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工程学科框架:法国的案例分析

工程学科框架:法国的案例分析

【摘要】:从2004年秋季起,法国采用了国际通行又具有本国特点的新学士、新硕士以及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简称“358”学制。在法国,并不存在由官方统一颁布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

3.2.3 法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3.2.3.1 法国高等教育系统概览

法国高等教育系统时常让人望而生畏,原因不外乎它与人们熟知的英语国家高等教育结构大相径庭,也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校类型、办学体制、学位和其他资格证书等方面不尽相同。尤其是人们对法国自拿破仑时代创设的精英教育“grandesécoles”不甚了解,总以为只有综合大学才算得上高等教育的精华,于是面对这些法国特产的“大学校”手足无措。尤其是面对这样的事实(Etudiant,2007a):2001年,5年制的大学校毕业生平均月薪2100欧元,8年制大学博士毕业生平均月薪2050欧元,恐怕更让人大惑不解。

法国高等教育主要分为四大类(Etudiant,2007b):

第一大类是(综合)大学(universites),现有79所。大学内设有作为核心部门的若干教学与研究单位(UFR)(相当于学系)和多种职业性学院,如大学技术学院(IUT)、大学专门职业学院(IUP)、大学工程师学院(institutd'ingénieur)、教师教育学院(IUFM)、大学企业管理学院(IAE)、政治学院(IEP)、新闻学院(IFP)、信息与传播高等研究学院(CELSA),以及同时隶属于某一医疗机构称为“大学医疗中心”(CHU)的教学研究单位,CHU提供医科、药科和牙科的文凭课程。综合大学学制一般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两年,是基础理论教育阶段。学生持中学会考合格的毕业文凭(Bac)经两年学习获得规定的学分,考试合格后可获得普通高等学业文凭(DEUG)、科技高等学业文凭(DEUST)或科技高等职业文凭(DUT)。第二阶段为1—2年,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教育。学生完成第一年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试成绩合格可获得“学士文凭”(Licence)或“职业学士文凭”(licencepro);如果继续深造,一年后可获得“硕士文凭”(旧制)。第三阶段为继续深造阶段,又分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获取职业导向的高等专业学习文凭(DESS)或其他新制的硕士文凭,学制1年。第二种是获取高等科技研究文凭(DRT),学制2年。第三种是攻读博士,第一年结束后可获高等深入研究文凭(DEA),第二年开始3—4年完成博士论文后可获普通博士文凭(Doc-torat)。

第二大类是大学校(Grandesecoles),现有300多所。大学校在中国现在多译成“高等专科学院”,很容易被国人误以为大专,其实不然。早在19世纪初,法国几大著名的大学校就已经问世,长期发展形成一个独特的与综合大学平行的精英教育系统,在职场比综合大学更具竞争优势。大学校主要有:高等师范学校(Lesécoles normales supérieures,ENS)、工程师大学校(Les grandesécolesd'ingénieur)、高等工商管理学校(Lesécoles de commerce et de gestion)、兽医大学校(Lesécoles vétérinaires)、高等行政学校(Les instituts d'études politiques,IEP),以及高等艺术学校等几大类。大学校以其专业特色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著称,是培养法国领导阶层精英分子的摇篮,如国家行政学院(ENA,E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高等师范学院(Ecole Normale Superieure,简称Normale Sup)、国立路桥学校(Ecole Superieuredes Pontset Chaussees)等。高中毕业生通过Bac会考后,若想进大学校,通常必须注册就读为期两年的预备学校或预科班(ecole preparatoire)。大学校的训练极为密集而专业,课程重而压力很大。但是大学校的毕业生可直接申请任职各机关单位主管,法国政要和工商业界名流常出自这些大学校。

第三大类是预备学校或设在高中的大学校预科班。预科班(CPGE)招收打算进入大学校系统的学生,根据大学校的入学要求,这些学生必须经过预科阶段的教育。

第四大类是大学以外的高等技术学院、高等职业学院,以及设在中学的高级技术员培训班(STS)。这类以职业定向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两年制的课程,主要开设工业、商务和服务方面的职业训练,颁发高级技术员文凭(BTS)。

早在1999年,欧共体国家的29位部长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宣布欧共体国家统一教育结构和学位体制;在高等教育领域则是相应的“LMD”体制,即:Licence文凭(大学3年),Master文凭(大学4—5年,高等专业深入学习或研究),Doctorat文凭(大学6—7—8年,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从2004年秋季起,法国采用了国际通行又具有本国特点的新学士(分“学士”和“职业学士”两类)、新硕士(分“研究硕士”和“职业硕士”两类)以及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简称“358”学制。对法国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以5年的新制硕士学位取代以前4年制的硕士学位,目前有1/3地区实行新的学制。主要发生在大学系统的这些变化,加之独特的大学校系统,足以使法国高等教育系统令人眼花缭乱。

