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江阴早期革命波澜壮阔,毛泽东作为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曾亲手为之播下革命的火种。毛泽东担任组织部秘书兼代秘书处文书科主任,事实上成为中共在上海执行部的中心人物。正在丹阳任教师的进步青年江阴人钱振标和同事戴盆天利用暑期前往上海执行部接洽,受到毛泽东和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热情接见。......
2024-05-17
徐霞客西南遐征
徐霞客塑像 张大生作
徐霞客,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江阴马镇南旸岐人。万历十四年(1587)十一月二十七日诞生于“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的耕读之家。他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因明末政治黑暗,长大后不愿应科举考试走仕宦之路,而有志于遍访奇名山大川,得到他的母亲鼓励支持。万历三十五年(1607),徐霞客22岁时,辞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开始出游。初期旅行以登名山、访胜迹于太湖、苏杭一带为主。因老母在堂,每年春天外出,秋冬计程归来。他游山川如会知己,探穷奥如掘至宝。37岁以前,他游历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南方的黄山、庐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最远至福建的武夷山。天启四年(1624),因母亲已届80高龄,徐霞客打算暂缓远行,但徐母却不以为然,特命他陪同亲作宜兴、句容之游,以示激励。次年9月母病逝,在家守孝。崇祯元年(1628)服丧期毕,乃放志远游。他有感于“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以更多的精力对地理现象作考察研究。4月去福建漳州看望好友黄道周,远抵广东罗浮山。崇祯二年,由南转北,入京师,游盘山。三年,再南游漳州。五年,重游天台山、雁荡山。六年,出南京,再北上京师,游五台山、恒山,又南下三游漳州。他身体健壮,“携一杖、一袱被,登山捷如猿,能忍数日饥,逢食即饱,旅泊岩栖,游行无所碍”。
崇祯九年(1636),徐霞客年届50,虽然已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的文章、道德也早已为时人所推崇,但早就计划的西行考察,却迁延了两载;如今两个儿子都已成婚并喜得长孙,自己“老病将至,必难再迟”,决心实施既定的远游计划,跋涉“蛮荒”,考察西南奇异地貌,探索长江等水源头。相传云南大理鸡足山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宣扬佛法的“道场”,与佛教四大名山峨眉、五台、九华、普陀齐名,对此他神往已久。此次西南之行,一位法号静闻的和尚欣然与他同行。静闻是江阴南街迎福讲寺住持莲舟上人的高徒。徐霞客28岁时,曾与莲舟共作浙江天台山、雁荡山之游。如今静闻坐禅诵经已20年,他自己刺血书写《法华经》一部,希望趁此供奉给佛教圣地鸡足山迦叶道场。就在这年的九月十日深夜,徐霞客告别亲友,携静闻放舟远行,同行的还有随身的仆人顾行。一路上,经无锡、苏州、昆山、青浦抵浙江境,历杭州、余杭、桐庐、兰溪、金华,水陆兼程由常山入江西界,过上饶、贵溪、建昌、永丰。沿途访名山,攀奇峰,探洞岩,在赣西山村李田度岁末。
崇祯十年(1637)正月,徐霞客一行经武功山入湖广境至衡阳,二月初七,进衡州城拜会江阴同乡金祥甫,而后溯湘江而上。十一日,客船夜泊新塘站附近江畔,二更时分,一群强盗执火把舞刀剑破舱杀入。徐霞客、静闻均落入江中。静闻为了保护血写的《法华经》,被强盗刺伤。徐霞客、静闻虽被邻舟救起,但行李盘费尽失,一时无计可施,只得返回衡州,向同乡金祥甫求助。金知道了徐霞客湘江遇盗的经过深为同情,劝他中止行程,并表示愿意资助他返回故乡。徐霞客却表示不想改变西行考察的计划,说:“我带了一根铁手杖,什么地方埋不下我这把老骨头呢?”静闻虽然身受重创,但去鸡足山朝佛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金祥甫听了很感动,借给他们20两银子的盘费,徐霞客得以继续西行。
这年闰四月的二十八日,徐霞客一行入广西,抵达桂林。桂林的“千笋”是计划中重点游览考察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以一个多月时间尽游了城内外60多个石灰岩溶洞和阳朔漓江,如著名的七星岩就造访了两次。在静闻的协助下,他第一次考察就详细地记载了岩洞的内部情况;一个月后,他们又去七星岩再度考察,踏勘了七星岩的整个山体,并对15个洞口的分布情况作了综合描述,还努力探索岩洞和洞内奇异景色形成的原因。这比欧洲地理学家对岩溶地貌的系统考察要早100余年。当年仅凭目测步量所得的许多数据,竟然与现代用仪器测量的结果大体相符。(www.chuimin.cn)
