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下游的妈祖崇奉刘景周妈祖是闽南称谓,北方称“娘娘”。天津海下称“老娘娘”。后世随着海口的向东延伸,与海有关联的民众通常积聚于下游,祀奉妈祖的娘娘庙也就不断出现在下游。海河下游的村镇,对妈祖的崇奉与天津城厢市民较之为甚。咸水沽庙会形成海河下游村镇民俗盛会的第一个中心,更下游的葛沽则成为第二个中心。这个传说,对妈祖在天津被普遍信奉,应有佐证意义。......
2024-04-16
双港的娘娘庙
赵鸿余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早在几百年以前,天津因漕运业的兴起,海河两岸修建的娘娘庙不计其数。据娘娘庙匾记题款日期考,双港的娘娘庙是于明永乐癸卯年(1423)修建的。这足以证明,在1423年以前,双港的漕运业已相当繁荣了。建娘娘庙就是为了祈求妈祖娘娘保佑出海的人船平安。
双港娘娘庙位于双港村南的赤龙河畔。有前后两处大殿,前后殿之间有东西厢房六间。前殿还有东西跨院两处,各有正房五间,由尼姑管理庙务。前殿正中供奉三尊娘娘塑像,中间为天后圣母,左边是子孙娘娘,右边为眼光娘娘。神坛下两旁各有五尊立像,除金刚像之外,右边是“豆哥”,左边是一尊抱着一男童的送子娘娘。据传,凡有婚后不育的妇女,在庙会期间,把男童的下体抠下一点用纸包好,回家冲服即孕。灵与不灵不说,每次庙会,泥制的男童下体都要换好几次。神坛后,左角是疙瘩娘娘,右角是娃娃娘娘,娘娘下面摆放着不少泥塑娃娃,有婚后多年不生养的夫妇,领一个回家奉养,一般都称“娃娃大哥”,乳名“大领”,意思是盼望给领个弟弟。
后殿靠北墙是神台,神台上供奉着释迦牟尼、观音大士、文殊菩萨塑像。后在神台西端又添了一尊木雕的年轻漂亮的花神,人们昵称“花姐”。这花姐因是木雕,胳膊、腿都活动自如,每逢农历四月十八庙会前,都由村里有威望的老妪为花姐换一套新鞋袜和一身花衣裳。
关于花姐,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某一天深夜,一只木船由海河驶进赤龙河,在双港村南娘娘庙前靠岸后,从船上款款走下一位漂亮的村姑,她对船家说,稍等,我到庙内取脚力钱与你。说完飘飘然走入娘娘庙内。船老大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村姑回来,于是上岸来到庙前敲门。少顷,有一位老尼开门问其原委。船老大说明来意。老尼闻之纳罕,遂秉灯前后殿巡视。待走到后殿,发现神台西端多了一尊神像。老尼二话不说,付钱打发船家走了。(www.chuimin.cn)
娘娘庙前有四亩地之大的庙场,每年正月十六是娘娘庙的庆典。旧历四月十八至二十是正式庙会。这庙会的三天中,周围百里外的善男信女,或步行或坐马车或乘船到此拜佛进香。前殿有专人主持,负责添灯油的人见有人来烧香都要喊一嗓子:烧香别忘添灯油!烧香人付钱后,即舀一勺油倒进灯碗里。另有人专司“发表”,发表人手持黄表,高声朗读:南赡部洲河北省天津县……读完将黄表点燃。
村里嫁到天津城里或外村的闺女们,这几天都要回娘家逛庙会。庙会的前两三天就有各地的商贩前来占地盘,有卖木刀木矛鬼脸的,打把势卖艺、套圈、摇茶碗、拉洋片的,有卖杈把扫帚农具的,俨然一次盛大的物资交流会。还有各村的旱船会、小车子会、高跷会也来进香助兴。逛庙会的妇孺老少络绎不绝,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1934年,本村在城里做木行的富商王鸿源因老娘患眼疾,久治不愈,在娘娘庙眼光娘娘像前许下宏愿。老娘眼疾痊愈遂了愿,于是捐了25米高的独木旗杆两根。正月十六或四月十八,白天挂幡旗,晚上挂串灯,隔十里八里都能望得见,煞是壮观。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淡薄,为扩大小学教室,在校长的带领下,各路神像被请下神坛,从此双港娘娘庙被彻底毁掉。
妈祖文化学术论坛主会场
有关妈祖文化与天津的文章
海河下游的妈祖崇奉刘景周妈祖是闽南称谓,北方称“娘娘”。天津海下称“老娘娘”。后世随着海口的向东延伸,与海有关联的民众通常积聚于下游,祀奉妈祖的娘娘庙也就不断出现在下游。海河下游的村镇,对妈祖的崇奉与天津城厢市民较之为甚。咸水沽庙会形成海河下游村镇民俗盛会的第一个中心,更下游的葛沽则成为第二个中心。这个传说,对妈祖在天津被普遍信奉,应有佐证意义。......
