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强基固本以思想政治建设推动一流业绩

强基固本以思想政治建设推动一流业绩

【摘要】:思想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市政府组建行政服务大厅后,市发改委服务窗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多次被评为红旗窗口。思想政治建设的成果只有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才能发挥真正作用。

强基固本凝聚合力 以思想政治建设推动争创一流业绩

(二○○六年二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坚持以“十六大”精神总揽思想政治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贴干部队伍思想实际,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强基固本,凝聚力量,在全委上下形成了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一、工作成效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推动各项工作的总抓手,长期坚持,常抓不懈,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1.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合作、勤政廉洁的领导集体,已成为领导班子的自觉行动。领导班子在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中,坚持做到带头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带头坚持廉洁自律,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各项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班子整体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2003年,发改委领导班子被市委组织部考察考核后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思路清晰,工作扎实,重点突出,团结协作,清正廉洁,整体功能发挥得比较好”。

2.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思想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近年来,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地调动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单位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氛围空前高涨,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受到省市表彰奖励,主要有:2003年,在市政府组织的年度综合考核中,获得一等奖;同年,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国债项目经验交流会上,市发改委作为全省两个先进典型之一,代表定西市作了经验交流。2004年,在市政府组织的年度综合考核中获得先进奖;同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被省上考核为先进单位,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同时,被省发改委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经过积极争取,2005年,全市争取以工代赈资金首次达到亿元。因近年工作抓得比较好,为推广学习定西经验,在定西市召开了全省以工代赈项目中西部片现场会议。市政府组建行政服务大厅后,市发改委服务窗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多次被评为红旗窗口。市发改委的多项工作经验被《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电视台、甘肃广播电台等省级主流媒体报道,特别是《甘肃日报》的《定西市挂牌经营城市储备土地》等稿件产生了较大反响,在全省引起广泛关注。2003年编印的《国债项目管理工作指南》一书受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被省发改委推广到全省14个市州发改部门应用和指导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以实求效,把强化政治意识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保障

为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思想政治建设中强化政治意识,坚持做到“三个靠实”。

一是靠实领导责任。针对机构改革、发改任务繁重和干部队伍不适应职能调整后工作的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全面完成发改工作任务提供动力,及时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机关支部书记任副组长,各副主任、纪检组长为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人就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负总责,同时对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格学习纪律、提高学习质量、保证学习效果等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主要负责人既是总揽全局的一把手,也是总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把手,坚持带头研究、带头抓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同部署、同检查,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委上下齐抓共促的良好局面。

二是靠实工作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为了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查找出的党支部作用发挥等方面的不足,对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内的所有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制定了《党支部工作规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首问责任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工作考评奖励办法》等24项机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国债项目管理办法》、《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等16项业务规章制度,编入《定西市发改委规章制度汇编》,人手一册,要求全体职工学习执行。特别是2005年,采用电脑考勤机,对全体职工实行上下班触摸考勤,并将考勤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做到了奖罚分明。

三是靠实成果转化。近年来,在权力观教育、“两个务必”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中都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和讨论交流相结合、统一培训和单位组织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定》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联系起来,与学习国内、国际关注的经济问题和重大思想理论问题联系起来,与学习政治、经济、管理、科技法律等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单位上下始终保持着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开创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建设的成果只有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才能发挥真正作用。2005年,提出了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目标要求,在机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倡导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鼓励调查研究、理论探讨,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理论成果的转化。3年来,干部共撰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65篇,有41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关于定西撤地设市后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建议》、《明确任务,提高能力,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与改革工作》、《陇西县城市资产经营情况调查报告》、《对定西“十一五”时期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等调研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深入学习科学理论的重要成果。

(二)联系实际,把提高班子战斗力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关键(www.chuimin.cn)

