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5岁林风眠作品《松鹤图》惊艳全村,成为神童画家

5岁林风眠作品《松鹤图》惊艳全村,成为神童画家

【摘要】:5.卖画神童林风眠虽然自幼离开了可爱的妈妈,可也没有影响童年的教育。无独有偶,东方9岁时的小凤鸣,画了一幅神奇的中堂《松鹤图》,栩栩如生的仙鹤引起全村人的惊诧。消息不胫而走,传到梅州县城,有几个好奇的商人专程到阁公岭来看这神童之画。《松鹤图》就这样被一位华侨巨商高价买走了,这便是他平生卖出的第一幅画。从此,在远近乡里小凤鸣是出名的小神童。

5.卖画神童

林风眠虽然自幼离开了可爱的妈妈,可也没有影响童年的教育。转眼间,凤鸣7岁了。他被爸爸送进蒙馆学画学字,进行启蒙教育。在家里,爸爸还教他临摹《芥子园画谱》。并教导他“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人生哲理,因此,7岁的小凤鸣就懂得刻苦学习,深刻思考了,并且已显露了小艺术家的气质。

小凤鸣8岁时进入了旧制的立本小学,开始学习古书,吟诵《诗经》、《山海经》、《名贤集》,边读书画画。西方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不到7岁就写出了第一首圆舞曲。无独有偶,东方9岁时的小凤鸣,画了一幅神奇的中堂《松鹤图》,栩栩如生的仙鹤引起全村人的惊诧。消息不胫而走,传到梅州县城,有几个好奇的商人专程到阁公岭来看这神童之画。《松鹤图》就这样被一位华侨巨商高价买走了,这便是他平生卖出的第一幅画。从此,在远近乡里小凤鸣是出名的小神童。这无疑给林家带来了希望,也给小凤鸣以极大的鼓舞,从此,他开始有长大当大画家的理想了。光阴荏苒,转眼妈妈已离家四年了,杳无音信,有人说她碰碑死了,有人说她被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四年来凤鸣度过了多少个思念妈妈的日日夜夜啊,可怜老实厚道的爸爸,也常常唉声叹气。看到爸爸孤独的身影,懂事理而又早熟的小凤鸣想,爸爸也不能总是一个人生活啊,可是家里又无钱为爸爸娶妻,他想把卖画这笔钱派上用场。他对爷爷说“爷爷这回家里有钱了,再为爸爸买个妈妈吧”。爷爷被懂事的孙子感动得流下了老泪。老人真的采纳了凤鸣的建议,又为儿子买了一房妻子邱氏,邱氏到林家又生了两个儿子,即绍英、绍惠。

爷爷和父亲很注重对孩子的培养。这样一个清苦石匠家的孩子,虽然没有什么家学渊源,可是,“祖父的训诫”,父亲的言传身教,妈妈民间艺术的熏陶,无疑为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爸爸劳作之余,每天都教凤鸣练书法,画国画,讲故事。尤其是爸爸讲的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用脚趾画画的故事,还有明代大画家徐文长幼年时学画的传奇,凤鸣都默记在心。

凤鸣读到高小时,父亲就开始向从南洋回来探亲的侨属借来南洋的书,给他看。书中西洋画的插图吸引了小凤鸣,他常常拿着放大镜,临摹书上的插图,这也就是他最早的西洋画启蒙。凤鸣十分懂得珍惜时间,也会支配时间,既聪明又刻苦,学习成绩非常突出。在阁公岭也能接受一些新式教育,学习到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但是,西方新学接触得还是太少,阁公岭毕竟是山村,这时已养不住这个胸怀鸿鹄之志的小凤鸣了,他要飞向更广瀚的宇宙空间。

1914年,小凤鸣高小毕业了,由于渴望新的天地,便到梅县去求学。他光着脚板,独自步行了38里山路到县里赶考。功夫不负有心人,凤鸣一举考取了省立梅州重点中学。(www.chuimin.cn)

凤鸣是长孙,爷爷视为掌上明珠。爷爷担心家境贫寒,孙子长大后无法成亲,就在凤鸣8岁那年从邻村领来一个比他大3岁的小姑娘做童养媳。在凤鸣14岁考上梅州中学那年,由爷爷做主,择个良辰吉日,为他圆了房。凤鸣到梅州中学读书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妈妈苦难经历的刺伤,第一个假期回家,他没有同家里大人商量,就对那个女孩说:“我们在一起不合适,今后我还要到更远的外面去读书,我不想让你当‘隔山讨’,你走吧,你去寻找自由吧!”于是,那个女孩依依不舍地走了。这便是林风眠所谓的第一次婚姻

注释

①林风眠回忆:“我原籍广东梅县,1900年生。七八岁时开始学画,是以‘芥子园’开头的,掌握了中国画的规律,工笔、山水都会画,学会了中国画的科班。”见李树生《访问林风眠的笔记》,1957,《美术》1990年2期。

②过去,梅州农村,沿袭一种残忍而特殊的婚俗,叫“隔山讨”。男人娶个妻子留在家里守空房,这就是女子以假结婚为名,为人看家,或在“丈夫”家里照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