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培养自觉创新意识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提升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创新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成功要素。管理者不仅自己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带动员工一起创新。一个企业,能否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取得成功,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2024-02-23
第一节 由“破窗理论”引发的危机思考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一周之后仍完好无损。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数小时车就不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在这项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窗户玻璃,而又没有及时得到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窗户的玻璃。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可能源于对细小事件的不够重视,人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对“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窗”应采取积极警觉的态度,并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发现一些类似“破窗理论”现象:当你拿着垃圾,不知道往哪儿扔的时候,如果你发现走廊边有一小堆垃圾,你便会把垃圾扔到那里;当有一个人带头摘取商店门口摆放的鲜花,其他人就会纷纷效仿,将花篮中的鲜花一抢而空……
“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对企业管理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拿一个团队来说,如果个别成员出了问题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问题就会扩大化,最终发展到了难以解决的地步。
也就是说,“破窗”行为不能及时被纠正,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危机。
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企业都不能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及时发现并修好企业破碎的“玻璃窗,”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明智之举。
这就要求管理者在日常的员工管理中,注重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发挥员工主动性、创造性。管理者在培养员工危机意识时必须认识到几点。
一、树立危机管理意识,使员工不想“破窗”
企业应设立危机预警系统,使企业能根据预先显现的危机信号,及时发现破窗或即将破碎的那块玻璃窗。管理者应加强员工危机意识培训,使团队形成良好的危机文化氛围。当员工们缺乏危机意识时,就会轻视对手以及漠视竞争压力。
许多著名公司曾经因为忽视对员工危机意识的培养,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电脑界的蓝色巨人IBM公司当年在小型电脑上的“惨败”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
IBM公司在大型电脑的研发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型电脑也为IBM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就在IBM公司为自己取得的辉煌欢呼雀跃时,消费者已经开始关注和青睐小型电脑。然而,IBM公司对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并不予理睬,依然把重金投入大型电脑的研发,对小型电脑的态度比较冷淡。IBM公司根本没有意识到危机已经降临,最终当小型电脑风靡全球的时候,也就是IBM“惨败”的时候。(www.chuimin.cn)
管理者在向手下员工灌输危机意识时应做到:必须将目前存在的危机状况告诉企业全体员工,使员工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激发员工斗志,使大家无所畏惧;积聚大家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寻找危机突破口。
二、健全危机管理制度,不给“破窗者”机会
很多企业虽然已认识到建立危机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但在制度建设方面并不理想。管理者应建立应对危机的组织,并制定危机管理的制度、流程、策略和计划,从而确保危机汹涌而来时能够理智冷静,胸有成竹地应对。
维护制度对于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任何一个违反制度的行为,哪怕是极其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行为都会对管理秩序造成损害。违反程序的结果往往是造成无序,破坏约束机制,不仅有害于企业,也有害于自己。因此,企业管理者要高度警觉那些看似偶然的、轻微的违章。管理者在维护制度上要起到重要的榜样和监督作用,保障制度的一贯有效性。当危机管理制度十分完善时,破坏者将无机可乘。
三、对“小奸小恶”小题大做是绝对必要的
管理者应教育员工“勿以恶小而为之”,对员工的“小奸小恶”行为要及时根除。管理者可以把这些“小奸小恶”作为典型,组织员工进行讨论和学习,这样可以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对其他员工起到警醒作用。
管理者对员工的“小奸小恶”行为,要引起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积重难返。如果对“小奸小恶”不作出及时处理,就可能演变为“大奸大恶”。对于那些触及核心价值观念的“小奸小恶”小题大做是绝对必要的,决不能姑息养奸。
四、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危机发生后,管理者是否可以任由它发展?当危机发生后管理者是否可以撒手不管?当然不行,危机应对越晚,损害会越大。出现危机后,管理者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户玻璃”才是应对危机的明智之举,否则“剩下的玻璃”将会接连被打坏。
每个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会给企业带来危机。面对危机,有的企业遭到失败,但有的企业却把它转化为发展动力,让它激励员工的士气,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遇到危机并不可拍,可怕的是员工危机意识淡薄。
危机意识不但可以医治员工的惰性和自满,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推动力。富于前瞻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危机意识,可以有效引导员工发展,强化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
有关带出高绩效队伍的文章
第一节培养自觉创新意识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提升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创新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成功要素。管理者不仅自己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带动员工一起创新。一个企业,能否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取得成功,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2024-02-23
第一节提高员工的情商提到员工的核心能力,首先要有一般能力,也就是素质。素质无关于职业,有一定的大众标准——智商和情商。对于员工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匆忙而懵懂,缺乏对情商的认知,所以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认识情商,提高情商。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能够察觉的情商观念均以自我认知为开端。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方便了领导与员工的时常交流,还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情商以及工作效率。......
2024-02-23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同时也是一种随时准备奉献的精神体现,更是一种力量。以蒙牛集团为例,更好的发展和更强大的实力使蒙牛能够为客户、员工、社会提供更好的回报,而这一切都源于感恩,又回归于感恩;都始于责任,又回归于责任。这就形成了蒙牛的“感恩——责任——财富”的价值循环。......
2024-02-23
对此,中基层管理者,应该重视以下几点。因此,在企业或组织中,中基层管理者的角色既是规划者,也是沟通者,更是协调者。换句话说,管理者的真正权力其实来自于员工。良好的工作效果来自于上下之间的妥善协调,而能否妥善协调以及能协调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是否妥当可行。......
2024-02-23
1.破窗理论也称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他称之为混沌学。在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安全工作中,蝴蝶效应在学生的心理学方面有较大影响。当一个人小时候受到微小的心理刺激,长大后这个刺激可能会被无限放大,电影《蝴蝶效应》中作了精彩诠释。思考与讨论题1.安全科学的五大公理是什么?2.安全科学的五大定理是什么?5.什么是破窗理论?......
2023-11-08
逆向思维是与习惯性思维相对而言的。小高斯并没有急于动手,而是进行了沉着思考。高斯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能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性思考。企业的管理者应带动员工进行逆向性思考,运用创造性的逆向思维工作。员工在工作中的反其道而行是一种勇于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是一种大胆的逆向思维。......
2024-02-23
毫无疑问,激励就是使员工快速成长的好办法。但与这两种激励方法相比,另一种激励方法——人性激励法,似乎作用更大。日本东芝集团的前总裁土光敏夫在领导员工时就把人性激励做到了极致。管理者想要得心应手的运用人性激励法带动团队员工成长,就必须掌握人性激励法的五大法宝。......
2024-02-23
128.破窗理论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在许多别的城市,警察部门也同样对“破窗理论”引起了重视。在“破窗理论”的指导下,纽约市的治安已经大幅好转,甚至成为全美大都会中,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