为了使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载体,又有抓手,根据机构改革后工作领域更加广泛、任务更加艰巨的实际,提出了抓好提高“六种能力”的班子建设思路。一是狠抓提高学习思辨能力。在干部职工中大力提倡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每周四的学习例会,领导带头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引导干部职工联系工作谈学习收获,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更好地指导工作。二是狠抓提高驾御全局能力。大力开展“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教育,主要领导有意识给副职交任务、压担子,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对工作提思路、想办法,并把本部门与全市工作联系起来,锻炼班子总揽全局、科学判断形势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班子的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三是狠抓提高综合创新能力。针对各科室职能划分工作量不均的问题,广泛调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根据工作性质和业务量将15个科室整合成8块合署办公,科室人员得到合理搭配,有效解决了工作忙闲不均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狠抓提高知人善任能力。为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机构改革后,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12个正科级职位实行竞争上岗,12名群众公认、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走上了科长岗位,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做到“有为”与“有位”的和谐统一,为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注入了新活力。五是狠抓提高协调运筹能力。根据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内部业务只有各科室互相衔接沟通、形成合力才能完成的实际,坚持每周一工作踫头会制度,小结通报上周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解决办法,安排部署本周机关、科室重点工作,有效地调动了干部队伍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狠抓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根据发改工作中项目管理是两大业务之一的特点,制定出台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结合作风整治活动,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了解、设立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从学习教育、工作作风、规范管理、组织生活、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并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纳入到个人年度考核之中,依照县级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对19个科级干部全面建立了廉政档案。同时,认真落实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对重大事项、干部任用、资金安排等都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杜绝了借办理项目之机“吃、拿、卡、要”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恶劣现象,树立了发改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教育,把综合素质提高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市委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先进性教育作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组织讨论、上党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央20号文件和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学习《党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并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党的经济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为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做到有学习计划、学习资料、学习记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会宁学习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思想认识。每个党员都撰写了1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和1篇体会文章,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撰写了2篇体会文章。同时,针对查出、摆出的问题,广泛开展了谈心、交心活动,主要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谈心19人(次),各科室负责人与党员谈心24人(次),解决了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全体党员参加政治理论考试,每个党员都取得了92分以上的好成绩,合格率达到100%。

二是“走出去,请进来”,大力组织各类培训教育。为提高发改队伍工作能力,每年都采取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全市发改系统和有关部门干部职工进行两次以上集中培训。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举办全市项目培训会,2005年举办了投资体制改革讲座,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管理暂行办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等经济政策法规进行专题辅导。同时,积极选配干部参加上级部门、市上组织的各类培训教育,仅2005年,就有60多人(次)参加培训班20余期,外出培训15人(次),干部队伍素养得到明显提高。

(四)创新成果,将全面推动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落脚点

通过深入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抓经济建设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有力地推动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一五”规划编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为使规划符合当地实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为把规划编制成高标准、高质量的规划,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蓝图和指导性纲领,提前着手,及早准备,按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分两步进行。2003年和2004年分两批完成了25个专项规划的编制,2005年1月启动总体规划编制,做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对规划编制提出了安排意见,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协调,确定了前期调研课题、咨询专家名单、编制进度等。抽调人员组成写作班子,先后6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圆满地完成了《规划纲要》。在组织征求专家、各县区分管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直部门负责人、离退休老干部意见时,得到了好评,也得到省发改委的较高评价。

二是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工作。为使思想政治建设成果长期发挥作用,建立长效机制,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投向和国债资金、政策投向及重点,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先后提出了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项目储备机制、完善项目投资融资机制、完善项目考核机制和围绕项目落实抓责任、围绕加快发展抓争取、围绕工程质量抓管理、围绕持续发展抓前期、围绕聚集资金抓融资、围绕发展环境抓服务的工作措施。抓责任,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工作的决定》、《项目建设(固定资产)综合评价实施意见》和21个综合评价细则、《重点项目领导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市直部门项目资金争取奖励办法》。抓争取,实行大项目组建专门班子、小项目确定专人的工作机制,积极“跑部进京”;2005年6月,对已上报国家部委的重点项目,领导带队到北京衔接,有19个得到落实,21个答应给予支持。2005年,全市争取到以工代赈资金达1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抓管理,制定《关于落实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的意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抓前期,已完成了25个专项规划;2005年全市新增储备各类重点项目238项,与上年同比增加20项。抓融资,积极与省开发银行开展金融合作,争取协议贷款10亿元;协调5家商业银行与23家企业签订意向性协议贷款6.2亿元;2005年6月,组织召开全市城市资产经营现场会,总结推广了抓融资的典型经验。同时,千方百计吸引资金,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力度。抓服务,以《投资动态》、《发展与改革》、发展改革信息网站为载体,编印《定西市产业指导目录》、《定西市申报国家投资(补助)项目指南》、《国债资金投向及重点》等,召开民营企业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有关产业政策、投资信息,为全市争取投资提供了有效便捷的服务。

三、努力方向

近年来,思想政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还比较单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还比较陈旧,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还不够大。针对以上问题,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细化措施,探索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创新形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针对干部队伍接受信息渠道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活跃、思想问题越来越复杂的实际,要进一步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特点,要通过互动式、对谈式等有效方法,提高干部参与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性。

二是进一步落实制度,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约束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地位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探索适应思想政治建设的新路子,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进一步完善机制,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要按照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断探索和设计体现单位特点,符合干部职工特点、符合干部职工实际需要的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更加新颖,效果更加显著,并逐步探索形成比较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

(原载《定西发展》,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