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倾其积蓄,自费出版,《新编东钱湖志》终于2015年初问世,无愧为新时代布衣修史的典范之作。新编湖志之首,刊载了9幅地图。......
2023-11-06
沧桑之变芙蓉湖
芙蓉湖,是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部已经消失了的一个巨大汇水湖泊群,原水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故址在今常州市东、江阴市南、无锡市西北,古称“上湖”、“射贵湖”、“无锡湖”、“三山湖”。入于江阴境内的又称暨阳湖(俗称马家湖),它本是芙蓉湖的支湖,因两者相接,“巨浸沓冥中,畛域(界限)难辨”,宋代之前“烟波浩淼”,被称为“江南胜观”,故诗人常有泛湖之咏。中唐诗人李绅有“丹树村边烟火微,碧波深处雁初飞。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之句,把芙蓉湖写得恬静淡远,充满诗情画意。但却因地面高程仅1.5—2米,低于汛期水位,极易泛滥成灾。如南宋江阴军签判陈刚中《视涝》诗所述“暨阳古泽中,今岁仍大水,舟行民田间,一浪四十里”。虽从宋代开始“湮湖为田”,但湖盆较浅,略有雨水,就四处漫溢,百姓深受其害。元时暨阳湖依然是“月从水底沉钩去,船似鸥边泛叶来”的景象。清代地理学家、文学家李兆洛称三吴水利“盛于宋,极于明,至国朝,则规制详矣”。而芙蓉湖的“洪波为乐土,弃地为膏壤”,得益于明江南巡抚周忱的综合治理。
古芙蓉湖是江东吴地仅次于太湖的大湖。关于芙蓉湖最早的治理记录,是在战国时期,据史书载,楚春申君黄歇率先组织人力疏浚芙蓉湖(时称无锡湖),立无锡塘,在江阴之地开申浦河、黄田港,把水引入长江。三国时的东吴设毗陵典农校尉,在今常州、无锡、江阴间实行屯田,对芙蓉湖的荒滩加以垦殖。在东晋大兴四年(321),晋陵(今常州)太守张闿面对芙蓉湖水患,曾经“泄湖水令入五泻(即今锡澄运河的白荡圩),注于具区(太湖的古称),欲以为田”,但方法不当:“盛冬着赭衣,命百姓负土,值天寒地冻,其功不成”。到了南朝的刘宋时期,为了满足人口日益增多的粮食需求,于元嘉年间在太湖流域围湖造田。此时芙蓉湖因年久淤积,分化出阳湖、茭饶、临津(即宋建)诸湖,于元嘉二十二年(445)在武进县境内修阳湖堰,得良田数百顷;二十四年(447)又治临津湖为田。虽然围田都成功了,但规模都较小。到了唐朝中后期,江南的赋税占到了全国的很大一部分,朝廷开始注重对江南的开发和建设,堤防闸堰有序地推进,已形成太湖平原水网圩田水利系统,芙蓉湖面积没有大的变动。
宋初,由于种种原因,太湖平原以塘浦为四界的大圩制渐见解体,大多分割成以泾浜为界的数百亩的小圩,加上当时水利方针转为以漕运为主,为便于漕运,将有碍舟楫转漕的堤岸堰闸毁去,使水网失去控制。芙蓉湖洪涝灾害明显增多,平均每六年发生一次大水灾,低洼圩区积水不退,素称东南财赋重地的苏常地区陷入财源枯竭。江阴由于水利失修,受旱涝之灾甚于邻邑。北宋嘉祐三年(1058)曾任常州知府的王安石,在向仁宗皇帝上的“万言书”中提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财”。熙宁二年(1068)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了变法,其中“农田水利法”主要在于兴修各地水利,开垦农田,凡兴修水利有成绩的,给予授官嘉奖,一时“四方争言水利”。在此后的六年间,京畿及各路兴修水利10793处,溉田361000多顷,其中两浙路兴修水利最多,达1980处,溉田104000多顷。芙蓉湖在宋元祐年间(1086—1093)已治为田,但其后数百年一直是“时湖时田”,从未成为过良田。元代,由于战乱的影响,生产遭到破坏,水利长期失修。
