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渤海国历史知识-王系发展与基础

渤海国历史知识-王系发展与基础

【摘要】:6﹒渤海国的王系渤海国从公元698年建国到公元926年被契丹所吞并,经历了从开国之君高王大祚荣到末王大諲譔十五世王,由于史料记载的并不是很详尽,且考古方面的发现也很有限,所以暂按十五世王记。他创建了渤海国。719年,他因病故去时,渤海国将他谥为“高王”。为日后的渤海国发展奠定了疆域、人口和兵力的基础。

6﹒渤海国的王系

渤海国从公元698年建国到公元926年被契丹所吞并,经历了从开国之君高王大祚荣到末王大諲譔十五世王,由于史料记载的并不是很详尽,且考古方面的发现也很有限,所以暂按十五世王记。

第一世——高王大祚荣

大祚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有功绩的少数民族首领。他创建了渤海国。据文献记载,大祚荣是粟末靺鞨酋长乞乞仲相之子。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后,大祚荣率领家属迁徙到营州。营州之乱失败后,大祚荣带领部下以及高句丽遗民在抵御周兵的战斗中,英勇善战,充分展示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深受爱戴和拥护。摆脱了周兵之后,率众定居于靺鞨故地。其后拥兵自立。这一年,就是渤海国建国元年698年。大祚荣自立震国,自称震王国。公元705年,大祚荣接受了唐中宗的遣使招慰,震国得到了唐朝的认可。公元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左骁卫员外大将军,大祚荣也根据这一册封,改震国为渤海国。开始了为唐朝治理一方的属国生涯。

大祚荣共有8位王子被载入史册,包括继位的嫡长子大武艺在内的8位王子,各献其力,辅佐父王治理渤海,从大祚荣在位二十二年以及子嗣数量的情况推算,他应该是一个长寿的国王。719年,他因病故去时,渤海国将他谥为“高王”。按照中原王朝的谥法,能看得出他对渤海建国以及对唐朝边疆的治理的功勋和贡献。唐皇闻讯后,立即遣使吊唁并赐绢帛500段治丧,颁诏表彰其功绩。

纵观大祚荣的一生,其最突出的功绩应该是将靺鞨人统一起来,与唐朝形成了隶属关系,为东北地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他的骁勇善战及睿智的政治头脑,也为他的开国壮举增色。他在位期间,渤海国兵力数万、地域两千里,统民十余万户,已具有相当规模了。

第二世——武王大武艺

719年,大祚荣死后,大武艺即位。同年,唐颁诏确认了他承袭父王的封号和统治所辖区域。720年,唐玄宗又册封大武艺之子大都利行为桂娄郡王,立为王储。大武艺继承了父亲的英勇善战的品质,他在位期间,在武功方面颇有建树,在位的十九年间致力于开拓疆土,畏服东北诸夷。为日后的渤海国发展奠定了疆域、人口和兵力的基础。

然而,大武艺实施的扩张政策虽使渤海国的领地进一步扩大,但他有时也过于骄傲自大,一意孤行,不听信忠告,从而为自己招致极大的麻烦。开元十四年(726),大武艺遣其弟大门艺率兵进攻黑水靺鞨。当时,大门艺强烈反对,但是大武艺心意已决,不仅坚持出兵,并且欲将大门艺杀掉。大门艺无奈之下逃到了唐都。此事几经周折,最终竟导致进攻登州,引发了唐渤之间的唯一一场战争,最后又不得不向唐朝认罪悔过。

大武艺在位期间,所做又一件值得一提的大事是,公元727年,大武艺遣使赴日本报聘,开辟了与日本交流的先河,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与其父相比,大武艺的执政时间稍短了三年,共在位19年,公元737年去世,后被谥为“武王”。他一生为渤海疆域的拓展和政权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他一度令渤海陷入了与唐朝及周邻关系的僵局中,但很快就缓和了。总之,大武艺对渤海历史的积极影响要远远大于消极影响。

第三世——文王大钦茂

从大钦茂谥号文王就可以看出,他与其父王大武艺的统治方略是截然不同的。尚文是大钦茂执政时期的突出特色。他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文治,实行与唐修好的战略并积极与建立起关系的日本来往,使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他积极倡导学习汉文化,渤海因此涌现出许多文人墨客。

