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与天津民间文学曲振明《刘二姐拴娃娃》是一幅民国年间彩色的石印画片,由天津鼓楼北毓顺成芳记印制的。妈祖文化旅游节文艺表演“刘二姐拴娃娃”的故事,流传已久,民国时期以滑稽大鼓、天津时调、单弦等多种曲艺形式在天津传唱。刘二姐拴娃娃的故事以最纯朴的民风和最生活化的唱词形式,把妈祖文化与津沽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丰富了妈祖文化的内容。......
2024-04-17
娃子胡同
罗文华
袜子胡同,是老天津最著名的胡同之一,它与天津天后宫和妈祖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袜子胡同是距离天后宫最近的胡同,与天后宫的西便门相通,也是天后宫与天津旧城之间最便捷的通道。依据“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的说法,它的历史当不少于六百年,也应是老天津最古老的胡同之一。
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
古文化街地区改造前,袜子胡同东起海河边的张自忠路,西至靠近天津旧城东门的天齐庙大街,长四百余米,因胡同弯曲形似袜子而得名。但我认为,“娃子”才是这条胡同的本名,后来可能因为形状和谐音的关系,“袜子胡同”成了“娃子胡同”的别称或俗称。(www.chuimin.cn)
至迟到清末,还有“娃子胡同”的叫法。《点石斋画报》中有一幅知名画家何明甫所绘《流水无情》,报道的就是当时发生在娃子胡同的一件新闻。其说明文字照录如下:“天津东门外娃子胡同有富室王姓居焉,每夜雇令女仆坐更看守,以防宵小。一夕,月落参横时,一女出院将私焉。褪却布裤,向墙隅作箕踞势。适一穿窬突伸巨灵掌由穴探入,触着私处,不觉大呼曰:‘好晦气!好晦气!此非桃源洞口,何以落花流水、着手成春耶?’遂疾趋而逸。女仆猛吃一惊,提裤急起,奔而嘶曰:‘有贼!有贼!’及家人惊起,趋视,则贼已不知去向矣。闻者皆为之掩口葫芦。”一百多年过去了,这段新闻早已成为旧闻,但它记录的娃子胡同的情况是真实的。袜子胡同拆迁前,我曾到住在那里的著名诗人王焕墉先生府上拜访,王先生告诉我,虽然他家如今仅住两三间平房,但旧时房产甚多。我看到王先生所居老宅高舍,庭院深深,陈旧而不失俨然,遂联想到“娃子胡同有富室王姓居焉”的记载。
娃子胡同有其名,更有其实。天后宫大殿中供有子孙娘娘,旧时传说,婚后希望早日得到子嗣或多年没有子嗣的妇女,只要虔诚祈求,准能应验,因此香火极盛。求子的妇女留下香资后,从娘娘神像前偷偷抱走一个泥娃娃,民间称为“偷娃娃”或“拴娃娃”。泥娃娃被带回家后,要仔细地供奉起来。妇女侍奉“他”如同亲子,一日三餐都要供上食物和碗筷,并根据季节的变化为其增添衣服。如果妇女自己真的怀孕生子后,那么亲生的儿子要排行第二,长兄的地位要永远留给泥娃娃,因此俗称“娃娃大哥”。泥娃娃每年也要长岁,要到洗娃娃铺去“洗娃娃”,即加上一些泥土重塑一个稍大些的娃娃。通过“洗娃娃”,娃娃大哥的泥像由幼年变为青年,由青年又变为老年,不断地变化着形象,逐渐升格为家里的“娃娃大爷”“娃娃大舅”乃至“娃娃爷爷”。2012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一位当年86岁的老先生带领家人,将他母亲在1922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天后诞辰当日在天后宫拴回家的一尊娃娃大哥送回到天后宫,人们纷纷围观这位“90岁高龄”的娃娃大哥。袜子胡同紧邻天后宫,近水楼台,当年设有很多“洗娃娃”的店铺,眉开眼笑的师傅们手艺精湛,泥娃娃被重塑得栩栩如生,生意自然不错。娃子胡同之称,于“拴娃娃”的风俗,于“洗娃娃”的产业,都是实至名归的。
旧时,袜子胡同不仅店铺云集、人文荟萃,更重要的它是天津皇会的“会道”。每年为庆贺天后娘娘诞辰而举办的皇会,随娘娘出巡的各路花会的大队人马都需经由该胡同到东门,过城厢,出西门,至千福寺“驻跸”。届时,胡同里的各商家争先在门前搭席棚、设看台、摆香案、备果品,以此截会,让各路花会停在自家门前耍上一通,求得来年财源旺盛。天后宫每有盛事,袜子胡同必然是人如潮涌。
比起“袜子胡同”来,“娃子胡同”的名称更为雅驯,更具有历史情怀,也更能体现妈祖文化特色。
有关妈祖文化与天津的文章
妈祖文化与天津民间文学曲振明《刘二姐拴娃娃》是一幅民国年间彩色的石印画片,由天津鼓楼北毓顺成芳记印制的。妈祖文化旅游节文艺表演“刘二姐拴娃娃”的故事,流传已久,民国时期以滑稽大鼓、天津时调、单弦等多种曲艺形式在天津传唱。刘二姐拴娃娃的故事以最纯朴的民风和最生活化的唱词形式,把妈祖文化与津沽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丰富了妈祖文化的内容。......
