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提出应非常关注2008年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的“我国资本市场依然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 这不正与以上的“哲理性”不谋而合吗?!这里以“震荡将也会是很大的噢”,可以说是概括了“新兴加转轨”的基本特征。那犹高屋建瓴,我们对“股市”可能发生的悲喜剧,都不至于猝不及防了。......
2024-05-12
19.大洋彼岸 格林斯潘
2002年4月,是老左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他的大作《老左谈股市》,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如果仔细阅读这些原来大多是发表在境外的对财经或证券的评论,就会发现或文风尖锐,鞭辟入里,或有感而发,征兆先见。这里就说“征兆先见”,让人惊讶的是,早在1999年4月,就对美联储的“格林斯潘”颇有质疑了!
这实在不可思议。要知那是在1999年,格林斯潘在世界经济界的地位如日中天。有人甚至说,美国20年来的历任总统已记不清楚了,但格林斯潘这个“偶像”永存心中;还有人说得更干脆:“谁当选美国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格林斯潘当美联储主席就行了。”从1987年到2006年初,格林斯潘执政美联储超过18年,其显赫的功绩是使美国经济出现了创纪录的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但早在1999年老左就对“格林斯潘”质疑,让人匪夷所思。然而,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终于把格林斯潘拉下了神坛。据2008年10月24日凤凰卫视报道: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周四在国会就金融危机作证时,承认他过去抗拒对金融市场监管的做法,有部分的过错。格林斯潘对美国信贷市场的崩溃感到震惊,并预测金融危机将使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有一派经济学者认为,格林斯潘在任内抗拒对金融市场加强监管,并一再减息,助长房市泡沫化,最后导致房市崩溃而拖垮了信贷市场。美国议员还酝酿成立一个独立调查小组,进一步追究金融风暴的责任归属。
“质疑”矛头所指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篇很早就对格林斯潘提出“质疑”、发表于1999年4月3日《国际金融信息报》上的《格林斯潘的尴尬》一文——
正当全球经济被一轮又一轮的金融危机搅得人们惊魂未定时,美国的经济却一枝独秀,且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好年景。美国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连续八年来,年年创新高,1999年3月更是几经试探终于上冲一万点大关。到底美国发生了什么?还将发生什么?引起了上至高级官员,下至平民百姓,包括专家、学者乃至社会公众的密切关注,这究竟是世纪末的疯狂,还是新世纪的曙光,因为美国股市中代表技术类的纳斯达克指数已出现了上千倍市盈率的神话。(www.chuimin.cn)
老左擅长股市,观察经济往往先看股市,从股市“上千倍市盈率”,知道美国的经济已埋下了隐患。这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个常识,但彼时的世界经济正处金融危机而唯独美国一株独秀啊!就像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已高达6124点,就今天来看当然是有严重的泡沫而必将导致大跌,但当时包括一些经济学家都看好上升至7000乃至10000点呢!《格林斯潘的尴尬》一文还有更精彩的:
毫无疑问,股价是由两种合力构成的,一是企业业绩的支撑,即价值规律;二是市场的行情,即供求规律。美国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向好,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和代表高新技术的信息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已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信息产业的普及大大提升了美国社会的劳动生产力,股价该涨。但是当股价涨到上千倍市盈率时,这告诉人们此时的股价已不再是靠业绩价值的支撑,而是靠炒作非理性的供求关系在维持。还是国际著名金融炒家索罗斯一语道破天机:“世界经济动荡、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好处,大量的游资,廉价商品源源流入美国,这种股市的繁荣是不可能持久的。目前美国发生了和日本80年代后期完全相同的资产泡沫,下一个经济危机将发生在美国。”现在断言美国将发生金融危机为时尚早。但是就是这个四处游窜的国际游资曾使巴西、东南亚、东北亚等地区经济、股市繁荣,可是当游资离去后繁荣即化为泡影。设想,一旦游资也卷款离美而去呢,现在到了格林斯潘来解答了,这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
心系中华 放眼世界
显然,如果把写于1999年的《格林斯潘的尴尬》一文,看作是对2008年1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预言,这是危言耸听。但也不能说一点没有关连,因为次贷与游资出离的根本问题,都是指向银行市场的“信贷崩溃”!
应是更爱真理
古希腊的先哲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认为“人的理念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我们所看见的事物只是脑子里的想象和模仿。”当时所有的学生都把这个观念当作真理,但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疑问:“一本实实在在存在的书,看得见,摸得着,怎么就不是真实的呢?”别的同学都嘲笑他“你怎么可怀疑老师?”而亚里士多德摇了摇头,坚定地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老左的《格林斯潘的尴尬》一文,不正是来自“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有关老左对您说的文章
当他提出应非常关注2008年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的“我国资本市场依然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 这不正与以上的“哲理性”不谋而合吗?!这里以“震荡将也会是很大的噢”,可以说是概括了“新兴加转轨”的基本特征。那犹高屋建瓴,我们对“股市”可能发生的悲喜剧,都不至于猝不及防了。......
2024-05-12
今年3月31日,他和SMG第一财经续签的合同期满,因此退休。《左门财道》在经过一个月的运作,其收视率已攀升至全国卫视财经节目的第二名,仅次于冠军浙江卫视。2008年3月15日,由《新周刊》主办的“2007中国电视节目排行榜”,左安龙获“最佳创富节目主持人”奖,由于此时老左已“下岗”在家,故由第一财经另派代表出席领奖的。......
2024-05-12
其实,如果比照传媒发达的国家,以上两种情况往往是体现在不同的主持人的不同特点或风格。这种通过嘉宾的PK,由于视角立论各异,从而大大增加了信息量,更是使谈话节目也能达到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而老左的主持充满魅力,也许正系于此!......
2024-05-12
对于这一宝贵的“原始积累”,是目前大多数财经主持所缺少,或不可比拟的。这种“竞技”状态,同样还感染并与嘉宾共舞。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己人效应”。这其实已包括在“个性魅力”中了。......
2024-05-12
这才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问题的要害。所以不是仅仅要解决一两个大案、要案,而是要把改革引向深入,即必须以法明令政企分离、割断权力和资本的脐带。明令权力资本为非法,让权力资本断子绝孙,再长期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民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2024-05-12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政治方面的,另一是传播形态方面的,都堪称“性命攸关”!由于新闻是突发的,并正在进一步发生,若这时进入现场直播,那一切都是“进行时”!现场直播长达几小时,终于以辛普森归降而结束。“直播”的溯源有关“现场直播”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2024-05-12
有幸的是,笔者得到一份2007年9月24日电视台局域网的“左安龙做客《SMG对话》”。有单独谈话或带有观众场面的谈话。这里老左又道出了一个对“主持人”水平提高面临的瓶颈。......
2024-05-12
国际货币基金会组织派员来中国时,明确提出要观看上海外汇调剂中心的现场交易。对于其一,因为过去30多年是计划经济时代,根本没有、也不需要所谓专职的财经记者,因此1986年的开始事实上与真正财经记者“起跑线”不远。......
2024-05-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