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江阴学政节署:江南官署之冠

江阴学政节署:江南官署之冠

【摘要】:学政节署驻江阴在江阴市区中心,有一个古老的学院场。入清后,原南直隶的下、上江,分设江苏、安徽两个省,提学御史改称提督学政,江苏提督学政的官署即设于江阴。江苏学政节署规制崇宏,被誉为“江南官署之冠”。朝廷以此警戒和约束学政。江苏学政节署虽设在江阴,而学政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得按临各府的岁试、科试

学政节署驻江阴

在江阴市区中心,有一个古老的学院场。这个“学院”,并非指某一种专业教育的高等学校,而是明代督学察院、清代督学部院的简称。江阴自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起,就有皇帝钦命特任的提学御史驻节于此,提领监督南直隶下江地区(今江苏和上海部分)学务,它的官署称为督学察院。入清后,原南直隶的下、上江,分设江苏、安徽两个省,提学御史改称提督学政,江苏提督学政的官署即设于江阴。江苏学政按临全省所属八府三州考试童生及生员。因江浙文风特盛,清雍正以后,常简派三品以上进士出身的堂官(即六部的长官)任江苏学政,俗呼“大学政”。学政三年一任,各带原衔品级出任,具有钦差身份,在任职期间与督、抚平行,其地位至为尊贵。江苏学政节署规制崇宏,被誉为“江南官署之冠”。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撤,历时292年,计有学政124任。江阴虽然是个不大的县城,但因作为明清两代“掌文衡”、“主教铎”的学政驻节之地,却成为江苏全省的文化枢轴,遐迩闻名的“衣冠文物之邦、东南人文之薮”。

明代,因江苏(时称下江)、安徽(时称上江)是朱元璋创业之地,故直隶于南京。正统元年(1436),朝廷为加强对各府、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的管理,始由十三省按察使兼掌提督学道,南京(即南直隶)特设提学御史,学署设在句容。因地跨两江,幅员辽阔,三年中又须按临各府、州两次,故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增设下江地区提学御史,钦命进士出身的山阴王以宁从广东道提学使调至下江,提督苏松等府学政。他选择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的江阴作为驻节之地,移文江阴知县许达道将大街虹桥东的巡抚行台旧址新建督学察院。此处在宋元时为澄江驿,明初为吴良镇守江阴的卫指挥使衙署故址,并分割乾明广福禅寺的西翼,加以拓建创新,门堂厅廨、经房楼阁,基宇宽广,又割季科的清机园(即宋时的万春园)为学署后花园。

清初,将南直隶改置江南省,后分置下江地区为江苏省,上江地区为安徽省。雍正三年(1725)开始,各省提督学道改称提督学政。一般学政驻节之地大都设在省城,而江苏学政节署既不设在两江总督驻地的江宁(今南京市),也不设在江苏巡抚的治所苏州,而仍循例设在江阴,辖江宁、淮安、扬州徐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八府和通州、海州、太仓三州学事,设十一个考试区。学政主持院试,其一为童试,即复试已先后参加过知县主持的县试和知府主持的府试录取上报的童生,经院试录取后就是所在地县学、州学或府学生员(俗称秀才),叫做“入泮”,在学并非以读书课业为主,其主要任务在于准备岁、科考试以应乡试。其二是学政须在三年内考秀才两次:一为“岁考”,其作用是督促他们学习,按成绩优劣给予奖罚;一为“科考”,在乡试前一年举行,成绩合格者方能参加本省的乡试(即考举人)。所有学政在任职期间,不论原官阶大小,都按钦差待遇,因与督抚平行,知府以下执属员礼,督抚以及布政、按察两司都不许参与学事,学政也不能干预行政,但可根据巡访所得对督抚以下官员劣迹密折陈报。奏折不经部转呈,可由后宰门直达皇帝批览。学署组织清简,分设“书”、“承”、“号”、“舍”四个部分,署内除督抚委派几名巡捕担任防卫等事务外,另聘一些著名学者为幕友襄助。而学政出署仪式颇为隆重,除旗、锣、牌、伞外,还有骑马的武巡捕。在绿呢大轿前面,衙役抬有一具扛箱,后随两名刽子手。箱内放的其实是罪服,若学政有营私舞弊行为,弹劾属实,照例大辟。朝廷以此警戒和约束学政。

