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渤海历史知识-海东盛国的兴起与成就

渤海历史知识-海东盛国的兴起与成就

【摘要】:14﹒海东盛国渤海在东北亚历史上一度十分强大,被誉为“海东盛国”。“海东盛国”之称源自何时,学界对此众说纷纭。关于渤海被称为“海东盛国”的记载主要有《新唐书》、《辽史·地理志》、《文献通考》、《东国史略》和《三国遗事》等。无论援引哪种史料,渤海国获得“海东盛国”之称都是大氏政权几代王共同努力的结果。玄锡派遣了大量留学生入唐学习,到此时渤海逐渐发展成了海东盛国,共有五京十五府和六十州。

14﹒海东盛国

渤海在东北亚历史上一度十分强大,被誉为“海东盛国”。“海东盛国”之称源自何时,学界对此众说纷纭。一说“海东盛国”起始于大仁秀时(王承礼、朱国忱和魏国忠先生),一说在大彝震时期(朱显昌)始称“海东盛国”,还有学者认为直至大玄锡时才有“海东盛国”之称(金毓黻)。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各位学者对于史料的不同理解和分析。关于渤海被称为“海东盛国”的记载主要有《新唐书》、《辽史·地理志》、《文献通考》、《东国史略》和《三国遗事》等。无论援引哪种史料,渤海国获得“海东盛国”之称都是大氏政权几代王共同努力的结果。渤海自高王大祚荣698年建国以来,历武王大武艺扩充疆土,文王大钦茂交好唐朝,习古今制度,宣王大仁秀讨伐北海,广结睦邻,大彝震派遣留唐学生……经数代国王的励精图治和悉心经营,渤海国的综合国力才不断增强。可以确定的是,到了大玄锡时期,渤海的人口、疆域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广度,国际影响力日益加强,“海东盛国”此时已经誉满东北亚。

渤海的疆域,最初只限于靺鞨的部分故地,方圆约有两千里。经过大祚荣、大武艺父子两代的扩充,领地逐渐扩大,国力日强,初显了盛世强国的态势。到了大仁秀时期,渤海国顺应时势,大展宏图,结好唐朝,广交睦邻,经济飞速发展,国力日强,大仁秀因此被称为渤海国中兴之主。大仁秀善于治国,文武兼用,有张有弛,他以武力南定新罗,北略诸部,疆土扩充至“方五千里”,大体上南至泥河(今朝鲜咸镜南道龙兴江)与新罗相接,东到日本海,东北至乌苏里江下游与黑水靺鞨为邻,北与室韦为界,西抵扶余川(今吉林伊通河)流域与契丹接壤,西南同唐交界于辽河流域,包括今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及苏联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区等广大地域。

大仁秀积极发展农业,奖励耕织,重视商业贸易,进一步加强了与唐朝的友好往来,在政治军事上都得到了唐朝的支持,从而与唐朝建立了密切的商贸和文化往来关系。渤海盛产熟铜、名马,常以此作为与唐互市的商品。而唐朝因为外患不断,常有兵马之求,渤海的名马正好迎合了唐朝补充军备的巨大需求。而铜也是唐朝制钱所必需之物,因而双方的铜的交易量亦很大。渤海因为生产力不如唐朝发达,唐代手工作坊的绢帛绸缎等纺织品十分受渤海人青睐。

除了与唐朝交好外,大仁秀还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他先后六次派遣使团奔赴日本,受到了嵯峨天皇和淳和天皇的礼遇和赞誉,称大仁秀为“信义成性,礼义立身”。但日本一些朝野人士却认为渤海频繁遣使的目的重在发展商业,渤海的商品会冲击本地的市场,因而对渤海遣使次数有所限制。大仁秀还恪守信用,不顾日方的阻挠,辗转将日本留唐学问僧灵仙托渤海僧人转交给日本的表物及时送归日本,获得了日本学界人士的尊敬和赞誉。

在大仁秀开明政策的统治下,渤海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口亦随之不断增加,国力日益上升。经过大氏政权几代王的努力,渤海从建国初期的方二千里,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的东北边陲的小国,逐步发展成了人口三百余万,方五千里,具有完备的政治、军事体制和飞速发展的经济实力的大国,“海东盛国”之称由是而起。(www.chuimin.cn)

唐大和三年(830),大仁秀病逝,谥号“宣王”。大仁秀的嫡子新德早卒,嫡孙大彝震得以嗣位,改元“咸和”。大彝震继位后在国势中兴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氏政权的统治,对外结好邻邦,对内拓展经济和文化发展渠道,大彝震厘定府州,统一建置,加强了对渤海国对诸部的控制。唐文宗大和六年(832),王宗禹出使渤海后回到唐朝,向唐王朝汇报了渤海置有左右神策军、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时即大彝震嗣位初期。由此可见,渤海的军队亦全面模拟唐制,增设了军事与卫所机构,扩大了军队编制,组建了以募兵制为基础的常备军。按照唐朝的编制计算,原来十卫之数,加上后设的左右神策军,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渤海的总兵力当在二十万人以上,相当于大武艺时期的两倍。强大的军队进一步巩固了渤海国的统治,维护了渤海的安定和利益。

大彝震为发展渤海的“中兴”国势,进一步加强与唐朝之间的朝贡册封关系。大彝震统治时期向唐朝遣使十余次以上,渤海与唐朝的关系更加密切,经济文化往来更加频繁。渤海向唐朝积极学习,不断交流,这对渤海各项经济文化事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渤海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经济呈现出繁荣的局面,突出反映在对外贸易方面。山东的登州是渤海与中原地区进行官方贸易的重要港口,大量土特产品都是经由海上运到登州再进行集散的;而渤海客商或中原地区的商人也是在登州将中原的各种产品在登州装船运往渤海。在登州设有“渤海馆”,专门负责接待渤海国的使臣和往来的客商。同唐朝除有朝贡关系外,还有“就市交易”的官方商业往来以及民间的私相贸易。渤海社会生产力之发展和建筑技术之提高,主要反映在城市建设和宫禁苑囿建造方面。上京龙泉府是渤海百城之首,建筑规模宏伟雄浑,街坊布局整齐有序,宫殿、官府、寺庙杂陈其间,辉煌壮丽。

大彝震之世,除渔猎、采集、畜牧经济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以外,渤海的农业、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农作物的品种也由稻、麦、粟、豆发展到了种植棉、麻、梨、李等。渤海国的手工业分工越来越细,手工业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渤海的农业和经济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色。总之,在历代大氏王权的努力下,渤海国在大彝震统治时期进入了全盛时代,盛世之风一直保持到第十三代王大玄锡时代。

据《新唐书·渤海传》载“彝震史,弟虔晃立。死,玄锡立。咸通时,三朝献。初,其王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古今制度,至是遂为海东盛国,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

由这段记载可知,咸通是指806年至874年之间,即渤海玄锡之世,时渤海三年赴唐朝贡一次。玄锡派遣了大量留学生入唐学习,到此时渤海逐渐发展成了海东盛国,共有五京十五府和六十州。从此段记载中可以明确,渤海在玄锡世时确有海东盛国之称,但其政治体制、军事建制、疆域版图和综合国力绝不是在玄锡时一蹴而就的,而史料中用了“遂为”正是体现了这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