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减少碳排放,拯救地球和人类

减少碳排放,拯救地球和人类

【摘要】:六、碳排放是气候灾难的元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个: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除此以外,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它占整体温室效应的26%左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是气候灾难的元凶。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如此相互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就会改变原有的大气热平衡,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六、碳排放是气候灾难的元凶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个: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这二者都导致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10种气体。水蒸气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占全部温室效应的三分之二左右,但它主要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大。除此以外,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它占整体温室效应的26%左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是气候灾难的元凶。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扩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二氧化碳能改变大气的热平衡,它能够吸收地球的红外辐射,引起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增高。近地面大气变暖会使地面蒸发增强,造成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又会使近地面大气对地球红外辐射的吸收进一步增强。如此相互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就会改变原有的大气热平衡,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大量温室气体排放(www.chuimin.cn)

工业革命以前的相当长历史时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基本稳定在270ppm~290ppm,但工业革命之后,煤炭石油的消耗急剧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大幅增加。根据世界气象组织2006—2009年发布的年度《温室气体公报》,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280ppm、甲烷含量为700ppb、氧化亚氮含量为270ppb。至2008年,三种温室气体都创下历史新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385.2ppm,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37.5%,甲烷含量为1797ppb,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156.7%,氧化亚氮含量为381.8ppb,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41.4%。《温室气体公报》还显示,近几年,只有大气中甲烷含量是缓慢波动增长,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的含量在稳步增长,每年都创新高。2005—2008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分别为379.lppm、381.2ppm、383.1ppm和385.2ppm,每年增加在2ppm以上,增长幅度为0.52%,增幅明显加快。有资料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年增加都在2ppm以上。

通常认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般会带来厄尔尼诺现象,如1988年二氧化碳的年平均增长为2.45ppm,1998年为2.74ppm,而这两年都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