富裕的生活环境,孜孜不倦地投身于没有报酬的理论活动研究和法律改革工作中。1776年,他的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A Fragment on Government)匿名发表。从1785年到1787年两年中,在俄国期间完成了《为高利贷辩护》(A Defence of Usury);1789年,他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他的学术造诣很深,著作甚丰,主要有《政府片论》(1776年)、《道德与立法原理》(1780年)、《司法证据原理》(1827年)、《宪法法典》(1830年)等。边沁是一个隐士,终身著书立说。然而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他又是一个绅士,对人彬彬有礼,体谅他人。1832年边沁逝世,他的遗体按他生前的要求做了解剖,以用于解剖科学。他的骨架被保留在伦敦大学学院中,坐在椅子上,脸上罩上腊壳,身上仍然穿着他习惯穿的衣服。(www.chuimin.cn)
《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写成后当时没有发表,直到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那年才正式出版。这本书的出版,给边沁在法理学特别是立法学方面的权威和声誉奠定了基础。他的“伟大的功利主义[1]者”的名声也是由此得来。在《道德与立法原理》中边沁指出:“自然使人受苦与乐两个最高主宰所统治,只有它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要做什么。是非的标准、因果的链条都是固定在它们的宝座上的。它们决定着我们的所为、所说、所想。我们为摆脱臣属地位而作的一切努力都将用来论证和证实它。口头上一个人可能声称要和他的帝国一刀两断,但现实中他将义无反顾地处在它的统治下。”
在边沁看来,人们做出的某种行为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人的动机,求得最大的快乐就是人的行为的最根本动机。政治家用权、商人图财,为的是他们各自所理解的快乐。同样,道德和人的幸福相连;残忍是坏的,它给人带来痛苦;而容忍则使人避免这种痛苦;正义是一种理想,它避免了失望的痛苦。承担道德义务为的是不被社会所抛弃,所有这些归结起来就是求得快乐。因此,所谓的功利,就是能够给利益攸关的当事人带来快乐(或幸福、利益、好处、善良等)或防止痛苦(或危害、邪恶、不幸福等)的事物特性。
边沁明确地将功利和善结合起来,“善就是快乐,快乐本身就是善”,追求幸福和快乐不是坏事和卑鄙的行为,快乐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为了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边沁对快乐和痛苦进行了划分,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快乐和不同类型的痛苦,并提出人们在计算痛苦和快乐时必须要考虑的几个重要的因素,即强弱、久暂、虚实、远近、纯杂、姻缘、广狭等。他的目的就是让人们通过这些方面的计算去实现最大的快乐、减少痛苦。
边沁把实现最大的幸福作为了人生的目标,同样也作为了社会和政治的目标。“个人在关注自我利益的同时,也在共同的功利中或功利的总量中增加了一份”,因此社会的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总和。按照他的逻辑,每个人只要都能够追求和实现个人的最大利益,那么整个社会也就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边沁拒绝将功利和自私自利等同起来。因为,首先,人有自己的利益,要追求自己的快乐。但快乐并不都是利己的,有时享乐也是利他的。就人能在他人的幸福中找到自己的幸福而言,有时人不仅希望他自己幸福,也寻求他人幸福。其次,一个人享乐的数量依赖于其广度,即一种享乐的总量不断随着其范围的扩展而增长。因此,感到快乐的人数越多,个人的享乐也就越大。
(三)约翰·穆勒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詹姆斯·穆勒的长子。1823-1858年在东印度公司任职,1865-1868年任英国下议院议员。著有《逻辑体系》(1843年)、《略论政治经济学的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1844年)、《论自由》(1859年)和《功利主义》(1861年)等书。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他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议论,真是谬误得难以理解他怎么会认为它是正确的。他讲:快乐是人想要的唯一东西;因此快乐是唯一要得的东西。他主张,看得见的东西只有人看见的东西,听得见的东西只有人听见的东西,同样,要得的东西只有人想要的东西。他没注意到,一件东西人能够看见它就是“看得见的”,但是人应该想要它才叫“要得的”。因而“要得的”是一个以某种伦理学说为前提的词;我们从人想要的事物推不出要得的事物来。
三、康德义务论伦理学
为了能和心爱的王子在一起,善良的美人鱼经受了蜕变的痛苦,最后却在王子与他的新娘的幸福微笑中化为大海的泡沫。这正符合边沁“善就是快乐,快乐本身就是善”的伦理论,这与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有很大的区别。
康德(1724-1804)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就读。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年)、《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年)、《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年)。《视灵者的幻梦》(1766年)一书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他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他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判断力批判》(1790年)。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康德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他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年)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康德病逝。
康德的代表作主要有两部,《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此外还有《伦理学讲演录》、《仅在理性世界内的宗教》以及《道德学的形上要素》等著作。
《实践理性批判》指出,道德与幸福相统一的至善,是人类奋力追求的目标。但道德与幸福相统一的这一至善目标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幸福依赖于物质自然界和人的全部目标之间的相互和谐,也依赖于物质自然界和人的意志的必不可少的决定原理之间的相互和谐;而道德法服从的则是“绝对命令”,是不受自然原理支配的。
有关何谓伦理学的文章
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河北的吴桥杂技和山东的聊城杂技。30多个国家和180多个节目参加过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三国时期,杂技马戏在聊城的东阿一带已很盛行,成为一种以杂技为主兼有其他技艺的表演形式。......
2023-11-18
苏州拙政园拙政园在苏州城区东北隅,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在72亩左右。徐氏家族不久亦衰落,拙政园逐渐荒废。拙政园正中央是全园的精华景观。拙政园过去是拙政园的正门,现在位于中区入口是一座砖雕门楼,称“腰门”。在明代“归田园居”旧址上修建了拙政园东区景观。兰雪堂位于拙政园东门,是从东门入园后的第一个主要景观。亭西是进入拙政园中区的入口处。拙政园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佳作,其布局设......
2024-05-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出现了印象主义和新浪漫主义文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又产生了表现主义文学。这是德国颓废文学的3个主要流派。20世纪德语文学,包括德意志、奥地利及瑞士文学几部分。从1919~1933年,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高涨,它不但有革命作家联盟与《左翼》杂志,而且涌现了大批作家。联邦德国战后最先出现的是以博歇尔特为代表的“废墟文学”。......
2024-01-18
欧洲理事会部长委员会于1997年11月7日正式通过了《欧洲国籍公约》,这是欧洲理事会在进行法律协调和统一方面取得的又一新成果。其中最典型的新标志和例证就是《欧洲国籍公约》。根据该公约的第27条的规定,《欧洲国籍公约》应在第三份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书交存之日起届满三个月后的第一天开始生效。由于该公约在欧洲地区所处的特殊地位,其正式生效和实施应为期不远。......
2023-07-24
《欧洲国籍公约》由序言和10章32条构成。第2章为“关于国籍的一般规定”,涵盖第3条至第5条,规定了各缔约国在处理国籍问题时的权限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欧洲理事会还要求各缔约国尽可能为国籍的恢复提供方便。第7章主要涉及有关“多重国籍情况下的兵役义务”问题,分别在第21条和第22条中作了规定。该公约特别强调一次性兵役义务以及各缔约国无特别协议时应适用的有关条款与兵役义务的履行。......
2023-07-24
概括起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伦理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谭嗣同的《仁学》一书是谭嗣同的主要代表作,它集中反映了谭嗣同的变法维新主张和伦理道德思想。......
2024-06-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