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渠道植树多年来一直受到重视,树种以柳树和杨树为主。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天牛”虫害蔓延,渠道上的树木几年间几乎全被啃食、枯死。1991年~1992年,按照自治区政府及林业部门的统一安排,砍伐清理了渠道上的全部天牛虫害树木。3年共用于渠道植树的资金120余万元,成活乔木12.6万棵,灌木15.9万穴,消灭了宜林空白段,如期实现了规划目标。......
2024-05-30
第五节 计量收费
唐徕渠灌区自1983年改按亩收费为按方计量收费。灌溉管理科负责管理处测水量水工作。干渠八一桥及二农场渠平石桥以上的斗口均量水到斗口,各支干渠及八一桥以下和平石桥以下的斗口量水采取大断面分摊的方式计量。灌区现有支斗渠口700多座,实施按支斗口计量的400多座,灌溉面积55万亩,以大断面测流分摊计量的有9个测流断面,涉及支渠300多条,灌溉面积18万亩。
一、干渠交接水大断面测流
2005年以前,干渠、支干渠交接水测流断面共有12个,即三棵树、王家湾子、陡坡、高庙桥、新桥、八一桥、二农渠进口、分水闸、公路桥、良田渠、大新渠、暖泉渠。2006年,管理处对满达桥以上管理所渠道管理范围进行了调整,将陡坡测水断面下移至靖益管理段处,撤销高庙桥断面。交接水测流断面由12个调整为11个。三棵树测流断面的测流工作由渠首管理处负责施测,跃进桥管理所安排2名职工协助测水及接水。接水管理所负责测流断面的测流及管理工作。各管理所之间实行断面交接水制度。交、接水测水员互相监督,密切协作。每年测流断面水尺的安装、高程的校测,过流断面的测量由上下游两个管理所技术员、测流员施测确定。测流资料由下游管理所负责计算、保管和上报,上游管理所负责校核。各管理所技术员负责指导本所测流技术及审核、校测、检查测流资料,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灌溉管理科负责解决管理处测流技术问题及复核测流资料,核定测流曲线。大断面测流每年不少于50次,其中夏秋灌不少于40次,冬灌不少于10次。
渠道测水(www.chuimin.cn)
断面测量水
干渠退水闸退水流量由各所按建筑物量水要求设置水尺计算流量,灌溉管理科审查核定。
二、支斗渠测流量水
全灌区主要以流速仪测流为主,对于不具备流速仪测流的支渠,实施以大断面测流进行分摊的方式计量。量测水机构主要设置在各管理所的管理段上。每个管理段设1~2名专职量水员,配备1~2台流速仪。支斗渠实行一渠一证,统一编号,供水证由量水员填写,供水量做到日清日结,并严格履行供需双方签字手续。量水员每天结算水量并按时向技术员汇报,技术员进行逐日登记汇总向管理处调度室汇报。各管理所每天晚上校核各支斗渠供水量并上报管理处,管理处灌溉管理科按照市县区域汇总后与次日早晨8时前上报水利厅灌溉局。技术员每旬审核各段供水证及测流资料,每月3日前自行审核每条支斗渠用水量并汇总上报管理处。每月5日前将上月供水量公布到受益单位,管理处每两年统一收取各种型号的流速仪,送陕西水文局仪器率定站进行校正、维护。
有关长渠流润:唐徕渠历史与新貌的文章
因此,渠道植树多年来一直受到重视,树种以柳树和杨树为主。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天牛”虫害蔓延,渠道上的树木几年间几乎全被啃食、枯死。1991年~1992年,按照自治区政府及林业部门的统一安排,砍伐清理了渠道上的全部天牛虫害树木。3年共用于渠道植树的资金120余万元,成活乔木12.6万棵,灌木15.9万穴,消灭了宜林空白段,如期实现了规划目标。......
2024-05-30
第一节旧渠整治唐徕渠是宁夏引黄灌区最古老的干渠之一,经历朝历代的疏浚整治,至解放前夕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灌溉渠道。整治以前的唐徕渠旧渠旧渠整治旧渠上段多处紧靠沙丘,风沙入渠,增大了清淤工程量。旧渠整治1955年第17弯裁弯通水后,西门桥上下冲刷严重。......
2024-05-30
第一节艺文选编一、碑记汉唐二坝记孙汝汇黄河由昆仑、积石入峡口,绕宁夏东西,直流而北。使后相龃龉于其间,一道傍之室耳。今共怀永图,一殚力而万姓捐劳,百千年攸赖,岂云厥功甚巨。宁夏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作者简介:孙汝汇,浙江余姚人,进士。元时行省郎中董文用、河渠提举郭守敬,曾加疏导,而闸犹系木植。后一百六十余年,虽例设岁修,而司其事者,多因循苟且,遂至闸座倾坏,渠身淤澄。......
2024-05-30
各管理所建立党小组。管理处共有党员24名。1992年1月29日,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决定,中共唐徕渠管理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由王兴华、刘德祥、张彦林组成,王兴华任书记。至此,管理处下属各单位全部设立党支部,共15个党支部。工会会员182名,成立12个工会小组。......
2024-05-30
长渠流润——唐徕渠历史与新貌编委会主任吴洪相副 主 任郭浩张元李兵委员马朝阳海天相夏进喜杨晓玲付中华杨新顺郭兰青白长安姜峰李学军刘贤张秀芝姚海峰学术顾问、总编审吴忠礼主编张元李习文海天相副 主 编陈卫鹏刘海晏吴晓红图......
2024-05-30
第一节“河套”开发掠影唐徕渠地处古老的河套灌区。从广义上说,黄河在其上游区段的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西、山西5省区境内形成一个马鞍形的大弯曲,其中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起,至内蒙古清水河喇嘛湾止,被称为“河套”。“河套”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最初出现于明朝。[7]前后两位大臣对河套的论述,一致认为河套形势的变化起于“正统初”“正统己巳”。从此以后,明史相关书籍和资料中才大量出现“河套”而不绝于史书。......
2024-05-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