明朝朱元璋开国后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他不仅指令各府、州、县官务必重视当地的水利建设,而且把治水的优劣作为考核各级地方官的重要依据之一。洪武二十七年(1394)八月特派国子监生(即明王朝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太学生)“分行天下,督吏民修水利”。据次年的汇总统计,全国共开塘堰40987处,疏通河流4162处,修建陂渠堤岸5000多处,很多是在直隶的应天、苏、松、常、镇、淮、扬地区。明代太湖蓄水的出水口,主要是吴淞江、刘家河和白茆塘。永乐元年(1403)江南发生水灾,地方官治理无效,明成祖急派户部尚书夏原吉前往治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重点疏浚了吴淞江、刘家河和白茆塘的相关地段,这次“三江”并治,较好地解决了太湖蓄水的分流入海入江的问题,也是夏原吉在江南水利建设上开创的首功。此时的芙蓉湖,因“地处极低,四水交集”,极易泛滥成灾,灾后民生惨不忍睹。这种状况,直到周忱巡抚江南,才得到根本的好转。
周忱字恂如,是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1404)23岁时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第二年,成祖在其中选择28人,命他们进入文渊阁学习。周忱向皇帝诉说自己年轻,请求参加进文渊阁学习,皇帝称赞他有大志,特予批准并让他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不久被提升为刑部主事,又晋升为员外郎。他虽有经世之才,但沉浮于属官20年未获升迁。宣德五年(1430)九月,宣宗因为天下资财赋税大多管理不好,江南更是严重,单是苏州一个府,累积拖欠赋税达八百万石,想找一个有才干的重臣去治理,于是由大学士杨荣推荐,周忱被提拔为工部右侍郎,任南直隶之苏松等地巡抚,总管监督当地的赋税粮食。周忱不负宣宗之选,他巡抚江南,深知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国家理财,但他不为多收而横征暴敛,而是以爱民为本,兴利除弊不遗余力。周忱非常注重实际,每到一地不带随从深入民间,与农夫村妇亲切交谈,询问有哪些痛苦的事,希望如何处置。对于部下,即使是低级的官吏也一样宽和,好多事情主动与他们商量,采纳他们的意见。遇到有才能的官员,则放手提拔使用,如苏州知府况钟、常州知府莫愚等都成了他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左膀右臂。他锐意治财赋,纾民因,平冤狱,锄豪强,兴水利,重农耕,凡有利于民生者知无不为。(www.chuimin.cn)
周忱巡抚江南的第二年,就遇上芙蓉湖大水,农田皆淹,几乎颗粒无收。他亲至常州、无锡、江阴赈灾,骑着一匹马在江边来回察看灾情,见到的人,并不知道他就是巡抚大人。周忱在江阴留下两首《赈饥诗》,其一为:“萧萧匹马过江干,满目饥民不可看。十里路埋千百冢,一家人哭两三般。犬衔骸骨形将朽,鸦啄骷髅血未干。寄语当朝诸宰辅,铁人闻着也心酸。”其二为:“艰难百姓实堪悲,大小人民总受饥。五日不烧三日火,十家关闭九家篱。只鹅止换三升谷,斗米能求八岁儿。更有两般堪叹处,地无芳草树无皮。”他因见谚称“苏常熟,天下足”的吴中腹地灾害频仍,下决心总结前人经验,根治芙蓉湖水患。为相度塞湖为田的得失,遍访三地耆老贤士。一次曾驾小舟到江阴,夜叩昔时刑部同僚,已从大理寺正任上卸职归田的严本家门。严本已卧,闻声跃起,自语“此公必是故人周恂如”,披衣相迎,果见周忱来访,两人为治湖的趋利避害,深谈至过半夜,临别时周忱仅接受主人相赠的两只熟鸡蛋充饥。