在法国,并不存在由官方统一颁布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

根据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部(Ministèrede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提供的信息,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科划分涉及以下8个门类(Etudiant,2007c):教育;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法、商;自然科学;工程、运输和制造专业;农业和兽医科学;卫生和医疗保健;服务性专业。这些门类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例如自然科学学科分成4个大类(Etudiant,2007d):(1)生命科学;(2)物质科学;(3)数学统计学;(4)信息科学(含信息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又如,工程学科分成3个大类含10个分支(Etudiant,2007e):(1)工程技术类,含机械冶金电力能源电子学与自动化,化学与过程工程,车辆、船舶航空;(2)生产加工类,含粮食与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鞋与皮革加工,原材料加工(木材、纸、塑料与玻璃);(3)结构建筑类:含结构与城镇规划,建筑与土木工程。

但是根据Onisep提供的信息,法国高等教育领域则又分为16个门类、82个小类(Onisep,2007)。Onisep是法国教育部管辖的权威机构,即“全国学科专业信息办公室”(Office nationald'information surles enseignementsetles professions)。它与教育界和专业界紧密合作,专门负责收集、处理、加工与发布全国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公司的学科专业信息,供学生、家长和有关组织与个人使用。Onisep提供的分类如表3.12所示。

表3.12 法国Onisep学科分类一览表

续表

注:表中括号内数字表示大类中的学科小类数。

3.2.3.2 理工学科的四种专业分类

法国作为世界第四大工业强国,每年向全世界输出大量高科技产品和成果,在空间、运输、电子、电信、化学、生物技术医疗卫生等广阔领域均具有极大的竞争力。这些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国工程师的杰出能力,归功于他们在各类工程师大学校中所受到的高水平的工程教育。法国具有完善的工程教育系统和极具特色的理工学科专业设置,虽然没有统一的目录,可是并不妨碍培养出各种类型的高质量工程人才。从现有资料看,针对法国理工学科的典型专业分类有如下四种。

一、CEFI学科分类

1976年,法国工业部和教育部联合倡议成立一个机构,旨在创造一个学习平台以推动未来工程师的训练和雇用。1978年“工程师教育研究联合会”(CEFI,Comitéd'études sur les formationsd'ingénieurs)应运而生。CEFI现今的成员有法国工程师与科学家理事会(CNISF)、代表专业界的大型联合会(UIMM、UIC、Syntec ingénierie)、商会、大公司和各大院校(CEFI,2007a)。

CEFI提供的学科专业分类所见有三种(表3.13):第一种是针对大学系统内大学技术学院(IUT)的分类(CEFI,2007b);第二种是针对大学系统内大学职业学院(IUP)的分类,它们将导致工程师硕士(ingénieur-maître)头衔(CEFI,2007c);第三种是针对工程师大学校系统的分类,它们直接导致工程师文凭(diplômed'ingénieur)(CEFI,2007a)。

表3.13 法国CEFI学科分类一览表

注:表中括号内数字为相应类别的学科专业数。

二、ParisTech分类

ParisTech是由巴黎的10所著名的工程师大学校于1991年成立的联盟,旨在加强合作,尤其是在国际项目方面的合作。该联盟成员学校的历史,个别的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初期。建于18世纪的有4所:国立高等路桥学校(ENPC,1747年)、国立高等工艺制造学校(ENSAM,1780年)、国立高等巴黎矿业学校(ENSMP,1783年)、综合理工大学校(EP,1794年);其他6所则建于19世纪和20世纪:国立高等邮电学校(ENST,1878年)、工业物理和化学大学校(ESPCI,1882年)、国立高等农业工程学校(ENGREF,1893年)、国立高等巴黎化工学校(ENSCP,1896年)、国立高等统计和经济管理学校(ENSAE,1942年)、国立高等理工学校(ENSTA,1970年)。联盟成员全都是公立院校,它们分别隶属于教育部、工业部、农业部和国防部等不同部门,接受后者的拨款和监管。Paris Tech是非营利组织,下设教育、研究、国际事务公共关系4个委员会。各委员会主席由成员学校轮流担当,各配一名执行副主席管理日常事务。Paris Tech拥有其长期雇用的人员,他们授权处理联盟各委员会的具体事务。Paris Tech还设有一个战略方向委员会,其成员有法国工业界的若干代表人物,为联盟提供战略建议,增强联盟各成员学校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Paris Tech:2007)(www.chuimin.cn)

Paris Tech联盟按下列学科领域和专业提供“工程师硕士学位”计划、“科学硕士学位”、“硕士后专业证书”等计划和“博士计划”:

1.数学及其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概率和统计,金融数学

2.信息与通信科技:信息技术,自动化,机器人,电信,信号与图像处理

3.物理、光学:物理学,声学,光学

4.材料科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固体力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船舶和轮机工程,空间工程,土木工程与建造,交通工程

5.流体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

6.化学、物理化学与化学工程:化学和物理化学,化学工程

7.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生命科学,农业与食品工程,林业工程,生态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

