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武松并没有打过虎且惨死狱中行者武松是施耐庵笔下最着意刻画的人物,写得其几近完美。然而,这一切都是小说家言,在历史上并没有真实发生过。武松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且是位受人敬仰的侠义之士。疾恶如仇的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真实的武松并没有打过景阳冈上的猛虎,他义杀蔡京儿子最后惨死狱中。......
2024-05-18
分道扬镳源自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在现代成语中,我们把道不同不相与谋者的分手叫做分道扬镳。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分道指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成语产生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道扬镳”语出自北齐·魏收《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的一个故事中的一段话:“……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说这话的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史称南北朝。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于十六国时期由拓跋鲜卑所建,前身为代国。前秦于淝水之战崩溃后,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跬举兵复国,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第六位国君,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5岁登基,24岁时正式接替祖母文明太后执掌政权,紧接着便开始了“文治”政策。493年起,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义,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曹魏故都洛阳。在洛阳,他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行均田制、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等,大大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成语分道扬镳的故事,便发生在这场大改革中的都城洛阳。
在孝文帝时期的北魏宗室中,有一个人原叫拓跋齐,后更姓改叫元齐,他颇富韬略,统兵有方,能征善战,曾建下了灭赫连夏、北燕等的不世奇功。孝文帝论功行赏,先封他为浮阳侯、浮阳公,后封他为河间公。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孝文帝很赏识这个元志,任命他为洛阳令,主掌洛阳地方政事。不久以后,孝文帝采纳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从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搬迁到洛阳建都。这样一来,洛阳地位陡升,贵为一国之都,洛阳令成了“京兆尹”。元志的权势自然也随之增大,年纪轻轻的他渐生骄气。(www.chuimin.cn)
在洛阳,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对朝廷中某些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往往不放在眼里。一天,元志外出游玩,恰巧碰到一个叫李彪的官员乘坐马车从对面飞驰而来。这个李彪也很不简单,他字道国,儒生出身,精通典章,深得孝文帝信任,此时已经任职御史中尉,与尚书仆射游肇、幽州刺史常景等共同居住在洛阳东阳门外的昭德里,官位比元志高出许多。
按理说,官小的元志此时应该先让李彪过去,可他偏不让路,双方由此僵持下来。李彪见他这样目中无人,当众责问元志为何不让路,元志却说:“我是都城洛阳的长官,你不过是洛阳户籍中编入的一个住户,哪有长官给辖下住户让路的?”
两人互不相让,且争执不下,于是他们来到孝文帝那里评理。一见孝文帝,李彪先开口说话了,说他是“御史中尉”,官职比洛阳令大多了,洛阳令作为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居然不肯让道,真是岂有此理。元志丝毫不遑多让地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御史中尉也概莫能外,作为“京兆尹”,御史中尉李彪也是自己的辖下住户,应该是李彪给自己的属地长官让道才是啊。
宽厚的孝文帝听了他们的话,觉得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于是便笑着给他们提出了分路而行的解决办法,说:“洛阳是我的京城。我听了,感到你们各有各的道理。我认为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吗?”
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两人听后连连称是。于是,元志和李彪从朝廷出来后就拿着尺子,将经常通行的道路进行了丈量,各取一半,从此各走各的道。此后,“分道扬镳”一语便逐渐流行开了。
有关另类故史:谈资时代的历史爆料的文章
真实的武松并没有打过虎且惨死狱中行者武松是施耐庵笔下最着意刻画的人物,写得其几近完美。然而,这一切都是小说家言,在历史上并没有真实发生过。武松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且是位受人敬仰的侠义之士。疾恶如仇的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真实的武松并没有打过景阳冈上的猛虎,他义杀蔡京儿子最后惨死狱中。......
2024-05-18
民国报纸标题中的神来之笔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旧中国的老报人们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有不少神来之笔,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当时据官方要求,各报必须及时配发新闻,指令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七解放战争时期,湖南、湖北一带的国民党报纸常刊登贺龙已被活捉枪毙的消息。......
2024-05-18
历代名人“怕老婆”趣闻男人怕老婆由来已久,历史上有不少饶有风趣的怕老婆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却没想到“苏子文章天下闻”,陈从此闻名遐迩,成了怕老婆的典型。又因为陈慥字季常,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其部下皆不平,纷纷表示要为大帅教训这个“悍妇”。......
2024-05-18
古代青楼女子的那些避孕物在现代的避孕药具出现之前,过去的青楼女子是如何采取避孕措施的呢?在中国古代,除水银外,还有用砒霜或马钱子碱来避孕的,虽然这些药大剂量使用会致人死亡,但是小剂量使用却可以杀死腹中的胎儿,因此,采取这样方式避孕的妓女是永久性地、不可逆转地终身不孕,往往是在刚开始做妓女时,老鸨给其偷偷下药!贴在肚脐上,就可以了结女人肚子的受孕功能,再不能怀孕了,不过这“了肚贴”已经失传。......
2024-05-18
史上最雷人的经典啰嗦诗啰嗦诗是杂体诗的一种,又名重复诗。诗歌固然要求语言凝练,但重复啰嗦以至成诗,也自有其趣。与之异曲同工的是,《古今谭概》里啰嗦诗的另一杰作是《咏老儒》: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眠。更奇的是,还有只描述一个事物的啰嗦诗,本一个字就能说清楚,硬是能写成很押韵的七言绝句。这些同义词“叠床架屋”的啰嗦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诗也是极具特色的,别有情趣在其中。......
2024-05-18
冰波/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阿笨猫全传》是一部童话作品,讲述阿笨猫和聪明过人的外星小贩巴拉巴、气功大师元空、发明家金哥等人物之间诸多好玩有趣的故事。艺术鉴赏《阿笨猫全传》是冰波在动画片《阿笨猫》脚本的基础上重新撰写的作品。《阿笨猫全传》的主角阿笨猫有点儿笨,有点儿懒,还有点儿坏,喜欢贪小便宜,有时还欺负别的小动物,但每次都弄巧成拙,自己吃尽苦头。......
2023-08-14
历史上经历最奇特的皇帝历代帝王中,经历最奇特的是南宋的宋恭帝赵。当时蒙古的势力已经深入四川、云南等地,而襄樊则成为宋朝最后的抗蒙堡垒。又建立秘密警察制度,隔绝皇帝的耳目,镇压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最后他命他最亲信的大将范文虎前往驰援。于是上表恭帝,请求出征。战场惨败的贾似道成了众矢之的,朝野上下出现处死贾似道的强烈呼声。......
2024-05-18
鱼龙是一种仿佛鱼类与海豚混血的生物,也是一种已灭绝的海生爬行动物。博物馆藏有多种鱼龙的大量残骸,其中一件标本与一名著名化石猎人尤其有着有趣的联系。1829年,巴克兰根据在莱姆里吉斯发现的一些土豆形石头,基于其与这些海生爬行动物同时出现以及其中所含的骨骼、鱼鳞和小型鱼龙的骨骼等信息,鉴别出这些是石化的鱼龙粪便。安宁鱼龙以玛丽·安宁命名,这里展示的正是玛丽亲自发现的少量标本之一。......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