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诺贝尔奖是世界最高荣誉之一。诺贝尔的弟弟艾米尔也是个炸药迷,天天泡在工厂里,帮助父亲和哥哥。当诺贝尔和父亲赶到现场时,工厂已成一片废墟。由于爆炸事件造成的影响,政府部门严禁诺贝尔火药工厂复业,并要求他们不得在离市区5公里内做这项危险试验。诺贝尔临去世时留下遗嘱,声明要将他财产的一部分作为诺贝尔奖基金。在每年12月10日,也就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举行颁奖典礼,由瑞典国王在斯德哥尔摩颁奖。......
2024-08-22
惊心动魄的爆炸——诺贝尔与炸药的发明
1864年9月3日的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淡淡的月牙还没有消逝,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开始活动,清晨的静谧顿时变得无影无踪了。突然,如同平地一声春雷,震得人们耳朵根子发麻。远处,教堂钟楼的大块玻璃,轰然坠落粉碎,人们感到地面在颤动,许多人都以为发生了地震,胆小的人纷纷祈祷上帝保佑……
城东的诺贝尔家族住宅附近,发生了一场罕见的爆炸。属于诺贝尔家族的大平房实验室,随着一声巨响变成了一片瓦砾。从事实验的五个人全部死于非命。老诺贝尔的小儿子埃米,也在这次爆炸中丧生。炸药的爆炸力是人们从未见过的。
当市政厅方面公布爆炸情况时,城内的百姓们简直要造反了。原来,诺贝尔一家正在研究一种爆炸力极强的硝化甘油,因操作不慎引起爆炸。谁愿意躺在炸药桶旁边睡觉呢?愤怒不已的邻里们简直要将诺贝尔一家扫地出门。市政厅当即发布命令,禁止在城里搞实验,否则将驱逐诺贝尔一家。
在爆炸中炸成重伤的老诺贝尔,急火攻心,成了半身不遂。诺贝尔兄弟三人——幸免于难的三兄弟,服侍父亲睡着之后,在客厅中激烈地争论起来了。
“为了全家人的性命,还是放弃这该死的实验吧!”胆怯的老二心有余悸。
“我们必须坚持到成功,否则埃米白死了。父亲会恨我们一辈子的!”老三坚持绝不退让。诺贝尔先生的三儿子,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阿尔弗莱德·伯恩哈德·诺贝尔,他是诺贝尔奖金的创立者。
发明炸药的诺贝尔
在阿尔弗莱德的坚持和劝说下,诺贝尔三兄弟决定齐心合力,继续把有关炸药的研究进行下去。
政府明令禁止在城里制造炸药,他们只好把设备搬到距斯德哥尔摩较远的马拉湖面的一只平底船上。人们都说诺贝尔一家全疯了。其实,诺贝尔一家是热衷于科学技术,沉浸在炸药研究中的发明家族。从老诺贝尔开始,这个小工厂主就献身于技术发明,直到阿尔弗莱德创立不朽的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家族历经磨难,千辛万苦,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诺贝尔家族正处于欧洲从手工业工场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蓬勃发展时期。从父亲到儿子,无愧于那个产生了巨人,但更需要巨人的伟大时代。
19世纪的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很快。由于瓦特蒸汽机的日益普及,各国煤和铁的需要量急剧增加,到处都在挖煤找矿,矿业需要更强有力的工具。技术的广泛应用,又造成了各国之间实力的差距,为争夺资源和市场,往往又爆发一系列战争。军事上也要求制造强有力的武器,这就促使和吸引了许多化学家研制炸药。
炸药原产于中国。远在公元六七世纪的唐朝,中国人就用硝、磺、炭三者配合,制成了黑色火药。后来,通过蒙古游牧民族的征战和丝绸之路的传递作用,制造火药的配方传到了欧洲。中国黑火药威力小,满足不了19世纪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它启迪人们研制新的高效炸药。
1837年,法国化学家贝罗兹用浓硝酸处理棉花时,得到硝化棉。当这位化学家无意之中将硝化棉丢入火中时,猛烈的燃烧险些把整幢房子付之一炬。
