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培养自觉创新意识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提升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创新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成功要素。管理者不仅自己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带动员工一起创新。一个企业,能否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取得成功,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2024-02-23
第三节 人性激励法的五大法宝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常常因为下属的得过且过而烦扰,但作为管理者又不敢解雇他们,因为新员工可能更加让人失望。员工好比一块毛石,企业管理者有义务去“雕琢”他,使其充分发挥潜在的能力,让他价值倍增。那么,管理者如何将员工有效利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让企业和员工都受益呢?
毫无疑问,激励就是使员工快速成长的好办法。管理者经常用的激励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恐惧激励法和金钱激励法。这两种激励机制对员工的成长与发展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与这两种激励方法相比,另一种激励方法——人性激励法,似乎作用更大。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管理者如果能够满足员工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需求,那必定就是一个最好的激励者。在现代社会中,管理者不但要接受新的激励观念和技巧,还要不断学习如何了解人性、满足人性,因为精神需求的作用远大于物质需求。
日本东芝集团的前总裁土光敏夫在领导员工时就把人性激励做到了极致。土光敏夫对员工十分友爱和尊敬,他会同企业中极不起眼的基层员工亲切交谈。他说:“我非常喜欢和我的下属交往,无论哪种人我都喜欢与他交谈,因为从中我可以听到许多创造性的语言,使我获得极大的益处。”这使得他和下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一次,土光敏夫前往东芝工厂对员工讲话,不料路上下起了大雨。他到工厂后,身边的助手强烈要求为他打伞挡雨,却被他一口拒绝。他说:“员工都站在雨里等我讲话,我凭什么就可以例外?”
他没打雨伞就径直下了车,在大雨中讲话,不断激励大家。员工们被土光敏夫的行为深深感动,早就忘记了自己是站在瓢泼大雨之中,认真倾听他的每一句话。讲完话后,土光敏夫的衣服早已经湿透,许多员工也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当他乘车离开时,激动的员工们一下子把他的车围住了,他们一边敲着汽车的玻璃窗,一边大声喊道:“总裁,当心感冒!保重身体!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拼命工作的,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可见,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善于运用人性激励法。人性激励法能够使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付出,掌握人性激励法是管理者的高境界。管理者想要得心应手的运用人性激励法带动团队员工成长,就必须掌握人性激励法的五大法宝。
一、信任
信任是加速人体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信任本身也是在栽培员工心中责任的种子。
对员工的使用,特别是基层员工,管理者应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我经常给管理者讲这样一件事: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经常看到我们的老师让那个最淘气、最难管的男孩当班干部,结果这个淘气的男孩自从当了班干部,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我们仔细考虑一下,他为什么会转变,因为他感到老师信任他,他有责任感,他必须这样做。
管理者不需要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而且管理者也没时间去关注每一件事情。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充分信任下属,大胆放手,让下属拥有充分的权利。员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升能力。
二、尊重
激励并不一定要用钱,对于员工的努力,能给予真心的表扬和奖励就是最好的激励。管理者要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位员工,对待员工有礼貌,不嘲笑、不轻视员工,尊重员工的人格,认真听取员工的建议,让员工感到自己对企业的重要性。(www.chuimin.cn)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美国一家大企业到年末评年终奖,优秀员工迈克由于在这一年中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他一只价值上万美金的劳力士表。一天早上,迈克看到自己办公桌上摆了一个精致的盒子,迈克知道是公司给他的奖励,高兴极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表盒子,发现在精致的劳力士表旁边放着一张打印的小白纸。迈克以为那是一张领导亲笔写的感谢卡片,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白纸上标明的是他需要缴纳的税金!迈克的心情一下跌到谷底,觉得人格被践踏,劳力士是“被领奖”。几周后迈克就递上了辞呈。
这家公司领导的做法明显没有起到激励效果,他们没有理解员工的心理渴望。激励员工,一定要善用员工的爱与归属、自尊、自我实现等需求,来精心设计奖励方案。
三、关怀
企业吸引员工的不仅仅是工资,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关怀、如家的温暖以及一个发展的平台。管理者应该想员工之所想,解员工之所难。不管员工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管理者都应给予积极的帮助,这样员工就会把企业当成家来爱护,就会努力工作,而不是仅仅为了钱而应付工作。
例如,一个女员工去年还被评为优秀员工,结果今年却频繁迟到。按照规定,迟到一次扣除当月部分奖金,迟到两次扣的更多,迟到三次要考虑解聘。管理者很不解,就去了解情况,结果发现这个女下属是单亲家庭,自己带着孩子生活。原来,她母亲健在,可以帮她照顾孩子,现在她母亲突然故去,孩子必须由她送幼儿园,而幼儿园7点半才接收孩子,她去送了孩子再来公司上班,必定要迟到,而且她也没有能力请人代他接送孩子。
这样的情况如何处理?如果按照制度,那就把她解聘,因为她明年还要迟到。但是如果你解聘了这样的员工,且不说她本人的感受,团队的其他人又会怎么想呢?员工会怎么看待企业和管理者呢?
