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朝着确切的目标行动,方能有成为成功致富者的希望。中国民营汽车的第一人李书福就是这样一个敢于给自己描绘出目标蓝图的人,他最后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梦想成真,取得了成功。1963年,李书福生在浙江台州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他壮着胆子称自己已有5000万元,接待人员还是对他充满疑惑。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消息,杭州一家国有摩托车厂快要倒闭了。他马上赶到杭州,经过几番艰苦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了合作协议。......
2024-04-08
李佳东
墓志铭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墓碑上就写着:长眠于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事业过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优秀的人。
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帮助。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有伟大的人物都必须靠着他人的帮助,才有发展和成功的可能。30岁以下的年轻人无论是社会经验、人际关系、工作技能还是资本积累都比不上四五十岁的人,所以青年人跨入社会的时候更应该学会待人接物,结交朋友的方法,以便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借重,否则,单枪匹马绝对难以发展到成功的地步。
大部分成功的人都有一种特长,就是善于观察别人,并能够吸引一批才识过人的良朋好友来合作,激发共同的力量。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文不及诸葛,武不及关张”,但是知人善任,最后靠部下的打拼成为一国之主。
成功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经验就是:任何人如果想成为一个企业的领袖,或者在某项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种鉴别人才的眼光,能够识别出他人的优点,并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利用他们的这些优点。
一位银行界领袖说,他的成功得益于鉴别人才的眼力。使得他能把每一个职员都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而从来没人出过差错。不仅如此,他还努力使员工们知道他们所担任的位置对于整个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样一来,这些员工无需监督就能把事情办得有条有理,十分妥当。
但是,鉴别人的眼力并非人人都有。许多经营大事业失败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缺乏识人才的眼力。他们总是把工作分派给不恰当的人去做。他们尽管本身工作非常努力,但他们常常对能力平庸的人委以重任,却反而冷落了那些真才实学的人,使他们埋没在角落里。其实,这些失败者并不了解,一个所谓的人才,并不是样样精通,能把每件事情干得很好的人,而是能在某一方面做得特别出色的人。比如说,对于一个会写文章的人,他们便认为是一个人才,认为他管理人也一定不差。但是一个人是否胜任管理工作,与他是否会写文章是没有丝毫关系的。他必须在分配资源、制定计划、安排工作、组织控制等方面有专门的技能,有时一个文笔出色的人在这些方面表现的未必比一个文盲更出色。(www.chuimin.cn)
世上成千上万的经商失败者,都失败在他们把许多不适宜的工作加到雇员的肩上去,再也不去管他们是否能够胜任,是否感到愉快。一个善于用人、善于安排工作的人就会在管理上少出许多麻烦。他对于每个雇员的特长都了解很清楚,也尽力做到把他们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但那些不善于管理的人竟然往往忽视这个重要的方面,而总是考虑管理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人当然要失败。
很多精明能干的经营者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常常在外旅行或出去打球。但是公司的营业未受丝毫不利的影响。那么,他们如何能做到这样省心呢?如果经营者所挑选的人才与他的才能相当,那么他就好像用了两个人一样。如果他所挑选的人才,尽管职位在他之下,但才能却要超过他,那么他用人水平真可算得上高人一等。
这不是什么特别希罕的事情,有许多雇员的办事能力还往往要在雇主之上,这些人只要机会一到,就可以立即自创事业。有很多本可以大建功业的人只是因为没有把握好的机会,以致一生默默无闻。不少青年人刚开始工作就显示出惊人的才干和做事的能力,但后来因为有了家庭、拖儿带女,便不敢拿出全部的勇气,去像他们的老板那样搏击一番,打出一片新的天空——虽然他们也常常想:如果自己独立奋斗,成就决不会在自己的老板之下。
如果一个人能被委派一种责任重大的工作,同时又为上司所坚决信赖时,他往往容易在艰难环境的压迫下把求胜心切的才识、能力施展出来,他会竭尽全力做到让上司称心满意。反之,如果上司给他安排的工作与他本身的才能志趣不合,同时上司还时时无理地干涉他、不肯完全信任他,那么他对自己的工作一定很灰心,还会觉得在目前的职务上一定不能有大的发展。这样,他就只会每天听着上司的命令,按部就班地工作着,而无法把自己充分的才能完全用到工作上去。他深知,自己虽然有成就大业的才干和力量,但因为没有得到雇主的信赖,根本就无法发挥出来。正如《孙子兵法》上说的:如果国君采纳将军的计策,并且授予军权,那么作战就一定能胜利;如果国君不采纳将军的计策,反而处处插手,那么作战就一定会失败,作为将军,这时还是另寻出路的好。
用人是要善于借他人之力,用财时也需如此。很多白手起家的富翁就是靠借鸡下蛋才成就一番事业的。不仅在事业的起步阶段,任何时候能够运用好“借鸡下蛋”这着棋,都能让事业和财富有突飞猛进的增长。
有关三十而富:30岁前速成百万富翁的文章
只有朝着确切的目标行动,方能有成为成功致富者的希望。中国民营汽车的第一人李书福就是这样一个敢于给自己描绘出目标蓝图的人,他最后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梦想成真,取得了成功。1963年,李书福生在浙江台州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他壮着胆子称自己已有5000万元,接待人员还是对他充满疑惑。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消息,杭州一家国有摩托车厂快要倒闭了。他马上赶到杭州,经过几番艰苦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了合作协议。......
