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培养自觉创新意识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提升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创新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成功要素。管理者不仅自己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带动员工一起创新。一个企业,能否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取得成功,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2024-02-23
第四节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要务落到实处
管理者希望自己的员工懂得感恩,担当责任。但在现实中,管理者却经常为这样的问题苦恼:
如何让员工懂得感恩?
怎样提升员工的责任感?
员工没有责任感,执行力太差……
我说得已经很清楚,他们为什么还是不能按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为什么有些员工总是懒懒散散,做事没激情?
……
身为管理者,你也是否听到员工这样嘀咕:
我怎样做才能有责任感?
问题主要出在公司管理层,他们总是变来变去……
为什么倒霉的事总摊上我?
为什么我的工资这么少?
……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卡耐基曾说:“有两种人绝对不会成功: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会主动负责的人;另一种则是别人即使让他做,他也做不好的人。而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负责做事的人,如果不半途而废,他们将会成功。”企业管理者经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教育员工,但是效果往往不好。要使这样的思想落地,管理者就必须从真诚地与员工沟通对话开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因爱和责任而生,这不仅是生命的奇迹,这更是优秀企业成长的写照。
2004年11月,在蒙牛感恩节上,牛根生说过这么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亲爱的新员工,当你漫步在绿草如茵的厂区时,你是否想过老员工创业之初的艰辛和内心所承受的风险?面对他们,我们是否应该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尊敬的老员工,你为蒙牛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你注意过新员工的目光中对你含有多少厚望、感恩和尊敬吗?面对他们,我们是否应该真诚地道一声谢谢?所有的蒙牛新老员工,当我们专心、专注地学习、工作、成长的时候,是否应该向我们的父母、儿女、妻子、丈夫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当蒙牛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向蒙牛的供应商、经销商及帮助与支持蒙牛事业的所有朋友鞠躬致谢?”
蒙牛根据自己的企业文化,精心设计了每年的两个独特节日:7月19日的学习节——将学习成果与半年工作成果总结相结合的一次团队分享共赢的节日;11月最后一个周五的感恩节——蒙牛将这一天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对蒙牛的合作者、支持者、消费者进行真诚答谢和感恩活动。
当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自问自答“什么是中国人最深层的文化呢?那就是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时,他已经将经营人心作为了蒙牛的终极目标,而蒙牛举办感恩节的目的也正是:关注员工的健康,提高生活的质量;营造心灵之间的感动,实现蒙牛人的伟大使命。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同时也是一种随时准备奉献的精神体现,更是一种力量。当我们以及我们的员工以一种知恩图报的心情去工作时,往往会工作得更愉快,也会更有效率!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www.chuimin.cn)
一、“谢谢你!”“我很感激!”
当你微笑而真诚地把这些话说出去之后,在你自己和别人的心里就已经埋下了快乐的种子,而快乐是比任何物质奖励都宝贵的礼物!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奥美广告公司的一名设计师被公司总部安排前往日本工作。与美国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相比,日本的工作环境显得异常紧张和压抑,这让该设计师很不适应。于是,他向上司大吐苦水。上司是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美国人,他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所以完全能理解这位初到日本工作的同仁的感受。
“我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每天说几十遍‘谢谢你’和‘我很感激’,记住,要面带微笑,要发自内心。”
该设计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尝试着多讲这些话。他一开始在讲这些话时觉得很别扭,因为不是发自内心。可是几天下来,这位设计师觉得周围的同事似乎友善了许多,而且自己在说“谢谢你”和“我很感激”这类话的时候也越来越自然,完全发自内心。因为感恩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逐渐,这位设计师发现周围的事情并不像自己原来想象的那么糟糕。到最后,这位设计师惊奇地发现在日本工作是一件让人享受的事情!
正是感恩的态度改变了这一切!
二、培养敢于担当的精神
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在岗一日,尽责一天,认真执行,不找借口。对待一切事物,都要有责任感,不能因为工作中的小事而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而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追求完美,尽量把每个细节做好。
对于企业而言,只有把每个人的责任汇聚为整个团队的价值,把责任意识付诸具体的、实际的行动,这个企业才能持续发展、持续进步、才会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
对于个人而言,只有明确责任、承担责任、坚守责任,才能真正增强内控力,成为强者!
