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长渠流润:唐徕渠综合经营发展概况

长渠流润:唐徕渠综合经营发展概况

【摘要】:2005年5月,根据国家水利部水管体制改革精神,管理处将综合经营科撤销,其业务转入新成立的防汛工程科。2007年7月,综合经营收入并入管理处计划财务科后,综合经营业务又转入计划财务科。管理处综合经营的总收入、利润在1983年分别为10万元和6.6万元的基础上逐年增长。

第二节 综合经营

唐徕渠管理处从1970年成立时就设立了综合经营科,专门管理、协调、检查、指导管理处及下属各单位的综合经营工作。综合经营的项目直到1983年前仅有种粮、种菜、育苗、栽植林木和果树、养猪养羊等小规模的种养业。2005年5月,根据国家水利部水管体制改革精神,管理处将综合经营科撤销,其业务转入新成立的防汛工程科。2007年7月,综合经营收入并入管理处计划财务科后,综合经营业务又转入计划财务科。

1984年,根据国家水利部提出的水利工作要“全面服务,转轨变型”以及搞活水利管理的关键是“两个支柱,一把钥匙”(即把水费和综合经营并列为水管单位的两大经济支柱,把实现经济责任制作为搞活水利管理的一把钥匙)的要求,管理处综合经营开始步入发展轨道。管理处在搞好工程建设、灌溉管理的同时,依托水土资源等优势,先后发展农、林、牧、工、运输等综合经营。1981年、 1982年、 1985年多种经营分别获利2万元、 1.5万元、 9.8万元。管理处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两个生产基地,即分水闸园林场和银北试验站。截至2006年9月,管理处已有土地面积10065亩,其中可耕种又收取承包费的耕地面积为6757亩、鱼池523亩、果园574亩;利用管理处搬迁新的办公楼,将旧办公楼和新办公楼部分办公室出租,土地和房屋租金合计达到100万元左右;另外利用城市规划改造拆迁单位的办公用地,还置换营业房295.14平方米以及20亩的土地,管理处计划将此地建成一座仓储式基地;利用工程、设备、人员及技术优势于1987年组建了管理处工程队,1993年正式成立了宁夏唐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装公司,对内、对外承揽水利、土地治理工程。本着巩固、发展、提高、增效的方针,转换经营机制,目前大部分工程都实行合同管理,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方式;2006年,根据水利部水管体制改革的精神,管理处率先成立了渠道养护公司,即宁夏唐徕工程开发有限公司,为股份制公司。管理处综合经营的总收入、利润在1983年分别为10万元和6.6万元的基础上逐年增长。2006年总收入、利润分别达到163万元和160万元。

唐徕渠管理处综合经营工作会议

一、种植业

1980年初,各所都有零星土地用于各所部分职工自己耕种,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还有一部分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职工用于种植蔬菜。1982年后,管理处把农、牧业生产列入财务计划,实行定额上交,利润分成。到1985年,管理所职工种地350亩,年产粮5万公斤,蔬菜5万公斤,油料0.5万公斤。

1988年,管理处在南梁管理所投资11万多元,开垦了200多亩土地。2003年,南梁管理所有土地447亩,到2007年,土地面积达到1174亩。当年土地承包费收入达到11万多元。

1998年,管理处已有综合经营用地面积7430亩。其中,可耕种面积3890亩,可开垦的荒地面积3030亩,其余为养殖水面和果林面积。1998年管理处粮食总产量达到99.1万斤,亩均750斤左右。各管理所和分水闸园林场有可耕种土地面积3090亩,可开荒面积830亩。新成立的银北试验站已开发种植800多亩。2004年,管理处综合经营土地面积为7661.5亩,其中耕地6682.9亩、果园482.7亩、鱼池495.9亩、被占土地638.4亩。

晾晒枸杞

二、分水闸园林场

1992年,管理处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在贺兰县洪广镇暖泉农场属地,与暖泉农场签署协议,租借土地1平方公里,租期30年,可开发沙丘荒地1500亩。1992年~1999年共投入资金167万元,1996年分水闸园林场已开垦土地500亩,种植果树255亩,并建起了四周的防风林带。2003年,果园承包323亩,另外还与暖泉农场签订了一份协议,承包暖泉农场撂荒土地528亩,当年就收取承包费5万元。截至2007年,分水闸园林场已成为集农、林、果、牧为一体的生产基地,开发改良土地1397亩。其中旱地451亩、水地826亩、经果林120亩。拥有可存栏110头猪的猪圈,可存栏2000只羊的羊圈。收取承包费11万元。

三、银北试验站

1996年,管理处与前进农场签署协议,开发、改良已长时间撂荒的土地,签署年限为30年,该片土地控制面积4500亩,开发耕种3457亩。管理处在1997年和1998年共投入资金97万元。1997年银北试验站已有1100亩土地改良为耕地,当年自种面积1100亩水稻,产粮6万公斤; 1998年自种面积400亩,经过两年的试种,亩产也达到了300余公斤,产粮13.85万公斤。1999年自种面积351亩,产粮15.15万公斤,除自种面积外,其余已开发出来的耕地采取对外承包方式,1999年收取承包费3.4万元。2003年承包耕地799亩,承包费收入10万元,自种48亩,亩均产粮420公斤,收入2.21万元。截至2007年,银北试验站已开发改良土地2900亩,收取承包费近24万元。