1847年,意大利化学家索布莱洛,偶然把制造肥皂的副产品甘油与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时,得到了一种油状透明液体,即硝化甘油。有一次,他将一滴硝化甘油放在试管里加热,发生了强烈爆炸,炸伤了他的手、脸,实验室内其他人也受了伤。他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却苦恼于它经常发生爆炸而无法测定其化学成分。不久,他把自己的发现搁置起来了。
19世纪50年代,诺贝尔一家接过了研究炸药的旗帜,最先驯服了烈性炸药。老诺贝尔是一位献身科学技术的发明家。当他在瑞典苦心经营的小工厂毁于火灾之后,他便远离祖国和妻儿,到俄国寻求生路。在俄国,老诺贝尔惨淡经营,从事机械发明和研制炸药。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俄国各方面的赏识,但俄国皇室的政治动荡,又使他好景不长,事业难以为继。
年近60岁的老诺贝尔回国后,重整旗鼓,和他的四个儿子一起研制炸药。父亲不屈不挠的性格,被阿尔弗莱德所继承。当阿尔弗莱德看到硝化甘油具有威力无比的爆炸力时,就决定认真研究这种炸药,将它用于矿山开凿和运河挖掘等工程建设上去。从此,阿尔弗莱德·诺贝尔的一生,就与不断的爆炸结下了不解之缘。
阿·诺贝尔初次见到硝化甘油,是在俄国的彼得堡。当时,俄国化学家齐宁教授,向前来讨教的诺贝尔父子,演示了硝化甘油的爆炸性。当很少很少的硝化甘油在锤击下发生猛烈爆炸时,给诺贝尔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为了控制硝化甘油的爆炸,首先必须发明引发装置。经过研究,诺贝尔发现要使硝化甘油爆炸,必须把它加热到爆炸点或以重力冲击。1862年,诺贝尔用火药引爆硝化甘油获得成功。诺贝尔先把硝化甘油装在玻璃瓶里,再把装满火药的锡管放入,然后装进火引信。(www.chuimin.cn)
诺贝尔终生忘不了那最早的一次安全爆炸。清晨,小河畔还弥漫着白茫茫的雾气。诺贝尔兄弟三人一起来到小河边,由阿尔弗莱德点燃导火索,然后丢入水中。猛然间,一声刺耳的金属爆裂声轰然鸣起,接着河水冲起几丈高,地面颤抖起来。首次爆炸证实其爆炸力远大于一般火药,成功使诺贝尔坚定了研制烈性炸药的决心。可是,随后不久的猛烈爆炸,就使他们失去了最小的弟弟埃米,并且被迫迁移到湖上小船中进行实验。
这时,诺贝尔利用雷酸汞具有稍经打击或震动立即爆炸的敏感特性,制成了引爆装置,即雷管。一天,诺贝尔在马拉湖岸边进行引爆实验。远处观望的人们亲眼目睹了诺贝尔从死神手中挣脱的情景:敏捷的诺贝尔刚刚轻手轻脚地把实验装置安装完毕,转身回走,还没有走开多远,“轰”的一声冲天巨响,炸药掀起了浓重的黑烟、尘土。人们都以为这回诺贝尔肯定完了。可是,谁知满脸血污的诺贝尔,却出人意料地从硝烟中跑了出来,兴奋地喊道:“雷管试验成功了!”
有了引爆烈性炸药的雷管,诺贝尔开始生产硝化甘油。社会迫切需要烈性炸药,诺贝尔工厂的产品供不应求。然而,一连串的大爆炸,又使诺贝尔面临绝境。
硝化甘油遇到剧烈震动,就会引起爆炸。当时人们对炸药的危险性十分无知。随意处理硝化甘油,而不知死神正伴随自己。不久,报警的信函雪片一般涌向诺贝尔。
1865年12月,一位德国商人带着10磅(1磅约为0.45千克)硝化甘油,住进纽约市的一家旅馆。硝化甘油突然爆炸,把路基炸出一米多深的深坑,市民为之谈虎色变。
1866年3月,澳大利亚悉尼,一家货栈因贮存两箱硝化甘油引起爆炸,一声巨响,片瓦皆无。
1866年4月,大西洋上的“欧罗巴号”轮船,因载硝化甘油爆炸而沉没海底,玉石俱焚。
这些相继发生的惨祸,不仅导致数百人死亡,而且迫使各国政府下令禁止运输、制造和贮存硝化甘油…
形势急转直下,人们恐慌、怀疑,抵制和咒骂的话语向诺贝尔涌来,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坚毅的诺贝尔也为之焦虑和不安。但是他没有像发现硝化甘油的索布莱洛那样痛悔不已、手足无措,只去向上帝祈祷宽恕。他坚信新炸药的优越性一定能为工业发展带来极大的益处,眼前的困难一定能够克服!
怎样才能解决烈性炸药的安全性问题呢?
