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凭借超强的想象力,让它的每一款产品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他的这种创新不但能让你感受到设计者的丰富想象力,也给使用者带来强烈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乔布斯,一个将自己超凡想象力转化成第一生产力并且获得巨大成功的人!从智力方面来说,想象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2024-05-06
3.创新无极限
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
乔布斯12岁时,在隔壁街区一个名叫拉里郎的惠普的工程师邻居那第一次见到电脑,他认为电脑太棒了,就想自己也能够拥有一台。由于对电脑的浓厚兴趣,13岁那年,他乞求比尔·休伊特让自己在惠普做暑期工作,组装频率计数器。组装的强度大,乔布斯的工作是拧螺丝。尽管这样,他当时感觉像是在天堂一样。那么小的年纪,他就坚信在这个世界上,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做电子产品。由于生活的贫困,在十七岁那年乔布斯在理德学院读了六个月之后就退学了。二十岁的时候他与当时的好朋友史蒂夫·沃兹尼克凑足了10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在他父母的一个破旧的车库里面开创了苹果公司。因为他们对电子都有近乎于疯狂的热爱,他们工作得很努力。通过两人的艰苦研发,十年之后,终于在这个简陋的车库里开发出了第一代苹果个人电脑(AppleⅠ)。这个公司从那两个车库中的穷光蛋发展到了超过4000名的雇员、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大公司是他们没有想到的。1977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西海岸电脑展上,乔布斯推出了凝聚着他的心血的第二代苹果个人电脑(AppleⅡ)。它一改过去个人电脑沉重粗笨、设计复杂、难以操作的特性,5.4公斤重的机身仅用10只螺钉组装,塑胶外壳美观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机。AppleⅡ在展览会上一鸣惊人,数不清的用户拥向展台观看、试用,订单纷纷而来。1983年,苹果公司的销售额翻了几百倍,数字变为了9.8亿美元。不满30岁的乔布斯跨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成为全美最富有的40位大亨中最年轻的一个。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引发了另一场革命:将享用计算机的权利交到我们每一个人手中。他们扛起了革命的大旗,打破这个很多方面都令人无法容忍的体系——计算机那么昂贵,组装困难,而且沦为了那些精英人物和发烧友的专享。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的共同心愿是造出人人都买得起用得好的计算机。当他们将他们的名字写在另一份创始宣言上时,乔布斯说:“当我们创立苹果的时候,一门心思想要造出一台个人电脑,我们自己也想要啊!然后我们就设计了那款有彩色屏幕和其他一些玩意儿的全新的疯狂玩意儿,管它叫苹果Ⅱ型电脑。我们当年的热情都用来干好这件事,为朋友们造出一些电脑,他们也就能像我们一样乐在其中了。”1985年,乔布斯不满足计算机业的局限,把触角伸到了好莱坞,用1000万美元买下了著名的皮克斯动画公司的所有知识产权及创意与技术人员,并在1995年以全球第一部3D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震撼了整个电影界,开始了自己的二次独立创业。而这次由电影开始翻身的故事,恐怕又是乔布斯给世人的一个大惊喜。
乔布斯的思维总是处在一种的发展状态,新奇的想法层出不穷,创新的火种在乔布斯心中也从未熄灭过。尽管早在2004年他就被查出患有癌症,但是他一个人忍受着病魔的侵蚀,在别人面前却把自己的癌症说得很平淡,仿佛就是一场流行感冒一样。病魔缠身的日子里,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将生命的激情凝聚在一件件创新的精品之中。乔布斯所看到的世界同我们所看到的是一样的,但他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却大不一样。乔布斯对创新有着一种偏执,整整35年,乔布斯通过创新和独特的努力方式编织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苹果神话。
其实,人的大脑才是最强大的绿色科技,它时时刻刻在寻找节约能量的方式让人体存活。欲想别人之未想,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用全新的体验轰炸你的大脑。在电子产品行业中,做过一两次创新尝试的人大有人在,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像乔布斯一样享誉全球?因为,乔布斯的创新伴随着他一生,无论是在幼年、青年,还是在中老年时代,他都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也因此编织了一个又一个苹果神话,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选择做行业的跟风者还是开拓者,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胆识去超越自我。如果是一个打字员每天打1万个字,只知道赚钱,你还是一个打字员,但是如果这1万个字融合了自己思考的结晶,是创新的结果,他就是下一个作家。
不按牌理出牌(www.chuimin.cn)
乔布斯是一个典型的离经叛道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所有人都在追求高学历,以至于生了他却决定抛弃他的那位年轻、未婚的在校研究生母亲,在得知他的养母从来没有上过大学,他的养父甚至从没有读过高中后,毅然拒绝在收养文件上签字,直到他的养父母答应她一定要让乔布斯上大学,乔布斯的生母才心软。在乔布斯十七岁那年,他真的上了大学——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但是仅在里德学院读了六个月,他就退学了。他总是很难循规蹈矩地生活,他的思维没有一定的模式,像风一样飘忽不定,让人难以琢磨。当他成功后,在谈起退学这件事时说:“不能否认,我当时确实非常地害怕,其实,在大约一年半以后——我真正做出退学决定之前,我还经常去学校旁听。但是现在回头看看,那的确是我这一生中最棒的一个决定。”他不是一个喜欢安定的人,他总是大胆地寻找、攻击,然后颠覆传统的观念,不停地给世人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
两年后,乔布斯在一家公司找到设计电脑游戏的工作。21岁的乔布斯和沃兹尼艾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他们开发的苹果Ⅱ具有4K内存,用户使用他们的电视机作为显示器,这就是第一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个人电脑。因为它让人着迷的彩色屏幕和高质音效,以及便捷的键盘与独立的主机机箱,使用非常方便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由此,引发了个人电脑革命。1980年11月,苹果股票上升至每股22美金,乔布斯和沃兹尼艾克一夜之间变为百万富翁。1986年乔布斯买下了数字动画公司Pixar。这间公司就是畅销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和《虫虫危机》的制作厂商,它是乔布斯事业生涯中的第二个高峰。
他像是一个魔法师,走的路那么神奇,似乎每一步都是一道辉煌,时时刻刻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让人们不禁想去探个究竟。他为什么要退学呢?为什么退学是他一生中最棒的一个决定呢?他到底有一个什么样可怕的大脑,足以让他去改变世界?