大钦茂并非大武艺的嫡长子,大武艺即位后唐皇封的王储大都利行先于大武艺死于长安。大武艺死后,大钦茂得以继位,仍承袭父王和祖父的封爵。大钦茂是唐皇欣赏的继位人,唐玄宗在册封诏书中,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诏书大意是:早已听闻渤海郡王之子大钦茂的才干,现在由你来继承王位,堪当此重荷,这是择贤良而用,希望你能长久保持忠信,效忠朝廷,为边疆各族做出榜样,这样岂不美哉。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大钦茂即位。如果翻看史料,会发现在记载文王在位期间的政事时,很多的字眼是“遣使进献”、“遣使于唐”、“遣使于日”。据统计,文王在位期间共遣使日本14次,占整个渤海史上出使日本次数的三分之一。对唐朝的朝贡也连续不断,文化、经济相互交流,政治上睦邻友好,是文王对外交往的主题。

如果按常理进行推测,大武艺在位期间因对外扩张而不得人心,那么大钦茂即位后也必然要改变这一现状才能令大家敬服,史料的记载证实了这个推理。大钦茂即位后,大赦境内、改革官制,完成了武力创业到文官治国的过渡,并且三次迁都,以远离战争和推动农业生产。因而迁都到了平原地带,水美土肥,宜于种植,令经济生产更上一层楼

在大钦茂统治时期,渤海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也是自渤海建国以来最为融洽的,许多极高的荣誉都被唐皇赐予大钦茂,如“司空太尉”等,由渤海郡国升为王国。公元793年,大钦茂以五十七年的执政生涯和78岁的高龄退出了人生和历史舞台。

第四世——废王大元义

公元793年,渤海第四世王大元义即位。相对于渤海的前三世王“高、武、文”,第四世王大元义可谓无为之君。他从继位和被杀,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这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大元义并不是大钦茂之子,据史料记载,大钦茂并不是无子,而是其子大宏临早年夭折,但是依照封建王朝的皇位继承规则,应该是选嫡选长选贤选能,即便是大宏临早夭,尚有其嫡孙大华玙可以继承王位,还有大钦茂的嫡亲弟弟,如何又能轮到这个旁支杂系、又无才无德的族弟大元义呢?按推理,很有可能是大元义利用非法手段篡权,而不到一年,因为猜虐被国人杀死,这些文字史料的背后,也许藏着一番王位的争夺之战。另外,史料中尚未发现唐朝吊唁大钦茂和诏封大元义的任何文字,很可能是当时渤海陷入争夺王位的混乱中,而大元义的即位事实不被渤海嫡系传人和唐王朝认可。

第五世——成王大华玙

大华玙是一位在位时间较短的渤海王,不足两年即告终。从大元义猜虐被国人杀戮之后,真正的大钦茂嫡孙大华玙即位,王位在经历了一番曲折之后又回到了王系嫡亲的手中。

大华玙在位政绩在史料中无更详细的记载,至今所知的仅有两件事,一是他即位后改年号为中兴,二是他将王都迁回上京。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大元义死后政局混乱,情势复杂,为了迅速稳定局势、安抚民心,恢复前几世王的辉煌,才取意为中兴。大华玙即位第二年死去,从谥号“成王”可以看出,他在位期间,政治、军事、农业等各个方面恢复了常态,这个“成”字,应该是对他执政效果的一个肯定。

第六世——康王大嵩璘

文王大钦茂之后,渤海经历了短暂的两世王大元义和大华玙的统治。随后大嵩璘即位,两唐书记载大嵩璘是文王的少子,而《日本逸史》则明确记载他是文王之孙。(www.chuimin.cn)

大嵩璘即位的第二年(795),唐德宗遣使册封他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如果说他之前的两世王未得到唐朝的册封,那么相对于文王大钦茂来讲,大嵩璘的封爵降低一个层次,从国王又降回到了郡王。大嵩璘复又遣使贡礼申请,三年后,终于被重新册封为国王,并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7年后,又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也就是高了一阶,位比三公。可见,唐王朝觉得大嵩璘效忠朝廷、治理一方有功。次年,又加授为检校太尉,至此,他从唐王朝所接受的礼遇几近于文王,成为渤海历史上受封最高的国王之一。在出使日本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他先后数次遣使于日本,日本也回访了数次,进一步促进了渤海和日本的交流。公元809年,在位十六年的大嵩璘去世,谥号为“康王”,取意为渊远流通、温柔好乐、使民安乐之意。可见大嵩璘在位期间,渤海尚处于一个政权相对稳固,百姓亦较比安乐的时代。

第七世——定王大元瑜

大嵩璘死后,权知国事的是其子大元瑜,同年,唐皇遣使来册封吊唁,封大元瑜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王。从这个封号可以看出,是低于他父王的册封的。定王在位期间也同日本修好,并出使日本,为唐皇进献方物。在位的第三年,遣使唐朝,受到了唐皇的接见以及赐宴,双方关系良好。