作为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需要明白一点:感恩和责任作为职业精神的源头,是现代企业和员工实现和谐多赢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形成“感恩——责任——财富”的价值循环
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或者单项的帮助,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一个人会因感恩而感到快乐,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粒和谐的种子。
可以说,感恩和责任,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通过施爱和被爱,通过互相感恩、共担责任,使组织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一个团队具备了强大的凝聚力。
当然,感恩和责任也是相辅相成的。以蒙牛集团为例,更好的发展和更强大的实力使蒙牛能够为客户、员工、社会提供更好的回报,而这一切都源于感恩,又回归于感恩;都始于责任,又回归于责任。这就形成了蒙牛的“感恩——责任——财富”的价值循环。
情感凝聚力量,团结孕育兴旺。感恩文化是增进企业凝聚力,增强员工归属感,提升团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很难获得他人的帮助,也很难做出什么成绩。同样,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松散、缺乏合力的团队。只有员工相互感恩、心心相印的团队才是最具竞争力的高绩效的团队。
当中基层管理者以感恩、负责的心态去对待工作、组织、员工的时候,员工还会抱怨工作、逃避责任、破坏组织吗?
有关带出高绩效队伍的文章
第一节培养自觉创新意识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提升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创新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成功要素。管理者不仅自己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带动员工一起创新。一个企业,能否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取得成功,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2024-02-23
第一节提高员工的情商提到员工的核心能力,首先要有一般能力,也就是素质。素质无关于职业,有一定的大众标准——智商和情商。对于员工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匆忙而懵懂,缺乏对情商的认知,所以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认识情商,提高情商。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能够察觉的情商观念均以自我认知为开端。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方便了领导与员工的时常交流,还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情商以及工作效率。......
2024-02-23
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必须坚守责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扛起它,这无论对于自己还是他人,乃至整个企业、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好处。他心理极不平衡的时候,一个老员工告诉他就是因为他负责的事情太多了,结果是反受其累,并好心地劝告他利用这个机会推掉那些责任重大的工作。他第一次被提拔的原因就是“工作目标明确和敢于承担责任”。工作需要能力,更呼唤责任,因为责任胜于能力。......
2023-12-07
对此,中基层管理者,应该重视以下几点。因此,在企业或组织中,中基层管理者的角色既是规划者,也是沟通者,更是协调者。换句话说,管理者的真正权力其实来自于员工。良好的工作效果来自于上下之间的妥善协调,而能否妥善协调以及能协调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是否妥当可行。......
2024-02-23
第一节由“破窗理论”引发的危机思考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破窗理论”告诉我们: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可能源于对细小事件的不够重视,人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对“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窗”应采取积极警觉的态度,并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窗”。......
2024-02-23
只有我们的内心做到诚实坦荡,才能够在为人处世上成为真正的君子。如果祁奚没有诚实坦荡的胸怀,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吧。要想以诚实坦荡的心为人处世,那么就需要我们能够消减自己内心的不平衡感,而这些不平衡感多半都来自于对自己不够准确的定位。以诚实坦荡的心为人处世,其实就是一种包容万象宠辱而不惊的内在品质的最好体现。......
2023-12-07
毫无疑问,激励就是使员工快速成长的好办法。但与这两种激励方法相比,另一种激励方法——人性激励法,似乎作用更大。日本东芝集团的前总裁土光敏夫在领导员工时就把人性激励做到了极致。管理者想要得心应手的运用人性激励法带动团队员工成长,就必须掌握人性激励法的五大法宝。......
2024-02-23
第一节企业核心员工中的“人财”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资本、人力、时间是企业的三大资源,但真正的资源只有一项,就是人。”核心员工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财在我国并不是虚幻的名词和概念,只是存在于社会和企业中的极少数群体中。我从多年EMBA课程教学和做企业咨询、培训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人财”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目前渴望的“人财”大概有五类。营销高手是企业最耀眼的人财。......
2024-02-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