2024-04-08
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欲望保持持续动力的最根本保证。所以,要想成功,就要把“致富的欲望”强加给自己。社会经济学家麦迪先生也认为:致富的欲望是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源泉。对于有着强烈致富欲望者来说,创造财富过程是制造快乐的过程。所以,对于想要成功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把“致富的欲望”强加给自己,当这种欲望在身体里膨胀的时候,你才会更加努力,创造自己的财富王国。......
2024-04-08
李佳东“态度决定一切!”有这样一个文字游戏,假设A代表1,B代表2,以此类推,每个英文字母都代表它在字母表中他的顺序的那个数字。那么那个英文单词将所有字母所代表的数字相加可以得到代表圆满的100呢?一个人的态度可以被理解为对待任何人或事的方式,这一点人们立即就能注意到。无论一个人做什么事情,积极的态度和成功都是密不可分的。究竟什么样的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可以在30岁之前能够拥有足够的财富呢?......
2024-04-08
索罗斯在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时说:“我渴望生存,不愿冒毁灭性的危险。”索罗斯从不孤注一掷冒风险。但索罗斯却发现,银行业已悄然出现变化,很多大学毕业生已经在银行里占有一席之地;这些新一代银行家正在解剖银行陷入低谷的原因,并提出新对策。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的战争已经爆发。战争开始时,以色列军队处于守势,损失了大量飞机、坦克,还有数千人伤亡。......
2024-04-08
所以,志向远大的年轻人,你们应该有着更高,而且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目标:三十而富。史蒂文可能无论从资本、学识、社会关系各个方面都比不上洛克菲勒、摩根或是盖茨,但是他和那些鼎鼎大名的富豪一样懂得运用自己的智慧,从而成为了三十而富的一员。愿这本书能给每个梦想三十而富的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2024-04-08
所以必须保持经济的独立,不要依赖银行贷款和债主去生活。实现经济独立有三个支柱,它们分别是储蓄、保险和投资。这是一种特殊的储蓄,因为这笔钱不是用来购买新衣服、新冰箱、或者新汽车,而是用来实现经济独立的,这是应该下定决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花的一笔钱。......
2024-04-08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卧薪尝胆的故事留给世人的启示是:一时的失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萎靡不振,没有了斗志。这些都没有关系,只要你有一颗坚定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卧薪尝胆,艰苦奋斗,当你尝尽所有的苦的时候,甘甜就会到来了。......
2024-04-08
答案是破除常规,用别人的财产扩张自己的企业。谈到善于借外力而壮大自己,从而在30岁时成为巨富的人,恐怕不能不提到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盖茨是真正站到巨人的肩膀上,从而使自己变为巨人的。但是他也很担心盖茨和微软公司会影响甚至改变IBM的某些决策,因为这些年青人的能力太强了。这项交易顺理成章的很快完成了。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是盖茨成功地运用了经济学上“差别定价”的原理,将自己牢牢的绑在了IBM的机翼上。......
2024-04-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