六月十四日,他们从桂林西行到达柳州。静闻和顾仆都患病了,徐霞客只好让他们乘船从水路行,自己由陆路继续考察。八月二十三日辗转至南宁会面后,静闻终于连伤带病难以续行。徐霞客将静闻寄榻在南宁的崇善寺,悉心为他治病,调理了一个月,静闻的病情毫无起色。静闻希望徐霞客继续进行考察活动,让他一个人留下在寺中养病。九月二十三日客船继续西行,徐霞客只得拜托寺僧照顾好静闻,与静闻暂别,即和顾仆乘舟去左、右江流域一带考察。不料十月初八在旅途中得到寺僧传来静闻病故的消息,徐霞客悲伤至极,和顾仆一道赶回南宁。回到崇宁寺后,徐霞客得知静闻在他离开南宁后的次日即已逝世,临终时给他留下遗言:“我志往(鸡足山),不得达,若死,可以骨往。”徐霞客火化了静闻的遗体,并和泪写下了《哭静闻禅侣》诗六首,在诗中,他用“晓共云关暮共龛”、“瘦比黄花不耐寒”回顾与静闻一年来朝夕与共的艰苦旅途;用“可怜濒死人先别”、“含泪痛君仍自痛”倾吐了自己与静闻“分袂未几,遂成永诀”,生离死别的深切哀思;用“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表明中途失伴的惆怅心情;用“护经白刃身俱赘”、“守律清流唾不轻”歌颂静闻为了保护佛经而受伤、严守佛教戒律而不污清流的高尚品德。
崇祯十一年(1635)二月,徐霞客毅然把静闻的遗骨装在匣子里背着,继续踏上征程。他首先北上登上南岳衡山,游遍七十二峰;又泛舟过洞庭湖,再到四川攀上峨眉山,向北经历岷山,一直到达松潘;又往南过大渡河,攀登瓦屋、晒经等山。再沿金沙江,到了西南地区的边界以外,然后又由金沙江乘船到澜沧江,沿着盘江,经过丽江,抵达云南境内。徐霞客终于来到了鸡足山,就把静闻刺血写成的《法华经》供奉于悉檀寺迦叶道场。寺僧敬仰徐霞客与静闻生死之旅的高义,特为静闻遗骨卜葬于寺左黑龙潭东穴并建塔墓上。
徐霞客帮助静闻实现了宿愿,又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从鸡足山继续向北考察,二十五日抵达丽江府,三月初到达大理,三月二十日离开大理至永昌府,四月初十离开永昌西行,沿途考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此后数月,徐霞客足迹遍及滇西北藏族、彝族、景颇族等族生活区域,此间不仅撰了《滇游日记》,还留下了《永昌志略》、《丽江纪略》、《溯江纪源》等珍贵文献。九月间,相随三年的顾仆卷包潜逃,他也因久涉瘴地,患了足疾,还应丽江知府木生白之请,留修《鸡足山志》4卷,三月而成。因病不良于行,于崇祯十三年(1640)一月,由木生白知府派人送他东归,六月抵家。有朋友去探望他时,他说:“汉代的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但是他没有一览昆仑山;唐代的玄奘和元代的耶律楚材游历过西方,但是他们都奉着皇帝的命令。我却以平民百姓的身份,拄着手杖,穿着麻鞋,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而且还登上了昆仑山,游历了西域。如果我能与上述三人并列为四,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了。”徐霞客于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二十七日长逝,终年56岁。
徐霞客外出旅行考察,总要把当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有时日行百里,露宿残垣,寄身草莽,仍坚持燃枯枝照明,走笔为记。这些记录在他死后由季会明、李寄等整理成《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所建“静闻和尚塔”依然屹立在鸡足山佛教圣地,成为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受重点保护的文物,供后人瞻仰凭吊。
有关江阴史事纵横的文章
1921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江阴早期革命波澜壮阔,毛泽东作为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曾亲手为之播下革命的火种。毛泽东担任组织部秘书兼代秘书处文书科主任,事实上成为中共在上海执行部的中心人物。正在丹阳任教师的进步青年江阴人钱振标和同事戴盆天利用暑期前往上海执行部接洽,受到毛泽东和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热情接见。......