周忱经过缜密调查,决定采取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的主张,不是简单的围湖造田,而是立足三吴全局,对整个芙蓉湖实行综合治理。单锷是常州府宜兴县人,宋嘉祐四年(1059)进士,他不愿做官,“独留心于吴中水利,尝独乘小舟,往来于常州、苏州、湖州之间,经三十余年,凡一沟一渎,无不周览其源流,考究其形势,因以所阅历著为此书”。单锷分析了三州水患的原因,批驳了种种偏见,提出通盘治理的方针。他明确治水重点,主要是西复五堰,以捍西来之水;中疏常州、宜兴百渎,引水分入长江和太湖;东开吴江岸,疏吴淞江,使水东流入海。对单锷的学说,首先给予支持的是当时任杭州知府的苏东坡,他特把单锷请了去,具体商讨吴中水利,然后在元祐六年(1091)七月二日写了《进〈吴中水利书〉》的奏章,上奏皇帝,请求施行。谁知苏东坡上书不久,在赴淀州任途中被贬,他上书推荐的单锷《水利书》也被束之高阁。然而单锷的学说并未湮没,仍在民间广泛流行。
周忱在治湖中按照单锷的学说,首先从筑鲁阳五堰入手。“五堰在溧阳县西80里,高淳县东50里,一曰银林堰,二曰分水堰,三曰苦李堰,四曰何家堰,五曰余家堰”,现属高淳县,俗称高淳“东坝”。这个五堰,早在晚唐景福元年(892)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已修筑,后几经兴废,正如单锷所指出的那样,五堰未修复,“安徽宣(州)歙(州)和金陵、九阳江(溧水)之水,汇入宜兴荆溪和太湖”,如遇春夏大水,“则宣歙之水,乘淫霖奔突五堰而下,苏常低洼之乡几尽为鱼”;筑了五堰,“宣歙之水,可直趋芜湖而入长江,苏常之水,十可去其七八”。江阴民间就一直传有“东坝若倒,苏常难保”的谚语。周忱在组织实施“西复五堰,以捍西来之水”的同时,发动常州府所属江阴、武进、无锡三县芙蓉湖低原的灾民实行以工代赈,“开黄田诸港,以泄下流”。在湖区周围筑大堤63里,堤高广余丈,四周挖长河环绕,为防堤内积水,又配置戽水机等提水工具,积水随时可排。周忱及时引导湖民修渠浚港,围圩成田共达十万多亩。其中辟属武进、无锡两县成田的三万六千亩为芙蓉圩;辟属江阴境内成田的七千三百亩为马家圩,另保留作为湖心的方沼数十亩未予垦殖。圩内田塍罗列,港汊纷错,村落棋布,井然有序。周忱为保持向长江泄水的通畅,防止江水的倒流,又于正统元年(1436)命常州知府莫愚在江阴重建黄田闸、蔡泾闸,水闸按时启闭;为防治江潮挟带的泥沙壅塞锡澄间的运河,周忱特制双橹刷沙快船两艘,尾部绑铁扫帚,随潮往来疏刷,确保下流通畅。此后,周忱还重浚得胜新河,重修魏村闸;再浚吴淞江,畅通入海之口。经过通盘治理,芙蓉湖低原的水利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水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芙蓉湖“洪波为乐土,弃地为膏壤”,得历代水利之功,其中江南巡抚周忱的通盘治理,功绩尤为显著。朝廷为表彰周忱多年担任江南巡抚的业绩,特将他的兼衔由工部右侍郎晋为工部尚书。江阴、武进、无锡三县民众还分别在青阳、双庙、前洲等地建立周文襄公祠或周忱庙以志纪念。明代诗人尹嘉宾咏赞道:“文襄抚吴廿一载,吾乡水利最辛劳。两闸轮开铁扫帚,河工不费一丝毫。”古人把“白衣苍狗”、“沧海桑田”比喻世事的巨变,当年水涝灾害频发的芙蓉湖支湖暨阳湖之地,包括青阳、桐岐、月城、峭岐、马镇,乃至南间、申港等地的圩区,如今已是柳岸桑堤、绿荫千顷、旱涝保收、幸福富饶的鱼米之乡。
清江阴知县金咸《马家圩图说》
有关江阴史事纵横的文章
大纵湖为古射阳湖经分化解体后的残迹湖之一。古射阳湖的演变是里下河腹部地区湖荡演变的最典型的代表。这“沦为荡”者便含今盐城境内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一线。大纵湖为过水型湖泊,南部和西部的鲤鱼河、中引河以及大溪河等为主要进水河道,东北部的蟒蛇河为主要出水河道。她是盐城人的母亲河,而大纵湖亦可称是盐城人的母亲湖。......
