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本书的价值以中文形式出版的科幻史著作,本书并非第一部。这本书收集、整理了截止到当时的中文科幻资料,包括中外名家、名作。首先,本书从中国人的角度来叙述世界科幻史。但对于我们则不同,科幻如何在这些亚洲国家生根开花,对中国科幻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参考价值。《彩图科幻百科》与《科幻小说史》介绍了俄罗斯、日本、甚至印度等非西方国家的科幻作品,但就是没有提到中国。......
2024-03-30
“老幻”们的寄语
这是一部人类追梦的历史。未来似梦,在虚幻中呈现朦胧的美丽,在朦胧中隐约科学的烛光,永远吸引着你我追逐不已。
——叶永烈,著名科幻作家,传记作家
这本《第五类接触——世界科幻文学简史》,资料丰富,语言晓畅清新,也不乏精辟的立论。值得一读!
——王晋康,著名科幻作家
一部详尽生动的科幻文学史,带我们重走科学和幻想的壮丽征途,它本身就像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
——刘慈欣,著名科幻作家
未来主义文学也有丰富的历史,寻根溯源才能推断文类的发展。在中华崛起、不断增进文化软实力的时刻,出版包含本土内容的科幻文学历史读物,是一项远见卓著的智力投资。
一部亲切的、真正中国视角的世界科幻史!
写得很好!
——刘兴诗,著名科幻作家
这是一位学者充满睿智和洞察力的著作,其中许多资料是第一手的。我这个科幻作家是一口气读完的,读后感是八个字:如饥似渴,如沐甘霖。
——绿杨,著名科幻作家
继往才能开来,希望新科幻迷多了解一些科幻史。
一部用生命写就的全面总结世界科幻煌煌历史、深入揭示中国科幻远大前程的杰作。
——韩松,著名科幻作家,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
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
人们通常只是根据有限经验而对科幻抱有的片面的认识,通过阅读科幻的历史,会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科幻,发现科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和激动人心。
——刘兵,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素有玄幻、奇幻、魔幻之作,但缺真正的科幻大作;我们重人文而轻科学的思想传统对我们是一个限制,另一方面我们缺乏对科幻小说史的梳理、对科幻小说创作规律的研究;郑军经历十年艰苦努力完成的这部著作,不仅描绘了科幻文学的世界地图,提供了世界科幻文学绚烂的立体图景,而且还提供了一条深邃的科幻文学的“思想脉络”,知识性和思想性都值得我们重视。(www.chuimin.cn)
仅仅将科幻的历史看成文学史的一部分,那是低估了科幻。科幻文学的历史,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史。
科幻是创意产业中的一颗明珠,希望本书对推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作出特别的贡献。
——张合军,天津市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
这是一部大气磅礴的科幻史著作,我特别相信郑军的断言——“今天,最优秀的那批中国科幻作品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并相信十年内,中国科幻将走出国门,征服全世界的科幻迷。因为,历史证明,科学昌盛,科幻文学必然昌盛,美国、英国、日本的科幻史证明了这一点。科学日益昌盛的中国,科幻文学没有理由不昌盛。
——董仁威,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这本书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它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领略了一段别样的历史。
——赵国珍,《新科幻》(原《科幻大王》)主编,资深科幻出版人
一个没有幻想的民族,会有热情、希望和生机吗?幻想创造未来!
——房向东,《世界科幻博览》前主编,资深科幻出版人
集科幻作家、评论家、心理学研究者和普及者等多个“头衔”于一身的郑军,给我们呈现了一部内容厚重、视野开阔、立论精辟的“世界科幻史”,赞!
