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如何唤醒环境意识,改善生存环境

如何唤醒环境意识,改善生存环境

【摘要】:唤醒自己的环境责任意识,正确认识自身以及人类对于环境、对于自然的影响,并努力去避免某些不利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才是阻止气候变暖、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谋得生存空间的最大动力。一项亟待完成的工作,是排除普通民众对于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理念的潜在抵触。

二、你我的力量

为了改变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离开种种表象,观其本质,我们不难达成这样的共识:作为公民,我们应对自己的国家、自身所居住的地球承担我们应负的责任。建设低碳社会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唤醒自身的环境责任意识,是我们急需迈出的第一步。

也许以上观点有人无法苟同:中国人的环境责任意识哪有那么差?如果大家真的普遍缺乏环境责任意识,又怎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踊跃参加节能减排活动,换掉家里的白炽灯,夜间拔掉电源插头?

换上节能灯、睡前拔插头的确是事实,但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这些低碳生活的践行者恐怕只是个小数目。

节能灯

在低碳宣传中有一个误区,各地政府无一例外地都在宣传低碳生活时打出“省钱”牌。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参加者确实不在乎能省多少钱,他们更在乎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些什么。可更多的人呢?对其他人而言,省钱是否会比环保更有吸引力?

实例就在眼前,像垃圾分类、废电池集中处理,这种“费时费力不省钱”,却能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莫大好处的益事,至今仍旧难产。

仅仅依靠节俭支撑渗透于生活方方面面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确实有些单薄。作为我们民族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节俭是让更多人接受绿色消费、环保生活理念的良好切入口。但是,节俭终究难以摆脱经济利益的束缚,不可能成为人们用绿色、低碳理念引领自身生活的原动力。唤醒自己的环境责任意识,正确认识自身以及人类对于环境、对于自然的影响,并努力去避免某些不利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才是阻止气候变暖、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谋得生存空间的最大动力。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很渺小,少数人或许也做不了什么,可如果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环境责任的人越来越多,环保优先、低碳生活最终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那么这难以计数的微薄力量就将形成一种合力,超越原有的不良消费习惯,超越消费对于生产的简单影响,成为决定人类未来的巨大力量。

一项亟待完成的工作,是排除普通民众对于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理念的潜在抵触。

这种潜在抵触来源于我们所生活的文化、地理环境,比如说国人的铺张浪费。

环保宣传

我们前人的节约大多是迫于生活的窘困,即使是古人,一旦富有了也难免铺张浪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在实现小康社会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穷人”摆脱了饥饿与贫困,铺张浪费也随之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姑且不论一些暴发户与富二代的消费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连不少经济状况一般的居民,也习惯于将用旧或不喜欢的东西直接塞进垃圾桶冰箱里的食品即使买多了也不记得赶紧吃,放过期了直接就扔;看到吸引眼球电视购物广告就打电话购买,结果东西到手,用了没两次就被请进储藏室;原本只是想买件衣服,可是一去百货公司就大包小包买回许多的可有可无的物件。(www.chuimin.cn)

这些非理性消费在浪费资源的同时掏空了我们的钱包,更糟糕的是,还随之伴生了环境污染和高碳排放。

这种基于社会、文化背景所形成的潜在的抵触不止于此,国人的面子消费问题同样严重。

德国人的节能车

以餐后打包为例,以前,国人几乎全部没有餐后打包的习惯,原因在于依照我们的传统文化,打包太小气,有损面子。北方地区更是有“请人吃饭,点菜绝不能刚好够吃,一定要多点两个,盆子见底有损面子”的讲究。在我国的不少地区,这种观念仍旧影响着人们。

这与总是和面包过不去的德国总理刚好形成鲜明对比。

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她在访问南京时不仅谢绝入住总统套房而选择普通套房,还坚持要和其他住店客人一样,与随行的德国工作人员一起在普通餐厅的大厅享用自助早餐。用餐时,她也谢绝了工作人员的服务,坚持自己去自助餐台取食物,并自己动手切法式长棍面包。就在默克尔选取食物时,她一不小心把自己餐盘中的两片面包掉在了地上。她不让赶过来的餐饮经理帮忙,而是自己将面包捡起,放回了自己的盘中。默克尔的早餐很简单,煎鸡蛋卷、奶酪饼、西瓜、面包,也包括掉到地上的那两片面包。

作为总理,她的形象代表着德国,她的面子在一些时刻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可即使如此,她也毫不担心小小的面包会让自己颜面无光,德国人的节俭由此可见。

不仅是餐桌,我们在购车、住房、衣着等很多方面仍旧受着面子消费的拖累,不自觉地成了低碳生活的反面人物。

低碳生活、绿色消费要上升为一种社会习惯,意味着对于国人许多不良的社会、文化“传统”的颠覆,不可否认这将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是束缚一旦突破,更为合理的消费观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其实践者得到社会的理解,良好的消费意识也就可以在更广的社会范围内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国人对于绿色消费、低碳发展的概念模糊。

低碳发展作为一种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理念并不是依靠抑制生产力的发展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它追求用更环保、更先进的技术替代原有落后工艺,在进一步解放产能的同时减少人类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

同样,绿色消费也并不以降低社会公众的生活水平为代价来换取对于环境的保护。绿色消费拒绝各种不合理的过度消费行为,但它并不反对人们对于更舒适、便利生活的本能追求。在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传统奢侈品牌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放弃原本浪费、浮夸的风格,转而热衷于开发高价的节能环保商品,满足人们对于优秀设计与节能环保的双重追求,同样能够得到绿色消费理念的认可。

其实,一些传统奢侈品牌已经开始这种有益的尝试。意大利著名时尚品牌芬迪,就融合援助非洲和环保两个主题专门创建了一个隶属于芬迪的全新子品牌,该品牌产品全部由熟练的非洲纺织女工利用回收材料制作,废弃的飞机坐垫成为包的原材料,项链和耳坠的前身则是废弃的钟表,既实现了节能环保,也为非洲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面对低碳发展,需要每一个人改变我们的传统观念;善待我们的生存环境,是每个人无法推卸的责任。低碳发展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指导,两者唯有在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有机互动,才能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的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