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负激励也是有效激励手段-带出高绩效队伍

负激励也是有效激励手段-带出高绩效队伍

【摘要】:过于严厉的负激励措施容易伤害人的感情,使人整天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很容易抹杀个人创新能力和积极性;但是没有负激励或者力度措施太轻了,员工们就会不把错误当回事,起不到震慑作用,也达不到预期目的。

第四节 负激励也是有效激励的手段

批评是负激励,所谓负激励是指当企业成员的行为不符合企业目标或需要时,企业将给予惩罚或批评,使之减弱和消退,以此来抑制这种行为。恰当的批评可以在企业中起到正确行为导向的作用。对员工的错误行为不批评,视而不见,就会使好员工受气,使落后员工更加放肆。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表明,在激励中,负激励会给人们造成工作不安定感,同时还会造成下级与上级关系紧张,组织间关系复杂,有时候甚至会破坏组织的凝聚力。过于严厉的负激励措施容易伤害人的感情,使人整天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很容易抹杀个人创新能力和积极性;但是没有负激励或者力度措施太轻了,员工们就会不把错误当回事,起不到震慑作用,也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负激励的运用一定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对于不同的成员群体,有时候还需要区别对待。因此,我们要把握负激励的几条原则。

一、事先告知

常言道“不知者不为怪”。领导批评员工之前,一定让员工,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企业提倡的,什么是企业禁止的。如果员工不知道,那是管理者工作没有到位,是管理者的问题,不能批评员工。但是如果管理者三令五申,员工还这样做,就别怪领导不客气。

二、及时惩戒

批评人不能“秋后算账”。及时纠正对被批评者来说:第一,心服口服;第二,力度恰当,不会让被管理者下不来台。管理者应该及时发现员工的问题,恰当和员工沟通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记住:批评是不可以积累的!

三、公平公正

所谓批评中的“公平公正”,就是不论是谁,制度都是一样的,不可以因不同人进行制度设计。有一句话叫做“量身定做”,这用在服饰上可以,但用在企业制度上却是大灾难。因为这会给员工造成非常不公平的感觉。制度面前人人遵守,人人平等。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我们能够举出无数,但是在实行的时候,很多人却很难做到。人情、老乡、亲戚、熟人、同学等这些因素都和制度联系在一起,无疑给领导者增加了管理难度,但一定要克服,只有公平公正,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四、顾及颜面

员工都是成人,内心有自己的社会定位,我们不能贸然“冒犯”这个定位,即使员工的确犯了很大的错误,也要给他们留下自尊和颜面。

有一次我去深圳罗湖区授课,顺便去看一个以前的学员。去他那儿时,还不到下午2点,没到上班时间,于是,我没有打电话给他,心想就去他办公室看看,若他不在我就走了。去的时候,前台的小姐不在,我看到旁边就是总裁办公室,就径直走到门口敲敲门。里面一声吼:“进来!”把我吓了一跳。我推门进去,发现里面除了我认识的总裁,还有一个小伙子,总裁一脸怒气,小伙子垂丧着脸。老板看到我,先是一愣,然后马上满脸堆笑说:“丘教授,你怎么来了,你看你事先打电话,我好去接你啊,吃饭了没?来,坐坐坐……”我把我在附近上课的事情和他说了,“没有别的事,就是来看看你。你这是?”我指指那个小伙子,问道。

老总马上说:“哦,这是我公司的一个管理人员,小伙子还是不错的,就是犯了点小错。”然后他对着那个小伙子说:“小李,你先出去,我和丘教授谈谈。”(www.chuimin.cn)

那个小伙子对我点点头出去了,我们就坐下来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大概有40多分钟,我起身告辞,老总送我出来,一直送到电梯口,我说:“你回去吧。”老总便让前台小姐在那里陪我等电梯,自己进了房间。这时候,我注意到,刚才那个小李也随老总进去了。房间门一关,我又隐约听到老板愤怒的声音……

这件事给我很深的印象,我想那个小李一定是犯了大错,但是老总在我这个外人面前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说“这小伙子还是不错的,犯了点小错……”他给小李留足了面子。我相信,在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老板该说的一定会说,该骂的一定会骂。

五、适可而止

批评要点到为止,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否则很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激化矛盾。

管理者箴言

·员工希望管理者承认自己的社会地位——平等待人

·员工希望自己能参与管理——尊重下属意见

·员工希望管理者能正确、全面的“理解”自己——正确评价下属

·员工希望管理者能分担自己失误时的“痛苦”——承担领导责任

·一个高明的领导,通常会把功劳归功于下属

·一个感到被领导理解和“礼遇”的下属,通常会把功劳归功于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