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基督教:敬仰责任超乎信仰

基督教:敬仰责任超乎信仰

【摘要】:宗教的主体是信徒及其构成的社会组织,主要以其特殊的精神追求和组织活动规范自身,影响社会。当下上海的宗教生活化、民间化、社区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这就是宗教为适应现代社会、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主动承担责任的表现和结果。宗教既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又是促进文化累积与继承的重要载体。

三、责任是宗教的自觉承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康德曾说:“每一个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我想,延伸一点,每一个有价值的宗教,也都应有所承担。宗教是一种与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相适应的社会文化体系。宗教的主体是信徒及其构成的社会组织,主要以其特殊的精神追求和组织活动规范自身,影响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宗教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下上海的宗教生活化、民间化、社区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这就是宗教为适应现代社会、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主动承担责任的表现和结果。我个人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担当起理顺情绪,和睦关系,维护稳定的责任。某种程度上,宗教道德比世俗道德具有更强的自我约束力。我国五大宗教都追求和平、和顺。倡导慈爱、宽容,劝人止欲息念、弃恶从善等。这些积极的伦理思想通过宗教仪式、宗教体验、宗教感情等反复强化,逐渐内化为信众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动,有利于促进和维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二是担当起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服务社会的责任。为社会提供公益和公共服务,是宗教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宗教社会化的重要表现,更是宗教这一特殊社会组织生命力之所在。多年来,上海宗教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社会好评。但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www.chuimin.cn)

三是担当起友好交流,抵御渗透,守护文化的责任。宗教既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又是促进文化累积与继承的重要载体。特定宗教的延续就是特定文化的延续;特定宗教的交流也就是特定文化的交流。充分发挥宗教的文化传播与守护功能是宗教社会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弘扬中华文化、树立我国宗教形象、促进民间交往的重要渠道,也是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途径。

如何发挥宗教的这些功能,需要教界、学界和政界的共同努力。我愿意为此而与各位积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