土地竞租

四、果园

从1970年开始,管理处部分管理所分别种植了一些果树,有苹果、李子、枣子、梨、桃树等,但因栽植较早,果树品种不好,所产的果品主要分发给职工。红花渠段原属西门桥管理所(已撤销),该段在1970年开发果园15亩。跃进桥管理所三棵树段1980年开垦种植果园10.6亩;原属宁化桥管理所的玉泉段于1980年开垦12.5亩果园;杨显管理所周围1978年开垦果园23.7亩。管理处从1992年起开发建立分水闸园林场,到1999年底,已开发土地面积500亩,其中255亩栽植果树,树种主要有李子、梨、苹果,其中苹果为主栽树种,品种较杂,主要有新红星、红元帅、秦冠、黄元帅及少量富士。1999年共产李子19845斤、梨30711斤、苹果>36125斤。2003年,园林场果园承包323亩,收取承包费4.3万元,出售树苗款6.4万元。当时,由于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较差,再加上管理机制、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原因,除了梨和李子有一定产量外,苹果树无多大产出,况且苹果树品种较差,园林投入大于产出,处于亏损经营状态。以后果林面积陆续开发达到458亩,在2005年由于苹果树和梨树品种差,将大部分苹果树和梨树淘汰,经过更新品种留有苹果树105 亩4023棵,李子树13亩428棵,枣树2亩138棵。(www.chuimin.cn)

硕果累累

大红枣

五、养殖业

管理处的养殖业因资金、市场、技术的原因,没有形成规模养殖,也没有达到规模效益,各管理所每年都养殖鸡鸭,主要目的用于改善职工生活。暖泉管理所于1994年由管理处投资开挖了50亩鱼池,开始由管理所自己养鱼,主要目的为管理处职工搞福利进行分配,从2003年开始全部对外承包。

1993年~1997年,大武口管理所养殖秦川黄牛,最多时达到46头,用于发展综合经营及职工福利,改善职工生活,后因其他地方发生了动物口蹄疫疾病,因此很快就处理了。另外崇岗管理所在1996年养牛14头,周城管理所养牛3头,宁化桥管理所在1985年~1997年养殖秦川黄牛最多时达到12头,2005年暖泉管理所养牛2头,各所养殖牛都是用于发展综合经营及职工福利,改善职工生活。1998年管理处养牛46头。

1984年~2004年,管理处除了西门桥管理所、良田管理所外,其他9个管理所都不同程度地养了羊。其中跃进桥管理所在1995年养羊150只,宁化桥管理所在1984年~1999年每年都保持在70~90只,大武口管理所在1989年~2002年每年都保持在100只,后因封山禁牧,才停止养殖。南梁管理所在2002年养羊也达到了120只。各所养羊都是用于发展综合经营及职工福利,改善职工生活。

1990年后,各管理所都不同程度地养殖过生猪,主要目的用于改善职工生活。另外在跃进桥管理所和分水闸园林场建了两个百头养猪基地,共建猪舍650平方米。1998年,管理处养猪达到609头。跃进桥管理所在1994年~2001年是管理处的养猪基地,在1994年~1999年,每年都有三批生猪出栏,最高时每批有150头。2000年以后因为生猪价格跌落,饲料涨价,养殖成本加大,出现了亏损,2002年停养。1994年,管理处在分水闸园林场开发土地的同时,建起了一处养殖基地,利用土地上的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生猪的养殖,连续几年逐步扩大,到1999年增加到110头,2000年停养。

南梁管理所1999年4月、 7月分两批引进350对白羽王肉鸽,开始投入资金进行种鸽的繁育养殖,对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乳鸽孵化等都制订了详细的规定,养殖高峰时超过了1500对。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养殖技术的缺乏,饲料涨价,特别是种鸽的价格较低等因素,养殖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1年管理处决定处理种鸽,于2002年全部处理完毕,终止养鸽。截至2002年共投入资金11.27万元,收回资金3.50万元,亏损7.77万元。

六、工副业、油井开发

1993年,管理处职工集资入股,参与了自治区水利厅各单位联合在陕西省靖边县的油井开发项目,无果而终。

七、建筑业

1987年,成立了唐徕渠管理处工程队,主要承担管理处重点岁修工程、抢险工程、锅炉检修和冬季为水利厅办公楼、管理处办公楼及家属楼供暖的任务。1993年改为宁夏唐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装公司,先后承担了唐徕渠反帝沟和大闫沟涵洞决口的抢险和翻建工程。管理处有1台推土机、 3台发电机。1994年发动职工集资购置了1台挖掘机,公司又买了2辆农用车进行工程建设。从1998年起,逐步参加到全区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水权转换工程、湖泊湿地和水库改造工程中,共承揽了109项工程,其中2006年完成产值3000多万元。

2006年,根据国家水利部水管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实行管养分离,管理处率先在全区水利系统成立了养护公司,即宁夏唐徕工程开发有限公司,由唐徕渠管理处、管理处职工及宁夏银水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公司承揽管理处的岁修重点工程、唐徕渠的涉外工程、区内外的水利工程,公司当年实现产值500多万元,获利50多万元。

八、房屋租赁

1985年~2001年,管理处开始在原西门桥管理所管理范围内建出租房110间,良田管理所、周城管理所、满达桥管理所都有11间房屋出租。2001年,各所的房屋租赁收入12.92万元。后因银川市城市规划及唐徕公园建设,大部分管理所的出租房屋到2006年陆续进行了拆迁。2003年,管理处在金凤区置换了235平方米的营业房,当年就得到3.5万元收入。2007年,将此营业房作为良田管理所的办公用房。当年,管理处又在金凤区置换60.14平方米的营业房。2005年,管理处新建办公楼,将旧办公楼和新办公楼上共1321平方米的办公室出租。截至2007年8月,管理处共有出租房屋1821平方米,年收入约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