清康熙十五年(1676),江苏学政节署由学使邵嘉、知县何且纯依次整修,乾隆五年(1740)知县蔡澍增广学署规模,道光十九年(1839)学使祁隽藻檄知县陈延恩增建新东、西考棚2000多号,达到鼎盛时期,计13进200多间,有“江南第一衙署”之称。其规制为,门前有大广场,用照壁环绕,两边有东、西辕门,上悬“文章司命”、“风教总持”的横额,文武官员骑马、乘轿都得由照壁外绕道而过。广场上竖两根高大旗杆,扯“钦命江苏督学部院”大旗。辕门内设两座“吹鼓亭”,学政在署时,每天辰、午、戌三时,有当差乐工在亭内大吹大擂。正中是头门,左右为班房,东有舍人厅、西有号吏房。进为仪门,左右为巡捕房、执事房。其后架木为表,榜名“龙门”,中间为一条北接月台的甬道,直通大堂。两旁建有两排每排各12间的高敞瓦屋,是为考棚。沿甬道一面是朱漆半栏,里面是一格格宽2尺、深4尺,用石凳架木板的一桌一凳,每一间都有以千字文编的座号,称东、西文场。

原江苏学政节署仪门 沈俊鸿摄

学署的大堂面阔5间,飞檐重彩,画栋雕梁,气势恢宏。正中高悬“端严正直之堂”金字大匾额,抱柱楹联为:“文章有神,浩气贯大江南北;风雨不动,欢颜开广厦万千。”堂东为岱道厅,西为吏厅。暖阁后有川堂,中设引门,亦有一联是:“进退一心严,即此是礼门义路;文章千古共,果谁能入室升堂。”东为堂房,西为卷房,两边旁房多间。进为宅门,东有门房,西有签押房。并有东西花厅及书吏办公处。宅门内即是学政携带家眷居住的地方,依次中有崇素堂、燕喜堂、嘉荫楼,东有紫薇庭、大雅堂、丹桂楼,西有薪樵堂、存心堂、知圣道斋等。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江阴,学政节署遭火焚,屏墙外椽瓦无存。同治三年(1864)起,用3年时间照原样重建,虽然不如当年,却也壮观。宅后有园,即季园,从西偏的花厅后有小门可入。在后园的雪浪湖周围,原有香岩榭、知乐亭、观稼楼、九曲桥和平底画船,遭兵燹后一直没有修复。光绪十二年(1886),学政、长沙人王先谦捐出自己的俸禄,将荒废的后花园加以整修,筑有“墨华榭”碑廊,镌嵌历任学政题和的诗篇;南偏有小阁,称“斠古阁”;阁下有亭环植梅花数十株,因名“梅花亭”;“墨华榭”之西,就是绿柳环池的古“雪浪湖”;湖北叠石筑亭,称“存雪亭”;亭东北有堂屋3间,名“永慕庐”,是学政王先谦思念其母而建的纪念物;庐东有一座前后开轩的房子,称“虚受堂”;向东行十数步有一穹门,曲径通幽,题额“湘菜畦”。王先谦为保存名园胜迹,将季园改称寄园,这就是著名的“寄园八景”,构成了后来的中山公园主景部分。(www.chuimin.cn)