2024-04-16
辇船海河行刘学梦妈祖是葛沽历史上漕运、盐业、经商三大行业文化生活的推动力。安排好了载辇船只,镇政府文化站领导邀请区电视台录像。给娘娘敬香后,鞭炮齐鸣,娘娘宝座徐徐抬出辇棚,沿途向海河出发,经老码头渡口上河堤,一路到达刘庄村渡口上船。辇平稳抬到船上后,将辇中58盏灯全部点亮,辇船灯火通明。辇船在海河中徐徐由东向西行驶,南岸站满了人,像一条万人组成的长龙。......
2024-04-17
妈祖文化与天津民间文学曲振明《刘二姐拴娃娃》是一幅民国年间彩色的石印画片,由天津鼓楼北毓顺成芳记印制的。妈祖文化旅游节文艺表演“刘二姐拴娃娃”的故事,流传已久,民国时期以滑稽大鼓、天津时调、单弦等多种曲艺形式在天津传唱。刘二姐拴娃娃的故事以最纯朴的民风和最生活化的唱词形式,把妈祖文化与津沽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丰富了妈祖文化的内容。......
2024-04-17
京剧《妈祖》选段马金星刘益民第六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表演一默娘(唱)湄洲山水怡人景象,物华锦绣养育了我林默娘。掘泉酿剂药,祛病保安康。为的是众乡亲无灾无恙,但愿得湄洲处处呈瑞祥。炳乾哥小妮妹遭袭殒命,乡亲们命垂危挣扎海中。......
2024-04-17
话说妈祖文化旅游节何焕臻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自2001年创办,两年一届,走过了许多年头。在此背景下,中国天津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于2001年成功举办。天津“皇会”这一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国家级“非遗”瑰宝,随着妈祖文化旅游节的举办获得新生,并赋予了新意,成为天津妈祖节一大招牌。第六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表演“三海”是指海河巡游、滨海胜景、海峡互通。......
2024-04-17
敦厚的院落和九个字的记载张春生妈祖,天津人称作娘娘。也就是说,妈祖是以自己的才智济困助人赢得声誉的。若稍加分析,妈祖小时候的不哭,显示出个性,良好的传统教育又让她非常懂事与格外关心他人。而高尚的精神和始终为他人着想的行为是一定感人至深,并超越时空的。然而在这一变化中,妈祖的亲民特征和面向大众的本色从没衰减,反而是越来越强。妈祖从生活中走来,以其感人的精神,获得古往今来的仰慕。......
2024-04-16
京剧《妈祖》到台湾演出刘益民2004年12月,经过多次加工提高的京剧《妈祖》奔赴上海,参加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角逐。从2005年起,京剧《妈祖》剧组先后两次参加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的演出。此后,《妈祖》剧组又先后策划了几次重大的交流演出活动。2009年在台北举行的津台京剧论坛上,签署了由台湾荣兴客家采茶剧团移植京剧《妈祖》的剧本转让协议。我期待早日看到客家戏移植的《妈祖》在台湾演出。......
2024-04-17
《天津游览志》有关皇会的记载侯福志笔者藏有一册1936年出版的由张次溪编著的《天津游览志》,全书共计24章,约16万字,另附天津地图一张和39张图片。笔者曾用心将《庙会》与《津门杂记》中的《皇会论》作了比对,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异同。......
2024-04-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