2024-05-17
江阴文庙与贡院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兴盛时期,也是历史上科举取士的兴盛时期。被誉为“衣冠文物之邦”的江阴,早在北宋前期已建有文庙,“即庙为学”早于其他郡县;到了南宋,江阴军设立贡院,是科举时代举行乡试取举人的场所。自此,江阴文庙相继设立军学、县学。清初,江阴人民抗清守城被屠,文庙多数建筑受到损坏。因整个古建筑群自然风化严重,虽对大成殿、明伦堂分别作抢险加固,然江阴文庙已非昔时面貌。......
2024-05-16
辛亥江阴光复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仅一个多月就有14个省相继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的统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运动。11月3日同盟会员陈其美等领导工人和会党起义,第二天攻占江南制造局,宣布光复。有“忠义之邦”美誉的江阴,革命党人闻风而动,积极游说驻澄军队反正独立,于11月8日不费一枪一弹实行光复,是江苏较早宣布光复的县份。至江阴光复共出6期,后因同人星散而告终。......
2024-05-17
江阴抗倭英雄谱明代中后期,我国江、浙、闽沿海一带,经常受到日本浪人——倭寇的劫掠。倭寇活动最为猖獗的嘉靖三十一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阴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同仇敌忾,在知县钱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有力地打击这些强盗,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双方激战,倭寇弓箭乱射,乡民伤亡较大。倭寇向北撤走,吴兑被乡兵救起,终因伤势过重,于第二天去世。......
2024-05-16
附大事记商武乙商末,古公亶父(周太王)长子泰伯、次子仲雍自陕西岐山奔江南(荆蛮),居梅里,自号句吴,江阴之地在其境。三国吴大帝嘉禾三年,分吴郡无锡以西地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暨阳乡地属毗陵屯田区。6年后废暨州,复并暨阳、利城县入江阴县。次年四月率八千水兵至镇江截断金军退路,大败兀术于黄天荡。54岁从云南鸡足山病归,崇祯十四年正月十七日逝世,著有《徐霞客游记》。......
2024-05-17
揭开了几被湮没的太平军征战江阴、戈登折戟长泾河的历史。初七日,太平军分兵无锡、江阴。九月初,陈玉成奉命渡江攻扬州,江阴、杨舍、常熟太平军主力大半西移,避居江北的团练配合清军南渡江阴,太平军因守城力量不足,初四日再次撤回常州。十一月初,广王李恺顺从常州率部与来自常熟的太平军实行东西夹击、收复江阴县城,进驻达2年零9个月,建立县级政权,推行乡官制度,属太平天国苏福省常州郡。......
2024-05-16
南菁书院育菁华清光绪八年,江苏学政、兵部侍郎黄体芳为培养造就“南方菁华”,在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左宗棠的大力支持下,请准择原长江水师京口营游击署故址创建南菁书院。为此,左宗棠于光绪九年十二月初二就有关创建南菁书院事上奏光绪皇帝。自此,南菁书院在经济上又增加了一项可靠的保证。南菁书院建院碑记南菁书院设在江阴城内中街,该地原本为长江水师京口游击署故址。......
2024-05-16
顺治之师释玉林在我国,佛教的显著特点是典籍浩繁,宗派林立,僧徒众多,出现过许多著名高僧。当顺治帝因感情的创伤萌生剃发出家之念时,玉林通琇则以他的大智慧,奇迹般地制止了顺治执意出家之举。顺治帝并未降罪于玉林,而复遣使至报恩寺再三坚请。顺治帝对玉林大师那圣洁、超凡脱俗的德行,圆三教于一身的学养,神秘而富有哲理的辩机,很为赞赏。顺治帝请玉林为他起法名,大师辞让。......
2024-05-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