2024-04-17
京剧《妈祖》选段马金星刘益民第六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表演一默娘(唱)湄洲山水怡人景象,物华锦绣养育了我林默娘。掘泉酿剂药,祛病保安康。为的是众乡亲无灾无恙,但愿得湄洲处处呈瑞祥。炳乾哥小妮妹遭袭殒命,乡亲们命垂危挣扎海中。......
2024-04-17
我们真的可以自豪地说,在广博浩瀚的中华妈祖文化中,发端历史最久远、文化生态传承最完美的经典具象形态,当属天津人创造的皇会。皇会本是天津天后宫为祭祀海神——天后娘娘诞辰而举行的大型庆典,是天津民间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曾被誉为“中国人的狂欢节”。早期皇会的会期从农历三月十五日起至二十三日天后娘娘诞辰日为止,共举行九天。这,或许就是我们天津人所共同拥有的皇会情结吧。......
2024-04-17
话说妈祖文化旅游节何焕臻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自2001年创办,两年一届,走过了许多年头。在此背景下,中国天津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于2001年成功举办。天津“皇会”这一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国家级“非遗”瑰宝,随着妈祖文化旅游节的举办获得新生,并赋予了新意,成为天津妈祖节一大招牌。第六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表演“三海”是指海河巡游、滨海胜景、海峡互通。......
2024-04-17
敦厚的院落和九个字的记载张春生妈祖,天津人称作娘娘。也就是说,妈祖是以自己的才智济困助人赢得声誉的。若稍加分析,妈祖小时候的不哭,显示出个性,良好的传统教育又让她非常懂事与格外关心他人。而高尚的精神和始终为他人着想的行为是一定感人至深,并超越时空的。然而在这一变化中,妈祖的亲民特征和面向大众的本色从没衰减,反而是越来越强。妈祖从生活中走来,以其感人的精神,获得古往今来的仰慕。......
2024-04-16
京剧《妈祖》到台湾演出刘益民2004年12月,经过多次加工提高的京剧《妈祖》奔赴上海,参加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角逐。从2005年起,京剧《妈祖》剧组先后两次参加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的演出。此后,《妈祖》剧组又先后策划了几次重大的交流演出活动。2009年在台北举行的津台京剧论坛上,签署了由台湾荣兴客家采茶剧团移植京剧《妈祖》的剧本转让协议。我期待早日看到客家戏移植的《妈祖》在台湾演出。......
2024-04-17
《天津游览志》有关皇会的记载侯福志笔者藏有一册1936年出版的由张次溪编著的《天津游览志》,全书共计24章,约16万字,另附天津地图一张和39张图片。笔者曾用心将《庙会》与《津门杂记》中的《皇会论》作了比对,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异同。......
2024-04-17
朗诵诗《妈祖娘娘颂》张春生(一)海的浪漫 蓝色的大海浩瀚无边, 浩瀚无边的大海绚丽多彩令人遐想。更有妈祖娘娘神功护海, 救人于危难送福祉于大众的心上。高高的桅杆系起红布, 宛如妈祖娘娘站在云端护航。天津媳妇生育求子要拴泥娃娃, 妈祖神祇又现身为送子娘娘。天津妈祖还是痘疹娘娘, 保佑海河儿女老人小孩身体健康。天津的花会,被称作皇会, 天津的妈祖,被亲切称作娘娘。......
2024-04-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