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伊斯兰教临时礼拜点与公共安全关系1.上海周边地区临时礼拜点及安全隐患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外来入住上海的西北各省穆斯林成为构成本市穆斯林群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且多以从事清真食品行业,尤其是经营西北风味的拉面馆为主,这些散布于全市各区县的西北少数民族穆斯林中大多为回族,他们中也有部分为撒拉族和东乡族群众。......
2024-04-02
宗教共同体不仅有精神信仰维度,还有显著的文化维度。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信仰不仅影响信众,还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影响整个社会,推动社会文化发展。世界所有民族的文学、艺术、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戏曲、书法、建筑、语言文字、哲学、人文、民俗、养生、医药等等都印有宗教文化的深刻烙印。对于宗教的文化维度,我国许多老一代宗教学者都有深刻认识。如方立天先生认为,“人类文化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11]。牟钟鉴先生认为,“宗教文化本质上是人们以宗教为表现形态的精神劳动成果,连同宗教本身也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12]。吕大吉先生则把宗教定义为“一种特定的以超世信仰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13]。
世界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有宗教性。每个民族文化的起点都是其精神信仰,所以文化传统必然有宗教性。保罗·蒂里希认为,宗教是文化的实质,而文化则是宗教的表现形式。[14]霍尔姆则认为,没有宗教,各种文化形式便失去效用和依据;没有文化形式,宗教则被架空。[15]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主流学者受西方中心论影响,否定儒道佛是宗教,进而否定中华文化的宗教性,认为中华文化是人类社会中唯一没有宗教性的文化。这种认识偏差使得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不仅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处于完全孤立地位,而且丧失了精神信仰能够提供的种种宝贵的积极社会功能,我们应该本着客观务实的态度予以全面的拨乱反正。
宗教信仰不仅表现为文化,而且是最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宗教信仰以其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起到丰富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促进道德教化、改良社会等作用。在现代社会低俗文化充斥,高雅文化衰落的困境中,发展和弘扬健康的宗教文化,以真善美的高雅文化对抗市侩功利的庸俗文化,净化社会风气,符合社会的迫切需求,能够促进文化建设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www.chuimin.cn)
“宗教是大多数民族和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的精神方向”,“宗教文化居于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维系着民族共同体的延续和道德风俗。”[16]共同的信仰能够把不同阶层、职业、教育背景和地域的人们凝聚在一起,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大要素。历史经验证明,能够让一个民族、一国国民形成认同和凝聚力的,主要是以精神信仰为基础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如果丧失其宗教文化传统,就会丧失其精神文化认同,丧失其价值和道德观念的认同,进而丧失其民族凝聚力。
世界民族林立,文化千差万别。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意味着人类的共同体化,要求人们最终作为世界公民共享人类共同体的文化。如何在保护、开发和利用各民族宗教文化资源的同时消除不同文化的对立排斥,使之融合而形成适合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共同体文化,是对人类的重大挑战。宗教共同体作为人类精神信仰的共同体可以从精神信仰的源头上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汲取各种文化的精华,消除排他障碍,促进人类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这种文化维度的共同体既以宗教共同体诸要素为基础,又反过来推动宗教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最大的民族,其文化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也当仁不让应为人类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准确把握中华文化的本质和特点,特别是认清其宗教性,拔去自我强加的文化异类标签,摆脱自我孤立的文化地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17]。这说明我国领导层也认识到中华文化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中华文化最重大的优点之一是包容融合,表现为多元通和、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宗教信仰文化,这其实就是宗教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我国传统的儒道佛三教合流,对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等等各种宗教文化的兼收并蓄都展示了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这种共同体文化传统恰巧是全球化时代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最需要的关键因素。就此而言,中华文化有望成为人类文化共同体的主导性文化。
有关基督教与社会公共领域的文章
一、上海伊斯兰教临时礼拜点与公共安全关系1.上海周边地区临时礼拜点及安全隐患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外来入住上海的西北各省穆斯林成为构成本市穆斯林群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且多以从事清真食品行业,尤其是经营西北风味的拉面馆为主,这些散布于全市各区县的西北少数民族穆斯林中大多为回族,他们中也有部分为撒拉族和东乡族群众。......
2024-04-02
政教分离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制度保障,现代国家将此作为处理政教关系的价值取向。政教分离重在保持立场的公正。作为执政党和管理者,维护公正,要求我们应在坚持政教分离原则基础上,努力追求政教关系的和谐,实现政教之间的良性互动。......
2024-04-02
当然,这种社会活动方式是基于一种比较集中的制度或组织认同。这就是中国基督教从制度宗教演变为宗教制度之后,所深刻制约、普遍塑造出来的制度认同模式。中国基督教的社会性,以及中国基督教的公共价值观念,它们能够落实于何处?......
2024-04-02
要讨论儒家的宗教性自我传播与社会秩序问题,首先面对儒家是不是宗教的问题,广义而言儒家是一种宗教。儒家的答案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两者都与宗教性自我传播密切相关。......
2024-04-02
因为包容的基础是尊重和维护公民的权利。包容不是回避矛盾,应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用理性的态度解决矛盾。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是上海的传统。包容与宽容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共同主张。包容多样,可以促进宗教间和谐。......
2024-04-02
“他山之石”和“另类之说”(序)——也谈“基督教与社会公共领域”2011年12月4—6日,坐落在洛杉矶的“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宗教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基督教与社会公共领域”学术研讨会。......
2024-04-02
(二)变量设定及基本情况结合原始问卷的数据特征,以及我们采用的统计方法,本文将变量设定如下(见表1):1.因变量弥散性政治信任。据此,我们以基督教信仰为参照组,生成4个赋值为0、1的虚拟变量。这包括年龄、性别。年龄为定距变量。......
2024-04-02
因此,宗教共同体作为跨宗教的信仰机制具有其无可置疑的精神维度。精神共同体是宗教共同体的一个维度,也是实现后者的一种方式;它与信仰共同体关系紧密,可以在互动中相互促进加强。因此如果能够在信仰对象、信仰目标、信仰本质、信仰源头等任一方面达成共识,都会有助于精神共同体的形成。......
2024-04-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