经过日夜奋战,诺贝尔想出了两种安全措施,最终解决了硝化甘油的安全性问题。一个方法是在液体的硝化甘油中加入甲醇液体,用时再分离出来。这种方法比较复杂费事。另一个方法是利用固体物质吸收硝化甘油。诺贝尔试用了木炭粉、木屑、水泥、砖灰等物,并做过多次爆破试验,以判定其效果。最后他决定选用一种产于德国北部的多孔的硅藻土,因为它吸收力强,化学性能稳定。
运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的方法,诺贝尔制成了固体炸药。试制成功以后,诺贝尔亲自去各处表演,用铁的事实证明新炸药的威力和安全性能,以解除人们的疑虑,挽回不良影响。
1867年7月14日,英国北部矿山矿石贮存场的平地上,挤满了企业界的要人和好奇的观众,他们谨慎地俯身在一道拦水坝后,惊恐地向前眺望。
安全炸药
只见诺贝尔的几个助手,用废枕木点燃起一堆篝火,然后,诺贝尔从容地把10多磅重的炸药,放在熊熊烈火之上。围观的人们心惊胆战,他们深知不安分的硝化甘油的威力,有些人吓得闭上了眼睛……
过了一会儿,诺贝尔又跑到贮存场边缘的断崖旁边,当他将10磅重的炸药箱,丢到二三十米深的断崖下时,许多人吓得俯卧在拦水坝后。不论是火烧,还是撞击,新炸药都是安然无恙。诺贝尔又将炸药埋入一个废洞里,用引爆剂引爆,炸药炸得碎石乱飞、地面颤动……
新炸药嬴得了人们的信任,使诺贝尔炸药的用户,解除了疑虑。从此,诺贝尔的炸药又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矿业、交通业之中,全世界到处都响着诺贝尔炸药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1896年12月10日,孤独的诺贝尔在意大利西部的疗养圣地悄然去世。按照他的遗嘱将多达3300多万瑞典克朗的遗产,建立了诺贝尔奖金,奖励那些为人类共同利益而奋斗的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以至于为人类和平而努力的和平主义者。
有关人类的发明故事的文章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诺贝尔奖是世界最高荣誉之一。诺贝尔的弟弟艾米尔也是个炸药迷,天天泡在工厂里,帮助父亲和哥哥。当诺贝尔和父亲赶到现场时,工厂已成一片废墟。由于爆炸事件造成的影响,政府部门严禁诺贝尔火药工厂复业,并要求他们不得在离市区5公里内做这项危险试验。诺贝尔临去世时留下遗嘱,声明要将他财产的一部分作为诺贝尔奖基金。在每年12月10日,也就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举行颁奖典礼,由瑞典国王在斯德哥尔摩颁奖。......
2024-08-22
纺织技术的发明和改进人们常把“衣食住行”作为生活的代名词。这个故事讲的是丝织技术的发明。黄道婆黄道婆只身流落他乡,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且把先进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当时黎族人民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棉纺织生产技术,生产的黎单、黎饰、鞍搭闻名内地。黄道婆虚心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
2024-05-19
玩火玩出的发明——煤气的应用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中国许多城市的公共汽车顶上,都堆放着一个大橡皮包。这可说是煤气第一次用于照明,也是煤气的第一次投入实际应用。1830年,英国人詹姆斯在自己的家中证实了煤气还可以用于炊事,开拓了煤气的另一用途。这也是我们的读者至今仍能感受到煤气的存在的用途。......
2024-05-19
由打赌引出的发明——电影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有两个人为一桩事打起赌来。这并不稀奇,因为美国人似乎有爱打赌的天性。但那天的打赌对我们来说,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它最终导致了电影的发明。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又经过了许多发明家的研究、改进后,电影终于诞生了,它的生日是1895年12月28日。早期的电影放映机......
2024-05-19
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火箭人类在对自己飞行梦想的不断尝试中,一次次进行着飞行的尝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航空与航天的不同,航空飞行器不论飞机、气球还是飞艇都需要依靠空气的存在,没有了空气所谓的飞行也就不可能实现。1844年,英国的威廉·霍尔发明了一种自旋稳定器,并用来对康格里夫火箭进行改进。......
2024-05-19
海上霸主——富尔顿与轮船富尔顿1765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小不列颠的一个农场里。但是法国政府并不相信富尔顿的“天方夜谭”,并不支持他建造轮船。富尔顿从门票收入中,凑够了试制轮船的经费。虽然富尔顿没有制成轮船,但是他在1800年6月制成了“鹦鹉螺号”潜艇。随后,富尔顿开始尝试用蒸汽机来推动船舶前进。拿破仑的谩骂并没有动摇富尔顿建造蒸汽轮船的决心。富尔顿邀请各界人士前来观赏。......
2024-05-19
“顺风耳”——莫尔斯与电报发明实用电磁电报机的人,既不是物理学家,也不是工程师,而是一位画家,是一位从41岁才开始学习电学和机械知识的外行人。登上码头的莫尔斯已经不再是美国著名画家了,而是电磁学理论的初学者、有线电报机的未来发明人。这一发明增强了莫尔斯的信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莫尔斯终于研制成功了一台传递电码的装置,莫尔斯把它叫作电报机。......
2024-05-19
日晷和漏壶古代,在还没有发明今天用的钟表之前,我们的祖先只能用太阳来计时。日晷要利用太阳,可以说是“太阳钟”。漏壶传说还是五千多年前的黄帝发明的。可惜的是,这种早期的漏壶都未能传下来。于是,部下在军营大门口竖起一根木杆,充当日晷的指针,观看太阳的影子;再在木桩上挂起了漏壶,开始滴水。等到木杆的影子指向了正北方时,漏壶也显示出到了中午的时刻。司马穰苴就命令部下把木杆和漏壶拿走,不再等庄贾了。......
2024-05-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