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公共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公共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摘要】:现在,政府主管部门已不再是企业的“上司”和“婆婆”了,在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主管部门的行政手段主要在于协调关系,强化服务职能,同企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公关的外延越来越大。

安子贞

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控制的指引下,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引导生产,优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市场需求,增加经济效益;这些方方面面,涉及到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许多领域,也为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过去,我们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各项经济政策,都围绕着计划经济转,指令性的计划、各项经济指标,紧紧地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和手脚。政府主管部门依据计划照章行事,企业是上面给什么任务就干什么任务、叫完成哪项指标就完成哪项指标,市场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人的创造性不能施展,资源不能合理利用,经济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广阔的前景,增强了新的活力,这也给我国的公共关系事业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大舞台。

本来,伴随着商品经济产生的市场,反映着生活的各个方面,凡有市场的地方,都存在着公共关系。但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公共关系在经济方面作用的发挥,只能在一定的天地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大不相同了。有人打比喻说,市场经济像催化剂,使计划经济分解;也像推进器,推动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更为广泛深入地发展;也像重炮,轰开了闭关自守、自设藩篱的大门;又是一个大竞技场,促进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按市场规律指导生产,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像一个无情的裁判,优胜劣汰,使得市场者兴,失市场者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政府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等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社会结合体;同时又通过部门之间的协作与竞争,对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实行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以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这些结合、协作、竞争,都内涵着大量的公共关系。

以政府主管部门而论,要把企业引向市场,其工作职能必须有一个根本上的转变。过去那种行政管理权限过大,行政干预过多,管得过严过死的情况,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大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决定,这种情况没有公共关系的前提和基础。现在,政府主管部门已不再是企业的“上司”和“婆婆”了,在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主管部门的行政手段主要在于协调关系,强化服务职能,同企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主要职责是:为企业进行决策和信息输导服务,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服务,为企业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服务,目的在于把企业引向市场,面向消费者,使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声誉。这些工作都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不断增强公关意识,引入公关机制,采用公关策略和公关手段,这是有效地改进管理工作的新抉择。许多事实证明:政府主管部门实行公关运作,与企业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双方的业绩、效益都十分明显。这说明,公共关系在政府转变管理职能中蕴藏巨大的潜能。政府主管部门给公共关系以更多的投入,是时代的要求,群众的呼唤,希望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热情地关注这件事。(www.chuimin.cn)

以企业而论,哪里有商品经济、有市场,哪里就有企业形象市场竞争,哪里就必然有公共关系。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公关的外延越来越大。这是因为,我国企业已经解除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而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企业由生产主导变为销售主导。企业的公关不能仍然像过去那样只是面向政府、面向主管部门,而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如果是股份企业还要面向股东,实行多边联系和多边协作。这就要求企业公关上等级、上水平、上层次,作为企业的公关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塑造形象方面思考问题、决策目标、开展工作。这些工作包括:

企业内部,包括企业公关目标的总体策划,根据总体目标制定的分期实施方案,企业内部各个层面、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协调与沟通,通过公关活动,使企业政策、企业行为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同心协力,全力以赴去实现预定的公关目标。企业外部,包括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以求得支持;与新闻单位联系,以求得合作;与有关单位协调,以求得理解;与客户交流,以求得信任等等。无论是内部沟通和外部协调,都离不开公关。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不找市长找市场”。找市场首先就得找公关,即发挥公关捕捉信息、咨询建议、沟通协调、传播引导四大职能的作用,以达到企业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企业公关意识在逐步增强,公关组织逐步发展,从事公关的人员越来越多。一些高明企业家把加强企业公关部门,选配公关人员,发挥公关效应作为重要事情来抓,显示了公关的强大威力和独特作用,公关已成为企业出人才、出效益的崭新的经营管理科学和管理职能。

以上只是就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公关职能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公关工作的内涵不仅仅是上述两项,其中还包括塑造“企业精神”、创建“市场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

我国的公关组织和部门,本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广泛的公关服务活动,不论是行政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或者是广大公众,有所要求,有所希望,都可以找到公关组织与其合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公关界同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加强公关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在公关理论研究方面,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1992年第三届理论研讨会上征集到的论文,有一大批是论及公关市场的;1993年,中国公关协会学术委员会以“公关关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题,开展征文,以期各地专家、学者结合中国公关的实践,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规律性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公共关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途径,提高公关运作的水平。在公关实务方面,把公关组织和从事公关工作的人员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去,自觉地适应新形势,开拓新途径,创造新方法,为政府主管部门、为企事业、为广大群众、为一切需要开展公关工作的部门,出主意、订计划、寻找机遇、改善经营管理、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并在真诚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公关组织和人员的自身建设,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推进公关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