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去伪存真——解密戏说背后我们是一个喜欢研究故纸堆的民族,当现实中不能突破现状改善自身时,就只能在历史中寻求缓解,于是就有了历史的戏说。历史可以戏说,但真相不容隐瞒。于是,他以有病为由辞去了景帝朝的“郎”,随梁孝王到了梁国。一场“琴挑”的浪漫剧由此拉开帷幕。酒宴结束之后,司马相如派人用重金买通卓文君的侍女,直抒胸臆。......
2024-01-24
“十恶不赦”究竟是指哪“十恶”
“十恶不赦”,常用来形容恶贯满盈、罪无可恕之人。那其中的“十恶”指的是什么呢?有不少人以为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大错特错了。
在现代汉语中,成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重大的罪行。但是,在我国古代的刑罚律令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却是实有所指的。
“十恶”,最初为佛教中的一个用语,指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十恶”作为古代刑法中的罪名,最早出现在《齐律》(由北齐尚书令、赵郡王等撰写)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齐律》曰:“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八议制度也是《齐律》首创的被后世广泛借鉴的律令之一,是专门为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齐律》明文规定:犯重罪十条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重罪十条”把以上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经过隋代《开皇律》与唐代《唐律疏议》对之的进一步的修订,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罪名说法。它的主要内容有:
1、谋反。指企图推翻朝政。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2、谋大逆。指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
3、谋叛。指背叛朝廷。
4、恶逆。指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www.chuimin.cn)
5、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
6、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严。通常为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
7、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
8、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
9、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
10、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
由于“十恶”之罪直接危害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核心——君权、父权、神权和夫权,所以自隋唐确立“十恶”之罪以后,历代封建法典皆将之作为不赦之重罪。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出现“十恶不赦”这个词,是在元曲大家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里:“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有关另类故史:谈资时代的历史爆料的文章
六.去伪存真——解密戏说背后我们是一个喜欢研究故纸堆的民族,当现实中不能突破现状改善自身时,就只能在历史中寻求缓解,于是就有了历史的戏说。历史可以戏说,但真相不容隐瞒。于是,他以有病为由辞去了景帝朝的“郎”,随梁孝王到了梁国。一场“琴挑”的浪漫剧由此拉开帷幕。酒宴结束之后,司马相如派人用重金买通卓文君的侍女,直抒胸臆。......
2024-01-24
3不要相信免费的午餐,那常是欺诈者惯用的伎俩——一只狐狸的骗术这是我几年前看到的一篇文章,当时就为这对狐狸的聪明和狡诈拍手叫绝。古河道冷僻清静,见不到人影,只有不知名的野禽的几声阴森啼叫和说不清楚的鸣响不时在远处或者近处响起。拐过一道弯,孤独的青年忽见前面十几米远的乱石滩上,有一只狐狸正在垂死挣扎。青年想弯腰拣块石头扔过去,却已经晚了,母狐狸叼住鸡脖子,大步朝干涸的古河道对岸奔跑而去。......
2023-11-30
中日间的战争,并不是因为日本方面有任何确定的决心要开战。自然,在中国方面更没有梦想到战争。日本方面通知我驻东京公使称,经由北京美国公使转递的中国向日本提出的直接和谈的请求,将加以考虑。无论如何,在末了张荫桓及邵友濂两位全权代表于1895年1月中旬已准备好了到日本广岛去。他们的结论是,中国是在玩弄他们,仅仅希望拖延,并可能是希望一个休战。......
2023-08-17
然而,尽管牛蛙对小龙虾兴趣不大,一种灵长目“动物”却发现了它的美味之处。自19世纪开始,和大蒜、土豆配合酱料炖煮的小龙虾就成为路易斯安那州居民最爱的消夏食品。无论哪种吃法,都有不少忠实拥护者,小龙虾也真正地在中国“红”了起来。然而,虾红是非多。这种报道随着小龙虾走红也渐渐多了起来。多种水产都可能引发肌溶症。而相比水产品的摄入,过量运动、挤压伤、缺血、高烧、感染、代谢紊乱都是肌溶症的主要病因。......
2023-10-28
没有任何一个伦敦人,也没有任何一个带兵攻打中国的军官,会认为该场战争与鸦片有任何关系。盖尔伯教授有所不知:在鸦片战争时期当然有不少伦敦人认为该场战争与鸦片有密切关系,但是现代人已经被诸如盖尔伯教授的高论蒙蔽住了,极少人知道当时英国有着非常强烈的反对鸦片贸易及鸦片战争的群体。......
2023-09-18
序 言中国古代讲求“为圣人隐,为尊者讳”,也就是对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的丰功伟绩可以大讲特讲,而他们干过的不太体面的事或者坏事则不能提不能讲,否则就犯了大忌。本书撷取了中国历史中几十个历史故事,内容涉及帝王身世、战争悬案、宫廷政变、历史谜案等,故事生动耐读,内容选材丰富,深入解读历史,力争给读者提供有关历史事件最权威、最丰富、最真实和最生动的信息,用现代眼光揭开历史真相,还历史一个清白。......
2024-01-24
均遭到叶名琛严拒。终于,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从天而降,那就是本书第十一章侦破的、1856年10月8日发生的“亚罗”号所谓辱旗事件,证实了该事件全属子虚乌有,都是当时的驻穗代理领事巴夏礼一手炮制出来的谎言。本侦探如此不厌求详地剖析能供破解该“六不”总督顺口溜的关键文件的背景,目标是要用证据来说明叶名琛长期以来抗英成绩斐然,以致被俘后仍有强大的抗英号召力,迫得侵略军认真对付。下面分析文件的内容。......
2023-09-18
前篇中我们提到的京剧《二进宫》是最著名的戏曲剧目之一,剧中李艳妃、定国公徐延昭和兵部侍郎杨波三人之间的那一大段唱腔可谓脍炙人口,堪称梨园经典。《二进宫》讲述了这样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老皇帝死后,襁褓之中的太子继位,升格为龙国太的李艳妃垂帘听政。《二进宫》里的老国丈李良的眼中钉、肉中刺是定国公徐延昭和兵部尚书杨波,历史上的老国丈李伟眼中的敌人则是内阁一号人物,万历名臣张居正。......
2023-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