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宇宙文明方程式:文明数目或已大幅减少

宇宙文明方程式:文明数目或已大幅减少

【摘要】:宇宙文明方程式地球外文明问题的基本公式,就是美国天文学家德瑞克提出的“宇宙文明方程式”。最近,随着科学的发展,在这项“宇宙文明方程式”中,出现了乘数明显减少的倾向。这样,德瑞克的宇宙文明方程式中的几值要比以前假想的小两位数。大多数专家认为到达最近的宇宙文明社会的距离是100~300秒差距。果真这样,银河系的文明数目就不是超过1000个,而是有可能大为减少。

宇宙文明方程式

地球外文明问题的基本公式,就是美国天文学家德瑞克提出的“宇宙文明方程式”。最近,随着科学的发展,在这项“宇宙文明方程式”中,出现了乘数明显减少的倾向。

N=n×P1×P1×P1×P1×img2

N——目前银河系中高级文明数;

n——银河系恒星总数;

P1——恒星具有行星的概率;

P2——行星中发生生命的概率;

P3——在行星发生生命,进化到智慧生物的概率;

P4——这个智慧生物具有技术文明的概率;

t1——技术文明的平均寿命;(www.chuimin.cn)

T——银河系的年龄。

德瑞克本人在1960年进行了想在鲸鱼座星和波江座星发现人工电波的尝试,现在看来,这个尝试是幼稚的。

美国天文学家肯布提出,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巴纳德星周围有行星。但是人们认为这个发现多半受到了做精密测定时经常发生的误差的影响。于是,证明行星系分布十分广泛的这个最有力的论据便成为不可靠的了。

最近,明确了太阳型恒星至少有98%属于双星系(或重星系)。在双星系,除极特殊情况,不可能发现生命。即使在它的周围存在有行星,它表面温度升降范围也是不适于存在生命的,就好像被九大行星包围的奇妙而又孤单的恒星——太阳在恒星中是一个例外一样。这样,德瑞克的宇宙文明方程式中的几值要比以前假想的小两位数。

对生命的奥秘揭示得越深,我们对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发生的问题反倒越发搞不清。在分子生物学诞生以前,研究这个问题的科学家们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构成生物的原始有机化合物(糖、氨基酸、核酸)在地球发生的问题。可现在,这已经不成为问题了,因为用射电望远镜就可以在恒星间低温的浓密云层中发现具有类似乙基乙醇甲基乙醇一类多原子的分子化合物。现在即使发现了糖和氨基酸那样更为复杂的化合物,天文学家们恐怕也不会大惊小怪吧!而且,目前大家都知道,这种“蛋白质”和生命的发生完全是两回事。生命,就连最低级的单细胞生物都可以比作是灵敏的精密机械。更准确地说,具有自动线的最复杂的现代化工厂都远不及最低级的单细胞复杂。如果能够从现有的物质中“自然而然地”诞生这种装置,那简直是个奇迹。

生命,是在物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质的飞跃。生命的起源必然追溯到尚未形成细胞的最低级的水平。目前还根本不清楚这个最重要的飞跃是怎样产生的,只知道为了产生这种“奇迹”,必须有若干最适合的条件赶在一起,尽管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分子生物学的创始人之一克列克教授,最近完全放弃想要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问题的尝试,而改换为一种“胚种论”,这决非偶然。归根结底,在具有银河系适当条件的某些行星上发生生命的概率微乎其微。

以某种形式在一些行星上发生的生命,进化到智慧生物、或者进化到具有技术文明的智慧生物的概率也很微小。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个概率的计算,实际上没有任何根据,P2值理应小得多。大多数专家认为到达最近的宇宙文明社会(和地球文明同时存在)的距离是100~300秒差距(1秒差距= 3.26光年=308570亿千米)。现在看来,这个距离至少要加大一位数。果真这样,银河系的文明数目就不是超过1000个,而是有可能大为减少。

下面,让我们不是从天文学的角度,而是完全从另外的角度来研究银河系的文明数目。这个研究的基础,就是未来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