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江阴史事纵横:忠义之邦城门楼

江阴史事纵横:忠义之邦城门楼

【摘要】:“忠义之邦”城门楼江阴民风淳厚,民性刚强,富有反侵略、反压迫的光荣传统,素以“忠义之邦”闻名于世。江阴古城的南门即朝宗门的“忠义之邦”城门楼,从明代中后期到清初的不足百年间,见证了江阴人民抗击倭寇入侵和反清抗暴守城两场重大斗争的历史,也是江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物。十八日,刘良佐策马近南门前来劝降,阎应元大义凛然站在城楼严加痛斥。

“忠义之邦”城门楼

江阴民风淳厚,民性刚强,富有反侵略、反压迫的光荣传统,素以“忠义之邦”闻名于世。江阴古城的南门即朝宗门的“忠义之邦”城门楼,从明代中后期到清初的不足百年间,见证了江阴人民抗击倭寇入侵和反清抗暴守城两场重大斗争的历史,也是江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物。

江阴古城,始建于南朝梁绍泰元年(555)置江阴郡、江阴县时,筑土城跨乾明、演教二寺故址。五代杨吴天祐十年(913),江阴建为军(与州、府同级),城池扩建为周长13里,筑4城门:东延庆、西钦明、北通津、南朝宗。宋增建内城,设子城门4座:东新津、西望京、北澄江、南观风;外城门5座:东春晖、西天庆、北爱日、南朝宗、东北建寅。元初城郭尽毁,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平定江南,镇守江阴的吴良、吴祯奉命修复城池,增筑土城,并用砖石加女墙,周长9里30步,高1.5丈。恢复春晖、天庆、爱日、朝宗4门,都有城楼。入明后城墙坍塌。正德元年(1506)始修西、南门;三年,为防倭寇,在澄江门外黄田港口建靖海关,春晖门外建朝阳关;六年,相继修城,绕城四周拓浚护城河,设东、北、南水关,沟通内外城河的水源。嘉靖十二年(1533)又增设城楼8座,以利守望相属。二十二年起叠长条石五层加厚城基,将定制的窑砖做墙面。至三十一年(1552),倭寇在江、浙、闽沿海袭扰加剧,江阴全部城墙用大砖(每块重50斤)为面,倭寇到达城下时,因城防巩固,城内百姓未遭祸患。三十三年,城墙加高至2.2丈,又在4城门外加建半圆形的瓮城4座,两旁各开一瓮门,用以增加城池的防御力量;城垣上增设城铺3座、敌楼、窝铺22座。三十五年倭寇又大至,先后环攻江阴城40天,终因城墙坚固,护城河开阔,城防完善,倭寇无法得逞而退去。嗣后屡有修葺。崇祯年间重修城楼马道和北、南水关。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在江南推行强制汉族人民剃发易服的民族高压政策,江阴人民英勇不屈,凭借坚固的城墙,抗击清20万大军围城达81天,终因弹尽粮绝,在清军200多门红夷大炮轰击下,城之东、北、南三面各被摧毁几十丈,城破,守城义民无一人投降。

江阴南门,自五代初建城起即名为朝宗门,一千多年来其名称一直未变。它是江阴古城的南大门,水陆交通的要冲。陆路经南闸、月城、青旸、石幢4个邮铺,直达无锡;水路北接黄田港、南接运粮河(即运河)。黄田港为江潮出入之总汇,它经澄江门北水关南转而东贯穿市区,又自东折而南直趋朝宗门,出南水关与九里河相接。在五云桥南设有驻节亭,俗称“接官亭”,为往来官员水步代换之所。

据史料记载,江阴的抗倭、抗清斗争中发生在朝宗门的可歌可泣事迹有: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六月初一,倭寇2000余人盘踞在城南外的蔡泾闸,四出烧杀抢掠,江阴知县钱img74不忍百姓受此毒害,命开城门接纳受难百姓,给予安排食宿。六月二十三日下午,钱img75毅然亲率县兵、乡勇400余人冲出南门,在九里湾(即磨盘墩)与倭寇血战,壮烈牺牲。

清顺治二年(1645)七月,清兵10万余围城,以南明降将刘良佐为先锋移师南门外的十方庵,十七日夜,守城义军首领、典史阎应元择勇士千余人夜半出南门劫营,杀伤清兵数千。十八日,刘良佐策马近南门前来劝降,阎应元大义凛然站在城楼严加痛斥。二十九日,清十王在十方庵高搭将台,端坐指挥百余座大炮轰城,阎应元冒着炮火膝行在南门城楼瞄准将台亲手操炮,一举击毙十王及其手下4将。