8.地球科学环境工程:地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9.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工业管理与工程,国土规划,经济学与社会科学

三、nPLUSi分类

“nPLUSi”(即n+i)组织是法国分布在45个城市的60多所工程师大学校和大学组成的网络联盟。该联盟采用一种合作方式为国内外的工科学生和聘用工程师的公司服务,尤其是面向外国留学生提供入学、接待、选课直至离境的一条龙服务,同时与国外面向工程和工程师教育的组织机构合作。联盟由中介机构“法国教育国际协作署”(EduFrance)管理,前者受到法国教育部和外交部的直接赞助。

“n+i”提供的法国新制硕士的学科专业计71种,详列如下(NplusI,2007):

工业工程,材料与加工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管理,纺织材料与加工,碰撞生物力学和运输安全,生物力学:治疗和康复仿真系统,产品设计和生产系统,设计、产业化、创新,电力和持续发展,材料和表面工程,虚拟现实与创新工程,CAO-DAO数字工程,结构组织及生物力学工程,创新、设计、工程,纺织材料和加工,力学流体和热力学,力学与系统工程,实验力学与处理,力学:工程和材料,力学:机器,力学:材料、结构、处理,决策科学与风险管理,木材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化学与工业风险,原料、能源与持续发展,流体动力学、热力学和传递,功率电子学、能量转换设计与配置,水文学、水化学、地面与环境,人工智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电子学与光学,力学与工程,机电一体化,软件网络安全,运输与物流,电子学与电路,图像与人工智能,人机接口,软件和编程方法,材料和超高频,微技术、结构组成、网络和通信系统,通讯图像与光学,信号、TRAMP和图像,信号与电路,系统、网络和结构组成,建筑材料与施工,木材与纤维科学,信息科学,高频通信系统,大地测量信息系统,天体物理学、天文学和空间科学,通讯电子元部件与系统,医学图像,工商管理实用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和网络,信息数据处理技术,数学数据处理:算法纳米技术与微系统,电力科学与未来,认知科学,装备电子系统和工业数据处理,城市建筑与设计规划,机械工程与技术,污染与风险控制、区域规划和治理,数据处理系统,信号和图像处理自动化,经济网络与信息管理,数学基础及应用,等离子体、光学、光电子学和微系统,无线通讯系统

四、CGE学科分类

法国大学校会议(Conférence des Grandes Ecoles,简称CGE)是建于1973年的一个非营利协会。创建者为以下12所大学校:中央工艺制造学校(ECP)、高等工商学校(HEC)、国立高等铁道学校(ENPC)、国立高等航空航天学校(ENSAE)、国立高等工艺制造学校(ENSAM)、巴黎国立高等矿业学校(ENSM.P.)、国立高等理工学校(ENSTA)、国立高等邮电学校(ENST)、综合理工大学校(EP)、高等电力学校(ESE)、巴黎工业物理和化学大学校(ESPCI)、巴黎国立农业工程学院(INA-PG)。

CGE现有226个成员,其中大学校的校长181人,国外大学的校长9人,其他研究院和高等教育机构的负责人36人。大学校会议的任务有4条:(1)加强成员间的交流与团结;(2)在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推进“大学校”(Grandes Ecoles)体制;(3)鼓励工程教育与管理教育的创新,促进继续教育和研究活动;(4)担当对官方政策制定者和研究界的发言人。(CGE,2007a)

大学校会议每年颁布成员学校设置的硕士(文凭工程师)专业目录。在其新近的《CGE硕士专业目录(2006—2007)》中,共计包含382种专业(详见附录E)。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校会议(CGE)共列出大学校硕士(文凭工程师)计划的22领域(共计542个专业学科点),若按各领域拥有的专业点的数量排序则有:

第一组:管理(153),财政、贸易和市场营销(59);

第二组:通信和信息系统(45)、环境与规划(40)、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产业、保健和食品(31)、工业工程(31)、网络和通信(28)、航空(21)、信息学和应用数学(21)、国际领域(20)、人力资源管理(11);

第三组:农业、林业和木材(10)、化学和基因(10)、热力学和流体力学(10)、机械工业(10)、电子系统与元部件(10)、土木工程(9)、其他领域(8)、控制系统(6)、物质和材料(5)、纺织工业(3)、地质学和矿产资源(1)。

第一组2个领域的专业点数占到总数542点的39%;第二组9个领域的专业点数占46%;第三组11个领域的专业点数仅占15%。三个组别的不同比重,可能揭示了工程学科专业结构变动的走向,也反映出当今的社会、工程职业以及理工科学生择业的趋势。

总之,法国工程教育领域的学科专业设置看上去杂乱无章、不成系统,但是这种分类法所反映的“学术生产关系”并没有妨碍“学术生产力”的发展,而恰恰为工科院校面向现代工程职业和工程科技发展的需要敞开了方便之门。它提示我们,如果不是为了统计目的,大可不必将学科专业的设置整齐划一;即使为了统计方便,也未必需要在名称上硬性加以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