他经常向人们提到他这一生中有两件最幸运的事,它们影响了他的一生。第一,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他钟爱的东西,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热爱自己的事业并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第二,当计算机还是个年轻产业的时候,乔布斯进入了这个领域。当时拥有计算机学位的人不多,从业人员都是从物理、音乐、动物学等领域半途出家的优秀人才。他们对此有浓厚兴趣,没有谁是为了钱进了计算机这个行业的。里德学院是一个学费昂贵的学校,而当时他的父母还处于蓝领阶层,在学校六个月后,他几乎花光了父母这一辈子的全部积蓄,却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所以当时他立即决定退学。当时,还有一个非常乐观的想法:他可以不必去选读那些提不起丝毫兴趣的课程了。然后还可以去旁听那些有点意思的课程。退学后,他就去参加美术字课程,去学习怎样写出漂亮的美术字。他学到了sanserif和serif字体(注:非衬线字和衬线字),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格的长度,还有怎么样才能做出最棒的印刷式样。此后被证明这些都是无价之宝,十年后他把当时学的那些东西全部设计进了Mac,使之成为了第一台使用了精美印刷字体的电脑。如果当时乔布斯没有退学,就不会有机会去参加这个令他感兴趣的美术字课程,Mac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字体,以及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如果Windows没有抄袭Mac,那么现在个人电脑上就更见不到这么美妙的字型了。所以,直觉和好奇心是无价之宝,人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让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鼓起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人的一生都是在选择中度过的,智者和平庸者的差别就在于:前者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后者却只徘徊不前或跟随大众,最后碌碌无为,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假如他继续毫无意义的大学生活,浪费时间、经历,又怎么会成为改变世界的人?选择和放弃,就是人生航向的标杆,指引了一条天使之路与一条魔鬼之路。
在科技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技术上战胜对手并不能让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争霸不再是重点,它只是竞争的基础之一。相反,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强调个人的享受,用户体验、人性化的服务才是竞争的关键,在苹果公司的创新体系上,始终强调客户需求这一点。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乔布斯总能出其不意,带领着他的“海盗军”占领了一个又一个高地。
有关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乔布斯的创新启示的文章
苹果凭借超强的想象力,让它的每一款产品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他的这种创新不但能让你感受到设计者的丰富想象力,也给使用者带来强烈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乔布斯,一个将自己超凡想象力转化成第一生产力并且获得巨大成功的人!从智力方面来说,想象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2024-05-06
怀抱改变世界的野心,成就成功人生乔布斯,这位亲手打造了苹果帝国的传奇人物,他也曾经有过失败和挫折,但是,他一刻也没放弃过改变世界的梦想。改变世界已成为他一生的使命,也正是他改变世界的野心才使苹果绽放出了这么绚烂的光芒,并且具有永不衰减的魅力。......
2024-05-07
正如苹果前任首席运营官所说:“苹果公司不适合心脏承受能力不强的人。”苹果公司独特的团队精神告诉我们:苹果公司喜欢聘请那些永不满足的人。在苹果公司,尽人皆知的是:能否保住饭碗取决于是否能达到乔布斯的高标准。......
2024-05-07
然而这条并不出众的广告,却为APPLE-Ⅰ征得了200台的销量。接下来的1976年,是苹果公司企业文化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推出了“A IS FOR APPLE”系列广告之后,苹果这一品牌开始真正走进大多数人的印象里。1979年,苹果发出了一条以神话为主题的广告。......
2024-05-07
当乔布斯在1976年共同创办苹果公司时,他的理想就是让人人都有一台电脑在手。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激情能带来硕果累累、让生活美好、让心态富足,熬过来了,其他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2024-05-06
乔布斯是一个非常善于抓住细节的人,他知道哪些细节是最重要的,然后他会全神贯注地把这些细节做到最好。直到第六个模型完成后,乔布斯才表示赞同。所以,不管有什么情况,让自己具备苹果的死扛精神,敢于承担责任,正所谓“大事难事看担当”就是这个道理。......
2024-05-07
动机产生需求,需求引发愿望,愿望驱动行为。就像苹果一位元老所描述的:“乔布斯像连珠炮一样骂个不停,说我们浪费公司的时间,只做了些无聊的玩意儿。”正因为如此,苹果公司的员工工作都很认真谨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免于被骂和被查个人隐私。如果面试者认同乔布斯的说法,没有任何回应的话,他不会录用他。......
2024-05-07
顾客走进苹果零售店,已经不仅仅感受到营销的气氛,也不单单是保持购物的心情,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和愉悦。乔布斯关注顾客体验,注重每个细节,甚至是店里的光线都不断修改。......
2024-05-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