大元瑜在位时间仅有四年多,公元812年卒,被谥为定王。这个“定”字,更多意义是取安于现状、不改旧制之意。

第八世——僖王大言义

大言义是大元瑜的长弟,在813年大元瑜卒后执政国事,代行王权,并未即国王位。同年,唐皇遣使来吊唁并册封,仍册封大言义与大元瑜同样的爵衔。大言义改元,正式即位,开始了统治生涯。

即位当年冬十二月,遣九十七人朝唐,唐王赐宴。第二年,又遣使向唐朝进献金银佛像各一尊。秋天又遣使日本,冬天,进献鹰给唐朝。此后每年都会遣使赴唐进贡,唐朝也分别赐宴、封官。在位五年,大言义卒。

有关大言义在位期间的政绩的记载也不多,但是从国人给他的谥号“僖”来看,他应无太大作为。因为小心畏忌为僖、有过错为僖,可见,大言义的执政生涯中肯定有些许过错,也许小心翼翼,魄力不足。

第九世——简王大明

大明忠是大言义之弟,也是大嵩璘之子。大言义死后,大明忠即位,承袭兄爵位。史料上并无唐朝对他册封的记载。大明忠谥号为“简”,从这个简字的字面上来看,应是平易曰简、一德不懈曰简。关于大明忠的记载太少,所以无法考证这个“简”字的具体来历,但是从他在位的年限来看,仅为四五个月,似乎并没有更多政绩作为依据去评价他。那么这个谥号可能是出于某种尊重,也许是仅仅对于大明忠的德行或能力的一个评价或总结。

第十世——宣王大仁秀

大仁秀于公元818年即位,是大明忠的叔父,他的四世祖大野勃是大祚荣的弟弟,从大嵩璘死后不到十年当中,其三子相继为王,但皆短寿,而且王位皆未传子,最终传于大仁秀这一支系来看,可见当时渤海国内动荡不安。而从后世给大仁秀的评价——渤海中兴之王可以看出,大仁秀在位期间,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渤海当时的混乱局面,将辉煌一度复兴。确实,史料上记载,至大仁秀时,渤海统一了靺鞨各部,这个功劳的意义不次于渤海建国。公元830年,大仁秀卒,被谥为宣王。

第十一世——大彝震

大仁秀卒后,因其子早亡,而由其孙大彝震权知国事,并向唐朝告哀。第二年,唐遣使来渤海册封大彝震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王。大彝震在位期间,渤海对外交流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贸易往来频繁,并继续积极地与唐修好,在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经过大仁秀的复兴和大彝震的发展,渤海在当时被誉为海东盛国。

公元857年,大彝震卒,在位二十六年,其谥号在史料上失传,从大彝震开始,以后的几代王的谥号都未见于文献。

第十二世——大虔晃

大彝震卒后,由其弟大虔晃权知国事,公元858年,唐遣使册封其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王。这位国王的事迹史料上记载的不多,但是有关与日本修好的记录,特别是在大虔晃二年,遣使去日本,以及后来的对日本交流中,将唐《长庆宣明历》传入日本,被日本使用了820余年。大虔晃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贡献是可圈可点的。

大虔晃的卒年史无明载,他死后即位者也无从考证,从861到871这十年间,有关渤海的记载是空白的。

第十三世——大玄锡

大玄锡生卒世系不详,唐是否对其册封也失载。玄锡二字也是在《日本三代实录》中有记载。871年,有渤海国使者出使日本递交的国书为“玄锡启”,这时距大虔晃的最后一次记载正好是10年时间。如果按此分析,当时渤海国王已不是大虔晃,而是大玄锡。据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记录,大玄锡改元后在位二十三年卒,谥号失传,但其他史料中均称大玄锡生卒时间不详。关于从大玄锡到其后第十四世、十五世王,史料上的记载均失,也许是当时处于唐后期,中原比较混乱,所以无暇顾及边疆政权的管理。史料上的记载更是微乎其微。

第十四世——大玮瑎

与大玄锡一样,大玮瑎的生卒世系谥号记载也不详,唯一一条有价值的信息是其在位年代介于大玄锡与末王大諲譔之间,所以将他作为第十四世王计。《渤海国志长编》认为,大玄锡卒于乾宁元年,大玮瑎立,次年唐朝册封,是为大玮瑎元年,但是这一说法也有待推敲,唯有待考古发掘来证实。

第十五世——大諲譔

史料中关于这个渤海末代国王的记载确实很少,有价值的信息也不多,古籍中有关的只有《五代会要·渤海》中记载了其907年之事,因此前人将906年定为大諲譔元年,也是一种假设。926年,契丹攻破渤海王都,大諲譔素服,率众归顺契丹,渤海国灭、渤海世系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