江苏学政节署虽设在江阴,而学政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得按临各府的岁试、科试,武科生童考试也结合进行,其工作是较为繁忙的。三年一任的学政,每次新旧交替,例在举行乡试之年的十一月左右。新学使到江阴,因已届岁尾无事可办,就在学署中过年。至次年正月,由江阴出发,依次考苏州府、松江府、太仓府、镇江府,至五月回江阴,考常州府属生童。考毕,学使在署歇夏。七月,仍由江阴出发,依次考江宁府、淮安府、扬州府和通州,至十一月,回江阴过年,以上皆为岁试。第二年春,学政由江阴乘船经镇江至清江浦,登陆抵徐州,考徐州府属,考毕再往海州。因徐、海两府州离学署路途较远,来去不方便,故此两地都是岁、科两场考试连续举行,各需50天左右,回江阴已在五月初了。开始科考常州府属,考毕,歇夏。秋天,再科考苏、松、太、镇府州,考毕已近年底回江阴过年。三年内举行两次的常州府属八邑生童岁、科考试,是直接在江阴参加院考的,因人数众多,依次分武进与阳湖、宜兴与荆溪、无锡与金匮、江阴与靖江共四场进行。院试时,考生齐集在头门东“八邑生童听点处”点名接卷,全部入场后将大门封闭,然后揭示题目,学政端坐大堂暖阁监考,各县学教谕、训导及文武巡捕往来各号巡视,直到大部交卷才得启封分批外出。每逢考期,除应考生童外还有送考师友及亲族,总数达五六千人之多,均须租赁房屋,借作考寓,一般有屋之家,无不利市三倍。为时一个月的“考篷期”,学院场大街西自大司马坊,东迄三元坊巷,南至北锁巷,店铺林立,百货杂陈,生意兴盛,是江阴的特有景观。

学政于第三年春渡江,依次科考扬州府属、淮安府属、通州属,完毕,回江阴歇夏。七月赴南京,科考江宁府属。考完,接着刚好乡试开始。于是,学政为全省贡监生员主持录遗考试,将合格者送入秋闱。乡试结束,已在九十月间,而朝廷所派的新学政也已在来江阴的途中了。从上面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江苏学政以江阴为中心,四出全省八府十州共十一个考区,终年不息,竭尽舟车之劳。考试之日,点名阅卷往往通宵达旦。有邵嗣尧、夏同善等六人因劳悴而死于任上。曾有位满洲贵族出身的学政,说自己在任上是“日日大年夜,月月忙搬家”。虽是牢骚话,却也形象地描绘了学政“赶考”的辛苦忙碌的情景。

江苏学政节署从明万历四十二年始设,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撤,历时292年,计有学政124任,其中任2任者8人,3任者1人;出身状元者6人,榜眼3人,探花1人,传胪3人;担任都御史3人,副都御史3人,六部侍郎47人,内阁学士8人,九卿正、少卿9人,国子监祭酒4人。因在任内有显著政绩而后升至大学士“入阁拜相”者4人:在乾隆中期以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两次来任,在民间有“清官”之誉的刘墉,预修《四库全书》的大学者刘权之,后为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师的祁隽藻,维新时期的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瞿鸿。有为驻节之地的文教事业作出贡献,而崇祀在文庙名宦祠的有周系英、夏同善等6人。礼部左侍郎张廷璐自雍正八年到乾隆三年连任3届,他以清廉、才高德硕为海内所景仰;兵部左侍郎李因培两次连任,扩建暨阳书院,捐置沙田3320亩作学产,受到乾隆御笔题诗嘉奖;满洲镶白旗人景福以副都御史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到任,正逢江阴大旱,西乡农民手持枯禾向县衙报荒请赈,反被知县陈模责打,乡民们怒将枯禾丢掷于大堂,知县竟以江阴民变诳报抚台请兵剿办。景福将实情具折,派两名承差用快马日夜赶路,先于抚台请兵剿办之折前送达京城,乾隆帝接阅立即下诏将失职知县严办,并令抚台到江阴放赈,一场巨祸得以消弭。兵部左侍郎黄体芳为培养造就“南方菁华”,特于光绪八年(1882)取得两江总督左宗棠的支持,择原长江水师京口营游击署故址倡建南菁书院,延聘名师主讲,使之成为江苏全省的教育中心和最高学府。十一年,王先谦以国子监祭酒接任学政,奏准在南菁书院开设刻书局,刊印《皇清经解续编》1430卷,颁行全国,饮誉世界。

江苏学使署图(清代)

清末在内忧外患的情势下,清廷为推行变法维新,诏令“废八股”、“罢科举”,光绪三十一年(1905)江苏学政唐景嵩在主持江阴最后一批秀才考试后于秋后悄然离开,翌年学政裁撤,驻节江阴达292年的江苏学政节署,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