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儒家文化中的儒道互补与刚柔相济

儒家文化中的儒道互补与刚柔相济

【摘要】:所以,中国文化是强调儒道互补的,即阳刚必须与阴柔适当配合,刚柔相济,都不过分。中国思想文化以儒道并立与互补为其基本的脉络,贯彻整个思想史的始终,它体现了中国思想的阴阳互动、刚柔相济、虚实互补的特色。

二、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互补与刚柔相济

在中国文化中,儒家的刚柔相济如上所述,而道家是讲“柔”的,但是对道家的“柔”不可绝对化。在刚与柔的关系上,道家讲“以柔为刚”,实质上是主张柔弱胜刚强的;道家讲“退”的,但是是“以退为进”;道家讲“无为”的,但是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闻。”(《43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78章》)“人生之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76章》)庄子主张能柔能刚,“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天运》),鬼谷子“柔弱胜于刚强,所以积弱可以为强;大直若曲,所以积曲可以为直;少则得众,所以积不足可以为余”。刚强的事物性坚而易裂,易于进取而难守,柔性的东西性钝而有韧,易于守成而难攻。所以刚猛有利于进攻,而柔弱有利于守成。“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列子·黄帝》)。这就是说,刚与柔相辅相成,刚极易折,柔极则废,刚柔相济,则无往而不胜。

再进行比较,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而道家则主张以清静无为,阴柔自守,《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人们以虚静的心态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儒家文化孔子为旗帜,以“德”的概念为核心,可以称之为“德文化”;道家和道教文化以老子为旗帜,以“道”的概念为核心,可以称之为“道文化”。两千年的中国文化,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道家文化也是主流文化,不过前者是显流,后者是隐流,但绝不是支流。中国人特别是士阶层,其性格里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主要来自“德文化”;其性格里的超越主义精神,其通达舒缓和洒脱自在,主要来自“道文化”。士大夫往往以儒道交替为用,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可以左右逢源而不失其精神依托,这种进退出处之道,便是儒道互补之道。(牟钟鉴:《要重视齐鲁文化中的道家道教研究》,《齐鲁文化研究》第一辑)所以,中国文化是强调儒道互补的,即阳刚必须与阴柔适当配合,刚柔相济,都不过分。儒道互补、刚柔相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

中国思想文化以儒道并立与互补为其基本的脉络,贯彻整个思想史的始终,它体现了中国思想的阴阳互动、刚柔相济、虚实互补的特色。(www.chuimin.cn)

先秦墨家主张“非命”,“尚力”,法家更是强调“争于力气”,都是积极有为的,但有走极端的倾向,所以在后来的中国文化发展中,与道家一样,都不占主流地位。

儒家的刚柔相济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化为施政手段、兵家谋略、对敌策略、做人风格,甚至如太极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