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培养自觉创新意识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提升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创新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成功要素。管理者不仅自己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带动员工一起创新。一个企业,能否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取得成功,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2024-02-23
第三节 有令必行,有行必果——“管理”妥当可行
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事情:过程乱七八糟,结果却非常好?当然有,是瞎猫遇到死老鼠,但是这种事情不可以复制。还有一种是过程非常好,结果却非常糟。这样的事情当然也不能排除,但只能说这是“个案”。我这里要强调的是,过程很好结果就很好一定是大概率事件,而且是可以不断被复制的。管理就是管理过程,因此我们才说,管理出效益!
当我们的员工在工作中也产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工作”的感觉时,执行力严重下降的时候,一定是我们自己的管理出了大问题。
阿里巴巴的马云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说他比较喜欢唐僧团队,而不喜欢刘备团队。因为刘备团队太完美,千年难得一见。而唐僧团队是非常普通的。唐僧有很强的使命感,他西天取经,谁都改变不了,不该做的事情,他不会去做的,唐僧是一个好领导,他知道孙悟空要管紧,所以要会念紧箍咒,否则孙悟空很有可能就变成野猴,企业里面往往最爱的是这些人,最讨厌的也是这些人。其实猪八戒也很重要,他是这个团队的润滑剂,你别看他很“反动”,但是他特幽默,没有笑脸的企业是很痛苦的。《西游记》若没有一个猪八戒,我都不知道这本小说该怎么写下去。猪八戒小毛病多,但不会犯大错,偶尔批评批评就可以。沙僧则需要经常鼓励一番。这样,一个明星团队就成形了。
毋庸置疑,只有管理妥当可行,才能够让每一个员工有令必行,有行必果。对此,中基层管理者,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一、让自己的战士爱打仗
毫无疑问,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让自己的战士爱打仗也就是让我们的员工爱上他的工作,进而爱上团队、爱上整个企业,甚至爱上我们自己。作为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员工以企业为中心,紧紧团结在你的周围,为你“卖命”。那么,何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心甘情愿为你“卖命”呢?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采用软硬两手策略。硬的一手就是制度设计,员工特别重视奖惩制度,如果一个企业奖惩制度非常明确,就可以成为企业“正确的行为导向”;软的一手就是有效激励,可以从物质、精神和目标三方面给予激励,这样“软硬兼施”往往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让自己的战士会打仗
战士爱上打仗之后,还要教会他如何打仗,这才是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身为管理者,我们就是员工的“教练”。我们要耐心地对员工进行引导和教育,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毫无保留的教给他们,不要吝啬。我们应该相信,员工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在指导员工、帮助员工成长的同时也是在壮大自己。让他们会打仗还要有三个硬条件,那就是辅导、配置资源和授权。辅导不用解释,配置资源很重要,我们在给下属安排任务的同时,要给下属四项资源,那就是人、财、物和时间,还要给下属授权,我们不能让下属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让自己的队伍作战有序
作战要遵守战场秩序,同样,工作也要遵守企业制度。如何让我们的员工在遵守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团结一致,为企业效劳,关键还要看我们的“领导”能力。虽然我们只是中基层管理者,但一定要有“领导”的威信。我们要从内心真正的“征服”员工,这就需要有高超的“领导力”。在领导力方面要多运用自己的非正式权力,培养与员工的感情。
四、让自己的队伍凝聚如一(www.chuimin.cn)
团队凝聚力的关键还是靠管理者的正确引导,企业用人、育人之道,宜以德为本,讲究量身定做,品行称先。对待个人主义、消极思想者,可及时警告,循循善诱;而对待有不良品行的员工,则绝不可姑息。
在这多变的时代,能给予部属明确方向,并能稳当安排与决策的人,才是受人尊敬的管理者。而那些一天到晚与员工嘻嘻哈哈,没架子的管理者,也许平时是大家的好朋友,但危机一旦来临,往往会无法果断地调动安排!这种无法带领员工完成任务的管理者,不能给员工安全感,也不能给企业安全感。优秀的管理者或许平时与员工有一些距离感,但也不会疏远员工或摆架子,而且局势判断相当准确,下达命令也让人折服。最重要的是,员工会努力配合执行他的指示。
因此,在企业或组织中,中基层管理者的角色既是规划者,也是沟通者,更是协调者。一个优秀的中基层管理者往往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决策判断能力
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即管理者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判断管理者是否具有管理能力的基本条件。
二、人际沟通能力