江阴人民抗清守城81天,城破后杀戮之惨无殊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世称为“南明三惨”。清军虽然占领了江阴城,但江阴人民抗清斗争并没有停止。年近70的老贡生黄毓祺伏处乡间,传檄四方,联络志士,继续抗清。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黄毓祺与他的弟子、诸生徐趋侦得江阴城内无备,率王春等14人夜袭兵备道衙门,约城中内应以放炮为号一起动手,因炮放得太早,兵备使警觉,进攻受挫,徐趋与王春等被俘,14人全部遇难。黄毓祺装成卜算者混出城,继而易名奔走各地,甚至衣破鞋穿,乞食于市,抗清之志不稍衰。四年(1647)正月渡海去舟山,联络明总兵黄斌卿的军队,约常州所属五县抗清人士夺取常州城,孤军已达常州北门外,因人疲马乏被清军打败。黄毓祺再次脱身渡江至南通州,投访其故友薛从周,而薛已降清,黄毓祺被拘,解至南京按察司狱。黄毓祺诗文豪放,在狱中慷慨如平时,曾作诗多首,有“大梦谁分丑与妍,白杨风起总茫然”、“百年世事弈棋枰,冷眼常观局屡更”、“惟有丹心坚自爱,忍能凿破化为图”等句,表达了他虽身陷囹圄,但矢志抗清、坚贞不渝的情怀。清廷用尽种种方法劝降,黄毓祺不为所动,经二年之久,态度丝毫不变,于顺治六年(1649)八月慷慨就义。(www.chuimin.cn)

顺治帝亲政后,为了加强统治和稳定社会秩序,他采取了重用汉官和对反清武装剿抚并用的策略,以缓和民族矛盾和削弱民间的反清势力。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平定吴三桂等三藩叛乱、统一台湾后,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出发,用表彰前明守节仗义之臣以安抚民心。他在六次南巡中有五次谒祭了南京明太祖的陵墓,颂扬前明的统治,亲题“治隆唐宋”碑文,勒石建碑于孝陵门中。对一些耆老秀才,还进行召见。昆山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拒不应召,康熙也容其洁身世外,听其自便。他的这些活动,确实起了收揽、安抚人心的作用。康熙二十四年(1685),诏准将抗清守城殉难的阎应元与抗倭殉难的钱img76等并祀于忠悯祠。雍正元年(1723)下诏建忠义孝悌祠于学宫内,并立石碑,奉祀历朝忠臣13人、义士11人,增祀历朝忠节义士14人。乾、道年间先后增加旌表抗清的戚勋、许用、黄毓祺、徐趋等9人殉节之士和邵康公等138人殉节之士。

江阴城东南隅的栖霞庵,本是阎应元殉节之地。乾隆皇帝即位后在大力开疆拓边的同时,继续“褒(奖)忠(义)阐(扬)幽(灵),凡胜朝(指前明)殉节诸臣,分别赐谥,盖以扶植纲常,垂教万世”。乾隆八年(1743)诏令将栖霞庵改建为“三公祠”,专祀明江阴典史阎应元、陈明遇,训导冯厚敦,塑像春秋致祭。四十一年(1776),又对守城不屈的三公分别赐予“忠烈”、“烈愍”、“节悯”的谥号,后嘉庆间学政汤金钊为之题《三公祠记》碑;乾隆帝又赐予明文华殿中书舍人戚勋“烈愍”的谥号,后又将大街小庙巷戚勋合门7人举火自焚处建成戚公祠,道光间学政白镕为之题《戚烈愍公祠记》碑。嘉庆、道光间,江苏学政应江阴士民之请,将守城不屈死,百余年来未列祀典者上报于朝,得旨以姓名事迹见于邑志、家谱的221名殉义绅士,分三批附祀于三公祠,各立神主牌位,分设两序,与三公共受祭祀。道光间学政朱方为之题《三公祠袝祀殉义绅民记》碑。

学政作为一省“掌文衡”、“主教铎”的钦差大臣,本来就有劝奖善举、总持风教的职责。嘉庆二十四年(1819),浙江归安人、状元姚文田来江阴任江苏学政,他对江阴义民以“区区一邑,抗拒大军,力竭城陷,视死如归”,其忠心可嘉,特手书各两尺见方的“忠义之邦”四个大字以资褒扬。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县金咸顺应民意,主持对江阴城池实行大修,命邑人张锡龄将姚文田手书“忠义之邦”四个大字临刻于石,嵌在江阴朝宗门城楼壁上。“忠义之邦”可谓江阴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江阴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1937年11月29日,入侵中国的日本军以战车为前导在猛烈的炮火下向江阴城发动总攻击。一颗炮弹毁去南城楼的“义之”,仅存“忠、邦”两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江阴县长方骥龄入城,命其秘书、复旦大学文学士孙俊在(陆桥人)重写“忠义之邦”四字,并作跋语,于1946年4月8日县临时参议会成立时,在南门城墙原处换上并举行揭幕典礼。

重建的南城门 沈俊鸿摄

1952年,江阴南门城楼被拆除。2009年的阴历二月初八南门节场,江阴市人民政府修复的朝宗门正式落成,万众瞩目的“忠义之邦”重放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