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实现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的三个转移

实现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的三个转移

【摘要】:实现“三个转移”——对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的几点意见一、认识、决策和实干不断地研究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当前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实现这“三个转移”,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的工作要尽量使这个过程缩短。加快全区卫生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特别是针对比较薄弱的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现状,必须明确推动这项工作是政府行为,不是市场行为。

实现“三个转移”——对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认识、决策和实干

不断地研究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当前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实现“三个转移”,即:基础设施建设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医疗帮扶培训由上面向下面转移,医疗服务由追求利益为主向为大多数群众提供服务转移。这“三个转移”就是三层意思,即建设要加强,人员要培训,服务要转变。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位,行动上才可能主动。实现这“三个转移”,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的工作要尽量使这个过程缩短。

我们的决策要符合客观实际,首先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这是讲政治的要求。要想使决策措施符合实际,我们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必须从实际出发,要带着感情来切身体会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个问题对我们有些人可能感受不是很深,而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却是一件负担很重的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他们最痛苦的事。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也就是说,我们的决策不仅要来源于群众,而且要服从于人民群众的愿望。

2006年7月28日郑小明副主席主持全区农村暨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

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现阶段不能单纯是市场行为,市场行为会导致看病越来越贵。应该是政府行为,必须靠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规范秩序。这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所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是哪个部门、哪一级、为谁帮忙、求谁去做的事,而是我们在座各位自己的分内事。解决老百姓吃药看病的问题是件大事,什么是大事?大事就是大家的事,只能靠大家来解决,才会有大的收获。我区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建设工作,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初步成效,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财政厅组织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发改委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卫生厅对建设工作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各市(县)区政府认真组织,真抓实干,可以说是合力形成的结果。真抓实干,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反映。没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就不会有真抓实干,就会搞形式主义。老百姓最反对形式主义,如果我们对老百姓的事搞了形式主义,老百姓不仅不参与、不支持,而且还会消极怠工,甚至会反对我们。这次原州区能在40天内完成全部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进展快、效果好,没有别的原因,总结一点就是上上下下真抓实干,区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办落实,分管领导奋战在一线。原州区区长从早上六点钟到晚上八点钟,逐村抓督查,抓解决问题,以忘我的精神在工作,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这种作风感动了干部,感动了群众,才会出现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筹劳、筹资的感人故事。卫生厅会同有关厅局按照“六个一”的标准,在较短时间内对原州区242个村卫生室建设进行了全面验收,这是从没有过的事;财政厅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财力,为乡村医疗机构配齐了设备,落实了社区卫生机构的奖励资金,是从没有过的事;发改委对乡镇卫生院建设,从规划、施工,到验收,多次深入现场,监督每个环节的落实,是没有过的;各市和有关医院办社区卫生服务站,认真组织落实,精心规划实施,也是没有过的。各级卫生部门特别是卫生厅指导协调在现场,研究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在现场。

二、机制、建设和培训

1.建立运行机制。房子建好了,设备配齐了,关键要发挥作用,就是要创立一个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来为群众看病防病服务。如何建立一个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各市(县、区)都要认真研究。原州区在探索村卫生室的管理模式,银川市也在城市社区管理方面不断深入研究,其他市(县、区)应该从中借鉴学习,但不能照抄照搬。各地情况不一样,但是研究问题的这种深度、想问题的这种细致和解决问题的这种执著是一致的。大家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不实践、不探索,人就僵化。所以必须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和创新,这是我们干好工作最好的方法。明年我们将建立管理创新奖励机制,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各地管理和机制创新。

2006年7月郑小明副主席听取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汇报工作情况

2.搞好规范化建设。目前有两个方面:一是抓验收。这次自治区对原州区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了集中验收。以后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验收,采取三级负责制,由各县(市、区)按照自治区的统一标准先验收,然后向市一级申请验收,自治区最后进行抽查,一级对一级负责。二是抓兑现。抓兑现,关键在配备设备。设备招标要改革,要采取面对面形式公开进行议标,做到方便、公开、公正、及时。对验收达标的要马上兑现,不达标的要查找原因,追究责任。

3.抓人员培训。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设备操作人员,我们医务人员做的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必须持证上岗。要强化面向农村的全科医学教育,同时,从今年开始,宁夏医学院将定向南部山区乡镇卫生院招生,解决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

三、定位、体系和目标(www.chuimin.cn)

任何工作都是建立在前人做过的事情上,任何创新都是有基础的。关于我区卫生工作的思路,要在以前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明确一个思想定位

宁夏是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加快全区卫生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特别是针对比较薄弱的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现状,必须明确推动这项工作是政府行为,不是市场行为。

(二)建好县、乡、村三级卫生体系

根据宁夏的实际,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着力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1.关于公立医院建设。在现有县医院的基础上,每个县(市、区)建立一所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建设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公立医院的定位要准。公立医院是干什么的?能为人民群众解决什么问题?这个必须明确。二是建立公立医院的保障机制。政府提供的保障要与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相一致,使公立医院不仅生存而且还要发展起来。三是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公立医院的权利有多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管什么?卫生厅都要很好地进行研究,并建立完善监管机制。医院不监管就要出问题,监管是对干部负责、是对事业负责,放纵是对人的危害。

2.关于乡镇卫生院建设。主要是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建立一个院长公开聘任、职工全员聘用、工资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乡镇卫生院新体制。

3.关于村卫生室建设。村卫生室现在房子建好了,设备配齐了,村医的补助也提高到了100元。但100元的补助,并不能使村医养家糊口。如果村医的保障搞不好,就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要认真研究解决好村医的生活保障问题:一是提高村医的补助,参照村干部的工资标准核定村医的补助;二是解决村医的养老保险问题,使村医老有所养,解决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安心为老百姓服务。

(三)目标是解决四大问题

即解决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能看得起病、方便看病这四大问题。一是有地方看病的问题。这次现场会主要是解决城市社区和乡村有房子、有设备看病的问题。我们以前提出用三年时间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现在看来用两年就够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明年要全部建完,这一点要向社会承诺。二是有人看病的问题。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解决:一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二要进行帮扶,城市医院开展传帮带,支援基层卫生;三要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培养,重点是定向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招生培养大学生。三是能看得起病的问题。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解决群众没钱看病的问题;二要推动药招“三统一”,主要解决药品贵的问题;三要开展医疗救助,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问题。四是方便看病的问题。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做好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工作;另一个是医疗机构之间要相互承认检查结果,降低老百姓的医疗费用。

这是2006年7月28日郑小明在全区农村暨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