从投入的角度看,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比尔·盖茨,只要这种投入的方向是正确的;从成功人的经验来看,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交易的过程,如果这个交易的过程进行得好,那成功的几率就大。
所以,管理者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在各种层次上影响、监督、领导、操纵以及控制他人的方法或技巧。
三、情感协调能力
这种能力对管理者的要求通常比较高,一般是指在情感和人际危机面前只会受到激励,而不会受其困扰和被其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较高的责任压力下不会感觉无所作为的能力。
诚然,管理者的真正权力不只是老板给予的名衔与权位,而是员工愿意配合,从而提升执行力!换句话说,管理者的真正权力其实来自于员工。良好的工作效果来自于上下之间的妥善协调,而能否妥善协调以及能协调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是否妥当可行。
有关带出高绩效队伍的文章
第一节培养自觉创新意识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提升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创新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成功要素。管理者不仅自己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带动员工一起创新。一个企业,能否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取得成功,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2024-02-23
第一节提高员工的情商提到员工的核心能力,首先要有一般能力,也就是素质。素质无关于职业,有一定的大众标准——智商和情商。对于员工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匆忙而懵懂,缺乏对情商的认知,所以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认识情商,提高情商。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能够察觉的情商观念均以自我认知为开端。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方便了领导与员工的时常交流,还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情商以及工作效率。......
2024-02-23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同时也是一种随时准备奉献的精神体现,更是一种力量。以蒙牛集团为例,更好的发展和更强大的实力使蒙牛能够为客户、员工、社会提供更好的回报,而这一切都源于感恩,又回归于感恩;都始于责任,又回归于责任。这就形成了蒙牛的“感恩——责任——财富”的价值循环。......
2024-02-23
第一节由“破窗理论”引发的危机思考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破窗理论”告诉我们: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可能源于对细小事件的不够重视,人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对“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窗”应采取积极警觉的态度,并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窗”。......
2024-02-23
毫无疑问,激励就是使员工快速成长的好办法。但与这两种激励方法相比,另一种激励方法——人性激励法,似乎作用更大。日本东芝集团的前总裁土光敏夫在领导员工时就把人性激励做到了极致。管理者想要得心应手的运用人性激励法带动团队员工成长,就必须掌握人性激励法的五大法宝。......
2024-02-23
第七节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流程管理精益求精据统计,我国企业人均工作时间每年要比荷兰人至少多1000小时,而企业人均单位时间内创造的财富,还不到最高值国家的1/6。这样的管理思想,是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成功的关键所在。意识决定着行为,要想推行精益生产方式,首先要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否则,很难收到效果。......
2024-02-23
某公司的销售部有五个团队,其中最具竞争力的是第二团队,几乎每个季度的业绩都是第一。这位经理只说了一句话:“想让整个团队获得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少数人进行奖励,而不是全部的人。”只给少数人奖励,其他人会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只有成为团队中的最强者,才会获益更多。所以,想要征服多数人,最重要的就是征服多数人中最重要的少数人,因为那部分人是真正拥有实力和话语权的人。......
2023-11-22
第一节企业核心员工中的“人财”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资本、人力、时间是企业的三大资源,但真正的资源只有一项,就是人。”核心员工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财在我国并不是虚幻的名词和概念,只是存在于社会和企业中的极少数群体中。我从多年EMBA课程教学和做企业咨询、培训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人财”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目前渴望的“人财”大概有五类。营销高手是企业最耀眼的人财。......
2024-02-23
相关推荐