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斯威夫特对科学持有异议,但他的创作却明显受到“怯魅”的影响,有意地回避神迹和魔法。不过,视科幻小说的诞生为受到科学界“怯魅”这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并不是说奇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相比是一种低级落后的文学。笔者的意思是,在“怯魅”过程的影响下,科幻小说最终与奇幻小说区别开来,拥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
2024-03-30
三、北美的拓荒者
当时正在攀登科技和经济两座高峰的美国,也产生了一批科幻文学探索者。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一八四〇年,爱伦·坡创作了《艾洛斯和查米恩的对话》。在这部作品里,地球受彗星撞击失去氮气,处于纯氧燃烧的熊熊大火中。
埃德加·爱伦·坡
作者于一八四八年创作了饶有趣味的科幻小说《未来故事》,把时间背景放在二八四八年。那时,天空中飞翔着巨大的飞艇,主人公在飞艇上给同伴写信,回忆过去的历史。读者会看到他充满自信地描述着一些其实完全错误的史实。这篇幽默科幻小说提醒我们,或许我们对以前的历史也是一无所知,历史学家完全搞错了他们手中掌握的文献。
虽然并不以科幻小说见长,但爱伦·坡天才地、直觉地把握住了科幻小说的本质特点:爱伦·坡根据几项基本的物理法则,轻而易举地便使他的故事具有真实感。(《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传》,59页)他对后来的凡尔纳、威尔斯等人影响极大。
《亚瑟王朝的美国佬》
一八八八年,美国作家贝拉米(1850—1898)出版了他的名著《回顾》。这部宣传空想社会主义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受其影响而成立的政治团体就超过一百个,从这些团体里还出现了一个正式的国家主义政党。(www.chuimin.cn)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情节非常简单:主人公韦斯特由于催眠作用,于一八八七年入睡,在二〇〇〇年苏醒。这时的美国已经实行了作者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与新时代的人相互介绍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从中展示了作者的社会改造理想。这部作品虽然不是标准的时间旅行题材,但距此已经很近,所要表现的效果完全一致。当然,作者是把它作为一部“乌托邦小说”来创作的。但与以前此类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乌托邦小说”的背景往往设定于同时代的某个未知世界,而《回顾》则将理想世界的背景放到了未来。对于读者来说,这更具有现实性。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文风诙谐幽默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创作了科幻小说《亚瑟王朝的美国佬》。在这部小说里,一个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铁匠梦游到亚瑟王朝时代的英国(公元六世纪),目睹了君主制度的腐朽,贵族、骑士和教会人士的无知、贪婪。这个铁匠想通过工业革命、普及教育、建立民主制度等方式改变历史,甚至造出电网和机关枪来与古代武士较量。当然,历史最后并没有那样变化,因为作者让他遇到了巫师暗算,长眠一千多年回到十九世纪。这部小说与后世时间旅行科幻小说的差距,仅仅在于主人公不是乘坐时间机器,而是被当头一棍打回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吐温一生以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为己任,但在这部他五十多岁时创作的小说中,作者还是认定,美国社会纵然问题无数,但它的自由、民主和科技进步仍然是“黑暗中世纪”无法比拟的。这部作品所体现的思想主题,完全不同于雨果等旧派文人对农业社会的怀恋。
除了创作外,马克·吐温受美国社会技术狂热的影响,亲自设计了许多发明,后来还因为自动排字机专利经营失败而陷入财务危机。这种对科学技术的直接兴趣对作者的科幻创作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出生草莽,放荡不羁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1876—1916)也是科幻小说的早期探索者之一。他最早的科幻文学探索作品是《一千次死亡》,《铁蹄》则是他的科幻代表作。此外他还创作过《亚当之前》(1906)、《星游者》(1914)、《红色瘟疫》(1915)等科幻小说。在《天外飞鸿》中,杰克成功地构思了外星人的故事。
包括凡尔纳、威尔斯两大宗师在内,十九世纪的科幻文学创造了大量经典形象。这些作品不仅一版再版,而且反复地被搬上银幕。不久前,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了喜剧科幻片《绅士联盟》,更是让“尼摩船长”、“海德先生”、“隐身人”等不同作家笔下的科幻人物汇聚一堂,共同保卫大英帝国。这些影视作品体现了早期科幻经典的永恒魅力。
有关世界科幻文学简史的文章
尽管斯威夫特对科学持有异议,但他的创作却明显受到“怯魅”的影响,有意地回避神迹和魔法。不过,视科幻小说的诞生为受到科学界“怯魅”这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并不是说奇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相比是一种低级落后的文学。笔者的意思是,在“怯魅”过程的影响下,科幻小说最终与奇幻小说区别开来,拥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
2024-03-30
六、本书的价值以中文形式出版的科幻史著作,本书并非第一部。这本书收集、整理了截止到当时的中文科幻资料,包括中外名家、名作。首先,本书从中国人的角度来叙述世界科幻史。但对于我们则不同,科幻如何在这些亚洲国家生根开花,对中国科幻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参考价值。《彩图科幻百科》与《科幻小说史》介绍了俄罗斯、日本、甚至印度等非西方国家的科幻作品,但就是没有提到中国。......
2024-03-30
科幻作品价值与其他文学作品价值的不同之处,往往在于它刺激了公众对某个科技领域的兴趣。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这涉及到优先权的判定。“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发明了潜艇”便是个典型的错误案例。《海底两万里》并没有首创“潜艇”这个设想,而是产生于潜艇科技的发展高潮中,它体现了作者对潜艇技术的关注。一些科幻作家,比如凡尔纳,还会在作品里以注释或者人物对话的方式,告诉读者自己的构思来自何方。......
2024-03-30
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伪科学活动能够进入科学领域,甚至正式申请课题,在正规科学刊物上发展,许多人分不清它们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如果要讨论投入伪科学阵营的科幻作家,罗恩·哈伯德这个名字是躲不开的。在两次大战期间,伪科学已经大量进入了科幻小说。......
2024-03-30
小说大获成功,一举奠定了威尔斯在文坛上的地位,他也成为继凡尔纳之后的第二位职业科幻作家。壮年之后的威尔斯又参加了费边社,开始政治活动。其实该版本比一九五二年的旧版更接近威尔斯原著的风格。实际上,威尔斯确实也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2024-03-30
不过“坏科学”这个词却已经流行开来。这使得“坏科学”科幻在选题上比较接近科技现实,技术细节描写丰富。这次大战几乎是“坏科学”集中表演的舞台,杀人技术的效率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到了六十年代,“坏科学”已经成为科幻题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2024-03-30
而科学主义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科学主义是对英文“Scientism”的翻译,指科学界存在的一种思想倾向,试图把科学技术当成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而在二次大战之间,世界科幻的“黄金时代”中,科学主义就住在科学乐观主义的隔壁,随时会出现在科幻小说里,成为那个时代科幻作品的一个特色。有科学主义的倾向,便有对这一倾向的批判。......
2024-03-30
一九五四年,欧洲学者贝尔纳最先总结这一现象,认为存在着世界科学中心,并且这个中心在不停地转移。除了德国没有适时出现伟大科幻作品外,世界科幻文艺的中心几乎与世界科学中心同步发生转移。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成了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的记录。......
2024-03-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