在这种特殊的时候,领导就要拿出领导力来进行管理,而不是由制度管理。一个好的管理者可能会给这个下属调换一下工作岗位,或者寻找其他更合适的办法,给她一定的宽松环境,让她能够照顾自己的孩子。
管理者只有让员工能够经常感受到企业的体贴和关怀,才能建立互信,达成双赢。
四、赞赏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获得上级的认可和赞赏,同样也是企业中每一名职工潜意识的心理需求。管理者对下级毫不吝惜的赞美和赏识,不但能有效地激发职工的自信心和工作动力,而且还能融洽上下关系,使工作变得优质、高效。
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导者非常吝啬自己的赞赏,这大大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赞赏是有效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不懂得赞赏自己员工的领导不是聪明的领导。
五、肯定他们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的肯定,不仅会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也会激发他更大的工作热情。
员工得到充分肯定后,会有种被尊重、被肯定、被关心的感觉,他会很感动,会主动为企业着想,尽量不让你这个管理者为难。
领导者要时时刻刻让团队成员知道自己对他们是多么的在乎,并能够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管理者如果能确实掌握人性激励法五大法宝,我们就会有一群心悦诚服地为共同目标而全力以赴的好伙伴了。
有关带出高绩效队伍的文章
第一节培养自觉创新意识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提升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创新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成功要素。管理者不仅自己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带动员工一起创新。一个企业,能否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取得成功,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2024-02-23
第一节提高员工的情商提到员工的核心能力,首先要有一般能力,也就是素质。素质无关于职业,有一定的大众标准——智商和情商。对于员工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匆忙而懵懂,缺乏对情商的认知,所以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认识情商,提高情商。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能够察觉的情商观念均以自我认知为开端。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方便了领导与员工的时常交流,还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情商以及工作效率。......
2024-02-23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同时也是一种随时准备奉献的精神体现,更是一种力量。以蒙牛集团为例,更好的发展和更强大的实力使蒙牛能够为客户、员工、社会提供更好的回报,而这一切都源于感恩,又回归于感恩;都始于责任,又回归于责任。这就形成了蒙牛的“感恩——责任——财富”的价值循环。......
2024-02-23
过于严厉的负激励措施容易伤害人的感情,使人整天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很容易抹杀个人创新能力和积极性;但是没有负激励或者力度措施太轻了,员工们就会不把错误当回事,起不到震慑作用,也达不到预期目的。......
2024-02-23
对此,中基层管理者,应该重视以下几点。因此,在企业或组织中,中基层管理者的角色既是规划者,也是沟通者,更是协调者。换句话说,管理者的真正权力其实来自于员工。良好的工作效果来自于上下之间的妥善协调,而能否妥善协调以及能协调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是否妥当可行。......
2024-02-23
第一节由“破窗理论”引发的危机思考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破窗理论”告诉我们: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可能源于对细小事件的不够重视,人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对“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窗”应采取积极警觉的态度,并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窗”。......
2024-02-23
第七节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流程管理精益求精据统计,我国企业人均工作时间每年要比荷兰人至少多1000小时,而企业人均单位时间内创造的财富,还不到最高值国家的1/6。这样的管理思想,是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成功的关键所在。意识决定着行为,要想推行精益生产方式,首先要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否则,很难收到效果。......
2024-02-23
第一节企业核心员工中的“人财”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资本、人力、时间是企业的三大资源,但真正的资源只有一项,就是人。”核心员工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财在我国并不是虚幻的名词和概念,只是存在于社会和企业中的极少数群体中。我从多年EMBA课程教学和做企业咨询、培训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人财”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目前渴望的“人财”大概有五类。营销高手是企业最耀眼的人财。......
2024-02-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