2023-11-23
图3-4-3《浙江宁波府总图》中的东钱湖图3-4-4《鄞县图》中的东钱湖这图上,东钱湖就是一个内陆湖泊,根本看不到东钱湖经大嵩江进象山港入海的模样。按理,该局在合成省图、府图不该再重复《皇舆全览图》和雍正省志中的错误。图3-4-5《鄞县图》中的大嵩江诸源与东钱湖无关图3-4-6《甬江流域水系图》参考书目曹婉如等编《中国古代地图集(清代)》,文物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2023-11-06
恐龙突然消失的地球霸主我们在欣赏影片《侏罗纪公园》时,会看见很多样子形态各异的恐龙。在六千五百万年前,不仅统治了地球达一亿多年的各种恐龙全部绝灭了,同样悲惨的命运还同时降临到了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和天空中生活的很多种生物。大绝灭的结果使得在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前后,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尽管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但包括虾、蟹、帽贝和藤壶在内的大批生物在关岛附近海底火山茁壮生长。......
2024-07-06
宝石湖又名宝石水库,是一座始建于1958年,1971年竣工的中型人工湖。宝石湖是集灌溉、发电、城镇生产生活用水、牧渔、航运、旅游为一体的中型人工湖。2014年宝石湖被四川省水利厅命名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成为达州市唯一命名的省级水利风景区。2015年11月宝石湖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8年11月宝石湖入选四川首批河湖公园建设试点。图9-14开江县宝石湖河湖公园......
2023-11-17
减速器箱体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分为剖分式和整体式,大多采用剖分式结构。剖分式箱体由箱座和箱盖两部分组成,如图15-1所示,用螺栓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剖分面与减速器内传动件轴心线平面重合,有利于轴系部件的安装和拆卸。图15-3~图15-6所示的四种减速器均为剖分式箱体。为了保证箱体的刚度,在轴承处设有加强肋。整体式箱体重量轻、零件少、机体的加工量也少,但轴系装配比较复杂。......
2023-06-22
测试步骤①标准液的配制:准确称取5 mg玄参苷标准品,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60 mL甲醇,超声至标准品全部溶解,再加入甲醇至刻度,摇匀后即可注射。②样品液的配制:称取一定量碾碎的含有约5 mg玄参苷的样品,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水,超声5 min,再加入50 mL甲醇,超声15 min(提取物)或45 min(原草),冷却后再加入甲醇至刻度,离心5 min,吸取清液即可注射。......
2023-07-02
“好听是好听,但为什么就没有人来学呢?”唐荣基从2001年就开始等待自己的“大徒弟”,他希望有人可以把竹琴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无论男女,只要愿意学,只要自身条件还合适,我都愿意教,不收一分钱。”2005年6月,唐荣基在新华公园进行竹琴表演,吸引了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老师和四名同学前来学艺,可他们只坚持了一周的时间。......
2023-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