——尹传红,《大众科技报》总编助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百炼钢化绕指柔,这本书堪称是郑军在“科幻大学”十年研修、十年磨砺的毕业论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科幻史的独特理解和另类阐述,这是一种另类的“学院派”,是从创作实践中升华出来的论述体系,是通向“科幻世界”的另一扇大门。
——吕哲,资深科幻评论家
《第五类接触——世界科幻文学简史》给了我们几副新眼镜,探索科幻、奇幻与梦想的古今演变,中外辉映,阐释幻想文学的脉络和真髓,指向世界科幻的未来在华夏。
——黄海,台湾科幻元老
从儒勒·凡尔纳的“鹦鹉螺号”到卡梅隆的“阿凡达”,这中间有多么漫长的征途?途中有多少不可思议的发明,有哪些令人惊叹的奇异世界?在这本书里,郑军将向您介绍科幻文学史中最重要大师的作品。
——谢利(Cyril Dubreuil),法国演员,
法国的中国科幻通
以上寄语均由作者郑军联系。排名不分先后。
有关世界科幻文学简史的文章
六、本书的价值以中文形式出版的科幻史著作,本书并非第一部。这本书收集、整理了截止到当时的中文科幻资料,包括中外名家、名作。首先,本书从中国人的角度来叙述世界科幻史。但对于我们则不同,科幻如何在这些亚洲国家生根开花,对中国科幻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参考价值。《彩图科幻百科》与《科幻小说史》介绍了俄罗斯、日本、甚至印度等非西方国家的科幻作品,但就是没有提到中国。......
2024-03-30
科幻作品价值与其他文学作品价值的不同之处,往往在于它刺激了公众对某个科技领域的兴趣。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这涉及到优先权的判定。“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发明了潜艇”便是个典型的错误案例。《海底两万里》并没有首创“潜艇”这个设想,而是产生于潜艇科技的发展高潮中,它体现了作者对潜艇技术的关注。一些科幻作家,比如凡尔纳,还会在作品里以注释或者人物对话的方式,告诉读者自己的构思来自何方。......
2024-03-30
尽管斯威夫特对科学持有异议,但他的创作却明显受到“怯魅”的影响,有意地回避神迹和魔法。不过,视科幻小说的诞生为受到科学界“怯魅”这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并不是说奇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相比是一种低级落后的文学。笔者的意思是,在“怯魅”过程的影响下,科幻小说最终与奇幻小说区别开来,拥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
2024-03-30
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伪科学活动能够进入科学领域,甚至正式申请课题,在正规科学刊物上发展,许多人分不清它们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如果要讨论投入伪科学阵营的科幻作家,罗恩·哈伯德这个名字是躲不开的。在两次大战期间,伪科学已经大量进入了科幻小说。......
2024-03-30
不过“坏科学”这个词却已经流行开来。这使得“坏科学”科幻在选题上比较接近科技现实,技术细节描写丰富。这次大战几乎是“坏科学”集中表演的舞台,杀人技术的效率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到了六十年代,“坏科学”已经成为科幻题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2024-03-30
但离开科幻文学,这个话题在整个文艺圈中几乎都是隐形的。近代科学产生之后,特别是在中国,技术与科学被合称为“科学技术”。科幻文艺所表现的则是板块运动。“生产力变化如何影响人性”这个最基本的命题,传统文艺根本无法表现。而科幻文学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由环境变化驱动,而非由人物性格驱动的文艺。......
2024-03-30
小说大获成功,一举奠定了威尔斯在文坛上的地位,他也成为继凡尔纳之后的第二位职业科幻作家。壮年之后的威尔斯又参加了费边社,开始政治活动。其实该版本比一九五二年的旧版更接近威尔斯原著的风格。实际上,威尔斯确实也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2024-03-30
而科学主义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科学主义是对英文“Scientism”的翻译,指科学界存在的一种思想倾向,试图把科学技术当成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而在二次大战之间,世界科幻的“黄金时代”中,科学主义就住在科学乐观主义的隔壁,随时会出现在科幻小说里,成为那个时代科幻作品的一个特色。有科学主义的倾向,便有对这一倾向的批判。......
2024-03-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